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数学

四年级数学总结,四年级下册数学总结

  • 数学
  • 2024-05-20

四年级数学总结?..那么,四年级数学总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亿以内数的读法:
小结: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法:
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
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5、“万”做单位的数:
小结: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6、求近似数:
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
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7、表示物体个数:1 2 3 4 5 6 ……. 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
小结:亿以上的数也是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10、亿以上数的写法:
小结:1、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2 、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11、“万”做单位的数:
小结: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要看千万位进行四舍五入。
12、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
13、1亿有多大? 100张纸的厚度是1厘米,一亿=一百万个100, 1厘米×一百万=1000000厘米=1万米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1、直线、射线、角
小结: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直角。
只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射线。
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①、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③、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2、角大小的比较:
2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 °”表示。把半圆平分成180 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 度。记做1°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3、角的分类:
锐角<90°, 直角=90°,90°<钝角<180°,平角=180°=2个直角,周角=360°=2个平角=4个平角
4、画角步骤:
①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封线的端点重合,0 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②在量角器6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③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
2、笔算乘法1:
3、笔算乘法2:
3
4、笔算乘法3:
5、行程问题:
小结:在上面的例题中,特快列车每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可以写成160千米/时。普通列车的速度可以写成106千米/时。
“小林步行的速度是60米/分,就是说小林每分钟走60米。” 速度、时间与所行的路程之间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
6、积的变化规律:
小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7、乘法估算:
4
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垂直与平行:
互相平行。
图一:“直线A和直线B是平行线;直线A的平行线是直线B”
②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
图二:“直线A和直线B相互垂直;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点C是垂足。”
2、画垂线:

例一: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方法?
答: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
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靠近直线上的点, 然后用
笔沿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直线就可以了。

例二: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方法?
答: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三角尺上的另一条边靠近直线外的点,然后用笔
沿这条边画直线就可以了。
③ 例三:把直线外一点A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所画线段哪个最短?
小结: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即“点A到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点A
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是10厘米”

四年级数学概念总结

这次考试我很满意(或不满意)我每一题都认真做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取得了自己理想的成绩(这次考试我的失分处在于,导致够了*分,以后一定做完后检查,减少失分)

四年级下册数学总结

我学习数学的心得
第一,认真听老师讲课,做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注意记笔记。积极举手发言,巩固当堂学到的知识
第二,加强课外练习,注意解题的精度和速度。
第三,做好复习与预习。对数学的复习,预习我定在每天晚上,在完成当天作业后,我将第二天要学的新知识简要地看一看,再回忆一下老师已讲过的内容。睡觉时躺在床上,脑海里再像看电影一样将老师上课的过程“看”一遍,如果有什么疑难,我立即爬起来看书,直到搞懂为止。

四年级数学总结400字

总结这段时间的数学学习,基本上掌握了所学知识,并能较好的得以应用。通过考试也发现了自己马虎的毛病,尽管这道题只有2分,但是,如果是在重要的考试中犯了同样的错误,这2分的后果还是很严重的。这就提醒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仔细、认真,克服马虎大意的毛病。今后还要注意勤复习,多总结,温故而知新。不能因为懂了,就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要知道学无止境,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时间比较宽松、有精力的情况下,希望能够看点有难度的题目,多和同学交流,不死读书,尽量做到举一反三,培养自己数学学习的兴趣。只有在平时的作业中,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道题,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今后的学习乃至生活中,才能做到充实、自信、更上一层楼,无怨无悔。今后的学习将会越来越沉重,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这也是更好的锻炼自己承受压力和挑战的机会,也是必须要走的一个过程。只有直面这些压力和挑战,放松心情,充实得过好每一天,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才会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哇嘎嘎,从别滴地方抄滴

四年级数学线上教学总结

四年级数学复习提纲(第二至第六单元)
1. 1. 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2. 2. 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经过n点,每3点不在一条直线上三角尺,可能画n×(n-1)÷2条直线。
3. 3. 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4. 4. 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就可以组成一个角。(P17)
5. 5.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6. 6. 量角器就是度量角的工具。把半圆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
注: 1.写角度时,不要忘记写上角的度量单位“度”或“°”来表示。
2.画角时,要求标出度数。
3.用三角尺画角时,要留下作图痕迹。
4.熟记两个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P19。
5.角的分类(会画直角、平角、周角)P22
1周角=2平角=4直角
7. 7. 量角和画角是要注意,中心对顶点三角尺 红环,零线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8. 8. 1小时,时针转一大格,所对的角是30度,分针转一圈,所对的角是360°。
9. 9. 方位图中有8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每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是45°。
第三单元 混合运算
1. 1. 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如果只含有加减法或只含有乘除法应从左往右计算;如果含有加减法和乘除法应先算乘除法船用三角尺,
再算加减法。
2. 2. 在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第四单元 平行和相交
1. 1.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
2. 2. 画平行线应先放三角尺,再放直尺,平移三角尺(一画,二靠,三移,四画)
3. 3.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
4. 4. 画垂线应先放直尺,再放三角尺,平移三角尺。
5. 5. 点到直线之间垂直线段最短。
从一点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6. 6. 两条平行线之间所有的垂直线段的长度相等。
第五单元 找规律
1. 植树问题其实就是间隔问题,它不仅仅局限于植树,生活中的跨楼梯、锯木头、摆花、敲钟等问题,都可以用植树问题的思路去解答。
2. 主要公式:
⑴两端都不植树:棵数=段数-1
四年级数学复习提纲(第二至第六单元)
1. 1. 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2. 2. 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经过n点,每3点不在一条直线上三角尺,可能画n×(n-1)÷2条直线。
3. 3. 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4. 4. 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就可以组成一个角。(P17)
5. 5.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6. 6. 量角器就是度量角的工具。把半圆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
注: 1.写角度时,不要忘记写上角的度量单位“度”或“°”来表示。
2.画角时,要求标出度数。
3.用三角尺画角时,要留下作图痕迹。
4.熟记两个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P19。
5.角的分类(会画直角、平角、周角)P22
1周角=2平角=4直角
7. 7. 量角和画角是要注意,中心对顶点三角尺 红环,零线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8. 8. 1小时,时针转一大格,所对的角是30度,分针转一圈,所对的角是360°。
9. 9. 方位图中有8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每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是45°。
第三单元 混合运算
1. 1

以上就是四年级数学总结的全部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