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音乐

文人音乐主要指,文人音乐的发展脉络

  • 音乐
  • 2024-05-01

文人音乐主要指?文人音乐 指的是由历代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知识阶层人士创作或参与创作的传统音乐。主要包括琴乐和词调音乐。1. 琴乐 即七弦琴音乐。历代文人对七弱琴音乐的创造和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在琴歌、琴曲、琴论和琴谱等四个方面。那么,文人音乐主要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对文人音乐的看法

【答案】:文人音乐

解析: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 ,甚至被社会遗忘。

文人音乐的特点

文人音乐

指的是由历代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知识阶层人士创作或参与创作的传统音乐。主要包括琴乐和词调音乐。

1. 琴乐

即七弦琴音乐。历代文人对七弱琴音乐的创造和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在琴歌、琴曲、琴论和琴谱等四个方面。

琴歌是以琴来伴奏唱的一种体裁形式。琴与歌处于同等重要位置,由同一个演奏、演唱。历代文人或是从民间音乐吸取养成分,进行改编;或是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化作琴歌,抒发真情实感。

琴曲是没有歌唱而只用琴来演奏的器乐曲。从现有记载看,其数量达3000多首,有曲谱传承的有650多首,已被打谱演奏的有100多首。在琴曲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历代文人贡献主要在于(1)创作琴曲,直抒胸臆;(2)传承整理,形成多种琴派,如唐代就有吴声、蜀声之分、南宋有浙派,明初有江派、浙派,明代后期出现了虞山派、绍兴派、江派,清工有广陵派,近代有闽派、川派、山东诸城派等。

由历代文人直接参与撰写的古琴音乐理论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的得要组成部分。其中涉及演奏、创作、琴律以及间乐美学等多方面的理论问题,为音乐理论之生要宝库。

在古琴记谱法(减字谱)创制的过程中,以至对琴谱的搜集、整理、保存、出版等工作中,历代文人也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文人音乐的发展

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以典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音乐和四域音乐以及外国音乐的交流融合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说,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外国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来源。

中原音乐指的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其中,殷商和西周时期的音乐文化具有代表意义。除六代乐舞及其他多种乐舞的发展和整理,礼乐制度的阶级化和等级化,大司乐机构的设置,三分损益律的运用等,对全代有重要影响之外,尤其在“八音”乐器分类中“琴”(七弦琴)及其音乐的出现,奠定了中国传统乐器与器乐的基本模式。

四域音乐指的是除中原华夏族为主所创造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以久的中华大地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其中,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与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祥地。长江中游的楚文化中的音乐文化,色彩缤纷,独树一帜,同中原音乐并为上古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率,相互辉映,相互兑争、交融,进而衍生,发展。珠江流域的粤文化,西南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西北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经由路途对多处音乐文化传播、交融的作用,以及东北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都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在乐器方面,作为汉族音乐文化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交融的代表实例,可以举出由奚琴到胡琴类各种拉弦乐器的形式。

西方文人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在学界被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和民间音乐。

1、宫廷音乐:

一般认为,到1912年清王朝结束以后,宫廷音乐就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田青认为其实在清朝中后期宫廷音乐就已经成为了摆设,从故宫珍宝馆里所藏的金编钟就可以看出。

作为礼器象征的金编钟,根本无法敲出乐音来。此外,从广义上讲,宫廷音乐也包括孔庙的祭孔音乐这类的礼乐,而这部分音乐现今仍有延续。

2、宗教音乐

我国古代的宗教音乐主要包括佛教音乐和道教音乐。不同的宗教音乐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存在很多交叉、相似的部分。

在近代,随着佛教、道教的衰落,佛教音乐和道教音乐也逐渐衰落。北京智化寺所存宗教音乐,包括乐谱、乐器、乐僧,可以作为我国宗教音乐的典型代表。目前,智化寺的音乐已经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文人音乐

真正的文人音乐其实只有古琴音乐。古琴,又称琴、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的拨弦乐器,也是古代文人士大夫进行音乐活动的主要乐器,甚至有“左琴右书”的说法。

近代,随着这一阶层的消失,以古琴音乐为代表的文人音乐也几近消失殆尽。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曾在全国范围内做过一次普查,当时全国6亿人口中会弹古琴的人竟不足百名。

宋代文人生活四艺指的是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由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组成。

其中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歌舞、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诗词吟诵调、文人自度曲;

宗教音乐包括佛教音乐、道教音乐、基督教音乐、伊斯兰教音乐、萨满教及其它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包括祭祀乐、朝会乐、导迎及巡幸乐、宴乐。

扩展资料:

传统音乐的划分最早见于中国音乐研究所编写的《民族音乐概论》,分为五大类: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和器乐,但大多院校在教学中把歌舞音乐并入民歌,于是就变成四大类:民歌、民族器乐、曲艺(即“说唱”)音乐、戏曲音乐。

实际上,“民族音乐”、“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又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民族音乐”包括传统音乐和新音乐;而“民间音乐”只是传统音乐的一个类别。且我国的民族音乐是非常丰富的,除了民间音乐,还包括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和文人音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传统音乐

以上就是文人音乐主要指的全部内容,文人音乐主要指的是由历代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知识阶层人士创作或参与创作的传统音乐。文人音乐,与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共同构成中国传统音乐的总体,指的是由历代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知识阶层人士创作或参与创作的传统音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