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9.2006年海外青铜器市场所呈现出来的高端青铜器热销的局面再一次证明了中国青铜器无与伦比的历史、艺术价值和高度的市场认可度。历史学家把以冶炼、铸造和使用青铜器为主的几个朝代称为青铜时代。那么,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历史七年级期末试题及答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所选答案代号填在后面的表格内。共30个小题,每题2分,计60分。
1.公元46年用世纪、年代表示,正确的表述是
A.公元一世纪40年代B.公元二世纪40年代
C.公元一世纪50年代D.公元四世纪60年代
初一历史试题期末2.生活地点在今北京周口店一带的远古人类有
A.元谋人、蓝田人B. 元谋人、北京人
C.蓝田人、山顶洞人D.北京人、山顶洞人
3.下列史实,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尧传位于舜 B.舜传位于禹
C.禹传子,家天下 D.启打败有扈氏
4.今天世界上发现的的青铜器是
A.三星堆青铜立人像B.司母戊鼎C.虎耳铜鼎D.四羊方尊
5.历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是在
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
6.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打击奴隶主贵族B.确立封建统治
C.官吏由国君委派D.实行土地私有
7.中国人开始使用铁家具是在
A.春秋B.战国C.西周D.夏朝
8.商周的一些青铜器上也铸刻有文字,被称为
A.甲骨文B.青铜文C.金文D.铜文
9、战国七雄中,由晋国分裂而成的三个国家是
①齐国②楚国③燕国④韩国⑤赵国⑥魏国⑦秦国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④⑦
10、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实行商鞅变法B更多使用铁制家具 C牛耕得到推广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11、主张不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家是
A墨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12.春秋时期认为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的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墨子D.孙子
13.中医沿用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来自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
A.华陀B.张仲景C.扁鹊D.鲁班
14.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 指的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宗法制D.世袭制
15、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最早是在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隋朝
16.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刀形币B.铲形币C.圆形方孔钱D.蚁鼻钱
17.下列选项中,迫使陈胜等在大泽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A.繁重的兵役 B.刑法严酷,误期杀头
C.赋税沉重,压迫残酷 D.到渔阳服兵役
18.秦长城的起止点
A.西到临洮,东到辽东B.西到咸阳,东到河套
C.东到大海,西到陇西D.西到河套,东到辽东
19.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是在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20、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
A恢复和西域各国的交往 B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C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 D打通“丝绸之路”
21、西域地区(含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
A西域各国使节回访长安 B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C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D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
22、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支持。
七年级期末历史考试试题(有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王老师去年寒假时外出旅游,在一处博物馆里,他看到右图所示的远古人
复原头像,你知道他是在以下那座城市旅游吗? ( )
A.昆明 B.成都 C.西安 D.北京
2.他治理黄河水患有功,受禅继帝位;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他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请问他是谁? ( )
A.黄帝 B.炎帝 C.尧 D.禹
3.“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歌颂的是战国时期的哪位诸侯王? (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勾践 D.夫差
4.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质问声中,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序幕,请问这 次起义发生在 ( )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5.袁老师在网上查询资料时输入了以下几个关键词:“儒家学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搜索结果会出现的人是 ( )
A.董仲舒 B .老子 C.孔子 D.荀子
6.如果你穿越到东汉时期,你可能看到的是 ( )
①一位官员正准备任职西域都护 ②对春秋战国历史感兴趣的王丁研读《史记》
③街市上到处可以买到西 域的水果蔬菜 ④“汉人胡服”和“胡人汉服”的现象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7.下列有关“西域”的历史,说法正确的是 ( )
A.狭义的西域是指玉门关、阳关以东,葱岭以西的广大地区
B.汉武帝派人出使西域是为了联合乌孙夹击鲜卑
C.西汉时,西域都护的设置证明了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D.西汉时,随着西域与内地的联系日益密切,西域的骏马、瓜果等传入内地
8.屈老师在课堂上说,秦始皇焚书坑儒结束了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
骄戒躁,平复心情,按部就班,不急不慢,如鱼得水,马到成功!预祝:七年级期末历史考试时能超水平发挥。我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下历史期末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下历史期末试卷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面关于隋炀帝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隋朝的建立者 B.进行汉化改革 C.开凿了大运河 D. 抗击倭寇侵略
2.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请说出这条运河的中心是
A.长安 B.涿郡 C.余杭 D.洛阳
3.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A.贞观之治 B.文景之治 C.开皇之治 D.康乾盛世
4.杜甫诗“忆昔日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反映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的盛世景象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玄宗 D.唐太宗
5.每年6月份的高考、中考倍受社会广泛关注。我国古代的读书人可以通过考试进入仕途,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察举制
6.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下面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A.北方社会安定 B.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C.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7.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这一过程最终完成于
A.隋朝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8.纸币的出现给经济流通带来了更多的便捷,右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于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9.穿越时空隧道,我们来到北宋。
勤奋的态度和主动积极的精神是一种良好生活的习惯,这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使我们为考试创造出更多成功的机会。祝你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期待你的成功!我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大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结束了200多年分裂局面,使中国重新走向统一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唐太宗
2.下列皇帝中哪一位简法轻刑,调整修改法律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明太祖 D.明成祖
3.《资治通鉴》中“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是对准的评价
A.唐高祖 B.唐太宗C.武则天 D.唐玄宗
4.从三国到南北朝的选官制度主要是
A.官位世袭 B.九品中正制C.分科举人 D.八股取士
5.科举制正式创立于
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唐太宗时D.唐玄宗时
6.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是
A.松赞干布 B.尺带珠丹 C.皮罗阁D.骨力裴罗
7.下列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中,中国僧人是
A.空海 B.阿倍仲麻吕 C.吉备真备 D.鉴真
8.辽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
A.匈奴 B.契丹 C.回纥 D.党项
9.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西夏与北宋之间的约定B.是北宋战败后被迫进行的议和
C.促进了宋辽边境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交往D.这是一个平等的约定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A.南方灌溉技术和耕作技术的提高 B.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
C.筒车和曲辕犁等新式工具的发明和应用 D.纸币的出现
11.下列关于宋代社会生活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宋时以棉布作衣料的人逐渐多起来
B.在宋代北方人以稻米为主食,南方人以面食为主食
C.宋代百姓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牛车、驴车
D.北宋时,东京是最繁华的城市
12.统一蒙古各部的是
A.耶律阿保机 B.元吴 C.铁木真D.完颜阿骨打
13.下列不属于元朝制度的是
A.三省六部制 B.行省制度 C.设置宣政院 D.设澎湖巡检司
14.明朝时的哪一项措施使皇帝直接控制了朝廷的军政大权
A.废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 B.设立内阁
C.设厂卫特务机构 D.诛杀丞相胡惟庸
15.明朝末年爆发了什么农民起义
A.黄巾军起义 B.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
C.大泽乡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16.下列关于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八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行文方式是“八股文”
B.八股取士是明清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有力措施
C.八股取士有利于明清统治者选拔创新人才
D.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17.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苏门答腊C.占城D.爪哇
18.戚继光抗倭的主要原因是
A.朝廷腐败无能 B.边防松弛
C.日本海盗和武士勾结不法商人进行走私
D.倭患严重,人民的利益受到威胁
19.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问是
A.1561年 B.1661年 C.1662年D.1689年
20.清政府为加强对x疆地区的管理设置了
A.伊犁将军B.乌里雅苏台将军 C.台湾府D.驻藏大臣
21.清政府最初实行“海禁”的目的是
A.打击郑成功等沿海抗清势力B.为了抵抗英国等西方国家的侵略
c.防止商人进行海外贸易 D.防止中国先进的文化技术外传
2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A.毕异 B.王祯 C.沈括 D.古代炼丹家
23.火药什么时期开始用于军事
A.北宋 B.南宋 C.唐末 D.元朝
24.隋朝大运河以哪里为中心
A.长安 B.余杭 C.涿郡 D.洛阳
25.明朝北京的紫禁城是指
A.京城 B.宫城 C.皇城D.外城
26.下列关于《本草纲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部阐述中医理论的著作
B.它是一部药物学的巨著
C.它对所载药物做了重新分类,纠正了前人的错误
D.它还流传到日本、英、法等国
27.下列有关《资治通鉴》叙述正确的是
A.它记载了上至传说中的黄帝下至五代的历史
B.它的重点内容围绕军事、经济两大主题展开
C.司马光在每篇之后对人和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其目的在“以史为鉴”
D.《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北宋史学家司马迁
28.人称“诗仙”的唐朝诗人是
A.杜甫 B.李白 C.自居易 D.孟浩然
29.歌颂征战,希望完成统一大业的南宋词人是
A.柳永 B.李清照 C.苏轼 D.辛弃疾
30.被称为“画圣”的是
A.阎立本 B.吴道子 C.张择端 D.徐渭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31.618年, 在 称帝,建立唐朝。
初一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快开始了,同学们要好好复习,勤奋练习历史试题。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初一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初一历史下册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隋朝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它分为四段,最北面的一段是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2.唐太宗吸取“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闭口不说话),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的教训,注重
A.虚心纳谏 B.减轻赋税 C.科举选才 D.微服私访
3.如下图,为图片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
A.唐朝经济繁荣 B.唐朝对外交往
C.唐朝民族和睦 D.唐朝科技发达
4.中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诗人灿若星河,与右图中诗篇的作者生活于同一时代的是
A.苏轼 B.辛弃疾
C.李清照 D.杜甫
5.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A.欧阳询 B.颜真卿
C.柳公权 D.黄庭坚
6.下列人物被称为“民族英雄”的是
A.寇准B.岳飞 C.文天祥 D.戚继光
7.如果把“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会盟、澶渊之盟、宋金和议等”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A.唐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B.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
C.唐宋时期的对外交往 D.唐宋时期的科技文化
8.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
以上就是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的全部内容,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题目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20小题,共20分。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A、二三百万年 B、一百七十万年 C、 七十万至二十万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