数学盈亏问题公式?盈亏问题的基本公式为:(盈+亏)÷平均数=人数。盈亏问题中盈表示超出所需平均数的数量,亏表示不足所需平均数的数量,平均数是所有人需分配的平均值,人数是参与分配的总人数。盈亏问题这个公式的解释是:在盈亏问题中,每个人得到的数量与所需平均数的关系是不同的,那么,数学盈亏问题公式?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解答‘盈亏问题’,关键在于根据两次分配的总数相等,找出盈、亏两次分得的差之间的关系。基本解题方法有以下几种:
盈亏问题公式
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给一定数量的对象,并不是每次都能正好分完。如果物体还有剩余,就叫盈;如果物体不够分,少了,叫亏。凡是研究盈和亏这一类算法的应用题就叫盈亏问题。
一般解法:(盈数+亏数)除以两次分配只能够每份的差=所分对象数,物品数可由其中一种分法的份数和盈亏数求出。 其它(高级):盈亏临界点——交易所股票交易量的基数点,超过这一点就会实现盈利,反之则亏损。 盈亏临界点计算的基本模型 设以P代表利润,V代表销量,SP代表单价、VC代表单位变动成本,FC代表固定成本,BE代表盈亏临界点,根据利润计算公式可求得盈亏临界点的基本模型为: 盈亏临界点的计算,可以采用实物和金额两种计算形式: 1.按实物单位计算: 其中,单位产 设某产品单位售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相关固定成本为8 000元,则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实物单位)=8 000÷(10-6)=2 000(件)。品贡献毛益=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 2.按金额综合计算: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用金额表现)=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 其中,贡献毛益率=贡献毛益/ 销售收入
编辑本段数量关系中的盈亏问题
已知两个分配方案,一次分配有余,一次分配不足,求参加分配的人数及被分配的总量。
(1)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2)当两次都有余数;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3)当两次都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基本特点:
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
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
例题
例如,“小朋友分桃子,每人10个少9个,每人8个多7个。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多少个桃子?”
解(7+9)÷(10-8)=16÷2
=8(个)………………人数
10×8-9=80-9=71(个)………………………桃子
或8×8+7=64+7=71(个)(答略)
(2)两次都有余(盈),可用公式:
(大盈-小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士兵背子弹作行军训练,每人背45发,多680发;若每人背50发,则还多200发。问:有士兵多少人?有子弹多少发?”
解(680-200)÷(50-45)=480÷5
=96(人)
45×96+680=5000(发)
或50×96+200=5000(发)(答略)
(3)两次都不够(亏),可用公式:
(大亏-小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将一批本子发给学生,每人发10本,差90本;若每人发8本,则仍差8本。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公式整理:
1.一次有余(盈),一次不够(亏),可用公式:
(盈+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2.两次都有余(盈),可用公式:
(大盈-小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3.两次都不够(亏),可用公式:
(大亏-小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4.一次不够(亏),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
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5.一次有余(盈),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
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更多知识点可关注下北京新东方小学全科教育的小学数学课程。
这是盈亏问题;公式是:1、一盈一亏时:(盈+亏)÷两次分配方案的差=【每】字后面那个量
(盈-亏)÷两次分配方案的差=【每】字后面那个量
2、 双 盈时:(大盈-小盈)÷两次分配方案的差 =【每】字后面那个量
3、 双 亏时:(大亏-小亏)÷两次分配方案的差=【每】字后面那个量
此题属于双盈。列式为:(14-4)÷(7-5)=5 (个房间)
5×5+14=39(人)或5×7+4=39(人)
以上就是数学盈亏问题公式的全部内容,这是盈亏问题;公式是:1、一盈一亏时:(盈+亏)÷两次分配方案的差=【每】字后面那个量 (盈-亏)÷两次分配方案的差=【每】字后面那个量 2、 双 盈 时:(大盈-小盈)÷两次分配方案的差 =【每】字后面那个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