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拆分法图解?它的意思是把加法式进行拆分计算,这样会更加简单。第一个式子中,可以把5拆成1+4,这样就可以把9和1相加得10,再把10和4相加得到答案14.第二个式子中,可以把8拆成4+4,这样就可以把6和4相加得10,再把10和4相加得到答案14.这种算数方法就是为了先凑整数,然后进行简便的算数。那么,一年级数学拆分法图解?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应该是凑整十,比如9+1=10所以5可以分为1和4最后得14,6+4=10所以8可以分为4和4所以也得14
一年级5+36用凑十法分解式图片如下:
凑十法等同于进一法,是去掉多余部分的数字后,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个数字上加1。这样得到的近似值为过剩近似值(即比准确值大)。
用进一法凑整时,凑整到哪一位,无论这位后面一位上的数是几,只要后面的数字不全是0,都向这一位进一,然后再把这一位后面的数都改写成0。
扩展资料:
相关口诀:
一、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孩子要牢记“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
2、凑十法简便易行,思考过程有“一看(看大数),二拆(拆小数),三凑十,四连加”。
3、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二、退位减法
1、退位减法要牢记,先从个位来减起。
2、哪位不够前位退,本位加十莫忘记。
3、如果隔位退了1,0变十来最好记。
三、连续退位的减法
1、看到0,向前走,看看哪一位上有。
2、借走了往后走,0上有点看作9。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进一法
它的意思是把加法式进行拆分计算,这样会更加简单。
第一个式子中,可以把5拆成1+4,这样就可以把9和1相加得10,再把10和4相加得到答案14.
第二个式子中,可以把8拆成4+4,这样就可以把6和4相加得10,再把10和4相加得到答案14.
这种算数方法就是为了先凑整数,然后进行简便的算数。
这种拆分凑整的方法是小学算数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方法。
拓展资料:
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
加法(通常用加号“+”表示)是算术的四个基本操作之一,其余的是减法 ,乘法和除法。 例如,在下面的图片中,共有三个苹果和两个苹果的组合,共计五个苹果。 该观察结果等同于数学表达式“3 + 2 = 5”,即“3加2等于5”。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加法
数学分成口诀儿歌完整版如下:
山尖朝上是分成,山尖朝下是组成;山尖对着是妈妈,找妈妈用加法;
尖尖对小数,开口对大数; 开口向左大于号>, 开口向右小于号<;
剩下两个是宝宝,找宝宝用减法。
一年级数学分成方法如下:
1、破十法,加九减一,加八减二,加七减三,加六减四,加五见五。
2、数字拆分法,9+6=9+(1+5)=(9+1)+5=15,一五6,二四6,三三6,四二6,五一6;6的组成没遗漏。一六7,二五7,三四7,四三7,五二7,六一7;7的组成记仔细。
3、20以内的进位加法,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4、退位减法,退位减法要牢记,先从个位来减起;哪位不够前位退,本位加十莫忘记;如果隔位退了1,0变十来最好记。
5、连续退位的减法,看到0,向前走,看看哪一位上有。借走了往后走,0上有点看作9
例题分享:
1、加法8+5,看到8就想到2,因此5可以分成2和3,8和2组成10,10+3=13,所以8+5=13。
2、减法15-9,15可以分成10和5,10-9=1,再用1+5=6,所以15-9=6。
13-4=9的分解试如下图:
运用凑十法能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转化为学生所熟悉的10加几的题目,从而化难为易.进行简单计算。
例如:
利用凑十法计算:9+6
解题如下:
将6分成1和54,因为9凑十缺1,所以要分出1.
所以9+6,就分解计算9+1=10、最后10+5=15
扩展资料
加法凑十法口诀: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一凑九呀,二凑八,三凑七来,四凑六,五五相凑就满十。
其实“凑十法”是我们口算和笔算加减法的基础,学好它可以提高我们加减法的计算速度。因为加减法的计算在我们乘除法中也要用到,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乘除法的计算速度。
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分别去和三位数相乘的积相加时,学生计算较慢,而且经常出错。同样在计算除法时,也要把被除数与除数和商的积相减等。加减计算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无处不在,如果这些基础的知识不过关,会直接导致中年级的多位数加减和多位数乘除算错,还会导致高年级的小数计算等一系列的错误。
以上就是一年级数学拆分法图解的全部内容,破10法计算过程图解如下:将两个数分别拆成10的倍数和余数。先计算10的倍数,再计算余数。将两个余数相加或相减,得到新的余数。将新的余数和10的倍数相加或相减,得到最终结果。破10法计算的作用 1、破10法是一种在数学中广泛应用的计算方法,尤其在解决10以上的加减法问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