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数学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四年级角的计算题20道

  • 数学
  • 2023-06-10
目录
  • 冀教版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 二年级下册冀教版数学
  •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电子教材
  •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电子书
  • 冀教版四上数学目录

  • 冀教版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对于数学的学习,往往通过试卷的练习是我们的重要学习方式,我们应该认真地对待每一份试卷!下面是由我为你分享的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试卷,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试卷

    一、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瓶牛奶有250()。

    2.一瓶醋有500()。

    3.一桶饮用水有15()。

    4.一瓶洗发水有400()。

    5.一桶食用油有4.5()。

    6.爸爸今天开车消耗了戚帆汽油8()。

    7.丫丫家的鱼缸里有10()水。

    8.姐姐的一盒防晒霜是80()。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576毫升+407毫升=()毫升

    48毫升+86毫升=()毫升

    6升-4000毫升=()升

    250毫升×8=()升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液体的多少可以用天平来测量。 ()

    2.克和千克是计量液体的单位。 ()

    3.一袋酱油有300升。 ()

    4.一瓶墨水有100毫升。 ()

    5.计量较少的液体,常用升作单位。 ()

    6.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只用毫升作单位。 ()

    7.一位病人发烧,医生给他输了25升的药水。 ()

    8.一听可乐有250毫升,8听可乐有2升。 ()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一桶纯净水有19()。

    A. 毫升 B. 升 C. 克

    2. 计量比较少的液体,用()作单位;计量比较多的液体,用升作单位。

    A. 升 B. 毫升 C.克

    3. 要盛150毫升的水,选()作容器比较合适。

    A. 一个桶 B. 一个碗 C. 一个盆

    4. 要装18升的水,选()作容器比较合适。

    A. 一个玻璃杯 B. 一口锅 C. 一个桶

    5. 用()可以测量液体的多少。

    A.天平 B.量杯 C.直尺

    五、在 里填上“> ”“< ”或“=”。

    3升 4毫升400毫升 30升

    360毫升 630毫升 16升 19升

    45升 4500毫升 9009毫升 1升高态雹

    900毫升 9升 2400毫升 2升

    5600毫升 6升 7升 708毫升

    六、我来排一排。

    1.从小到大排。

    7升764毫升1356毫升34毫升46毫升

    2.从大到小排。

    142毫升6升5742毫升57升

    706毫升

    七、解决问题。

    1.一个水桶装水25升,5个这样的水桶装水多少毫升?

    2.亮亮和闭笑妈妈到超市买东西,亮亮买了1瓶350毫升的饮料,妈妈买了一瓶860毫升的饮料,他们俩的饮料一共是多少毫升?

    3. 一瓶纯净水有500毫升,一家超市3小时卖出80瓶,这些水有多少升?

    4.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照这样计算,45人一次一共献了多少毫升血?合多少升?

    5.一桶色拉油有4升,如果4桶装成一箱,买这样的4箱一共有多少升?

    6.买5桶这样的油一共需要50元,平均每升油多少元?

    7.有一种洗衣液,需要在10升水中加入16毫升洗衣液效果更好。一台洗衣机装水100升,倒入多少毫升洗衣液效果才能达到最好?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试卷参考答案

    一、1. 毫升2. 毫升3. 升4. 毫升5. 升6. 升

    7. 升8. 毫升

    二、98313422

    三、1. ✕2. ✕3. ✕4. √5. ✕6. ✕7. ✕

    8. √

    四、1. B2. B3. B4. C5. B

    五、><<<>><><>

    六、1. 34毫升<46毫升<764毫升<1356毫升<7升

    2. 57升>6升>5742毫升>706毫升>142毫升

    七、1. 25×5=125(升)125升=125000毫升

    2. 350+860=1210(毫升)

    3. 500×80=40000(毫升)40000毫升=40升

    4. 200×45=9000(毫升)9000毫升=9升

    5. 4×4×4=64(升)

    6. 50÷5÷2=5(元)

    7. 100÷10=1010×16=160(毫升)

    看了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的人还看:

    1. 小学数学智力题及答案

    2. 小学五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

    3.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

    4.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试卷及答案

    二年级下册冀教版数学

    【 #课件#导语】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求知欲,然而多媒体教学的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的特点,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件:《自然数》,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的设计重视自然数、奇数、偶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利用真实的生活素材开展数学学习。

    学情分析:

    学生对生活中的情景比较熟悉,在认识自然数上并不陌生。但是奇数、偶数的特点总结方面可能会欠缺一些。设计思路通过用谜语星星引发后面的故事情景,让学生打开智慧之窗。从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道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深深体会到数学的价值。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认识奇数和偶数。

    教学方式:

    自主、探究、合作。

    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的过程。

    2、认识自然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知道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自然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

    教学难点:

    知道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探索自然数的特征。

    师:老师发现,天空有几颗非常明亮的星星,它们一共是4.5颗,你觉得老师这句话有什么问题吗?

    生:我觉得星星的颗数不能用4.5来表示。

    师:那你觉得用什么数来表示才好呢?

    生:我觉得用像1、2、3„„这样的数来表示好。

    师:说的非常好!我们平时数东西的时候,就像这样1,2,3,4,5„„一个一个地数,这些数都叫自然数。(板书:自然数)课件出示问题:0是自然数吗?小组讨论。学生汇报结果。

    小结:0也是自然数,它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

    二、用直线上的点搭拆表示自然数。

    师:自然数不但可以用数的形式来表示,还可以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我们一起来看。(课件出示: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的内容。)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冲陆直线上的数,(手势)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学生观察交流、讨论。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教师指名回答。

    师: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掌握的自然数的特征,大家跟老师一起再来概括一遍,“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的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

    三、认知判枣识奇数和偶数。

    师:大家喜欢做游戏吗?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请十位同学到前面来。学生举手,教师请十位学生到前面站成一排报数:1、2、3„„师:请报单数的向前一步走。

    师:你有什么发现吗?学生交流。

    生1:我发现10名同学的报数不是双数就是单数。„„

    师:刚才我们提到了单数和双数,单数都有哪些数?双数又有哪些数?谁给举一些例子?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单数又叫做奇数,(板书:奇数),注意字的读音。双数又叫做偶数。(板书:偶数)值得说明的一点:0也是偶数。

    师:现在,谁能举出几个奇数和偶数的例子呢?

    四、尝试应用。

    1、师: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用到奇数和偶数。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奇数和偶数?

    生1:电*的座位号分奇数号和偶数号;

    生2:上体育站队报数。„„

    2、观察数列,初探奇数、偶数的规律。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奇数和偶数。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试着按要求写出奇数和偶数。

    (1)写出自然数1-30之间所有连续的奇数。

    (2)写出自然数1-30之间所有连续的偶数。学生在练习本上写,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你写的。你给大家读一下好吗?

    师:我们一起来看这两组数,有什么新发现吗?四人小组可以讨论讨论。学生讨论。

    师:哪个组想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

    五、课堂练习。

    1、下面各数中,哪些是自然数?(出示题目:6、25、1、47、0.01„„„)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在圆圈里填上奇数偶数。

    4、数字游戏。(学生手中拿着奇数和偶数的数字牌根据老师口令做游戏)

    六、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呀?(学生交流)

    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老师这有一道拓展练习想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拓展练习:教室里有一盏亮着的日光灯,淘气的小明一连拉了8下开关。聪明的同学们,现在请你们来判断,这盏灯是否还亮着?如果拉9下呢?拉100下呢?)

    师:看来,自然数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都做生活的有心人,去生活中发现数学的美吧!

    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自然数,知道自然数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了解自然数的规律以及奇数和偶数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数一数,看一看,议一议,说一说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经历发现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体验成功的感受。

    教学准备:

    七彩泡泡一瓶,幻灯片(电*图片、练习题),小试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礼物,大家看是什么?教师出示七彩泡泡。

    请一名学生来吹泡泡。其他同学注意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生开始吹泡泡。

    吹了一会儿,师喊停。

    问: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有的学生说一共12个泡泡,有的说10个,还有的说13个……

    师:这样吧,让这位同学重新吹一下,我们大家一起大声的数出来。

    一生吹泡泡,其他人数:1、2、3、4、5、6、7、8、9、10、11、12、13、14、……师板书。

    师写到20多的时候停了下来。

    说:我太累了,什么时候能数完?

    生:数到10000。

    师:数到一万还能接着数吗?

    生:能。10001,10002…

    生:永远也数不完。

    师:永远也数不完我应该用什么号结束?

    生:省略号,代表还有无数个数。

    师拿起七彩泡泡说:我也会吹。结果一个也没吹出来。这应该用几表示?

    生:0.师板书。

    二、探索建模

    探索自然数的规律。

    师揭示:像0、1、2、3、4、5、6、7、8、9、10、11、12、13……这样数出来的数我们把它们叫做自然数。

    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自然数。自然数除了可以这样一个一个写出来,还可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

    师在黑板上画数轴表示。

    接下来我们一起研究研究自然数有哪些特点?

    学生讨论。全班汇报。

    师在学生汇报时注意帮学生完善语言,适时引导。

    引导学生明确(幻灯片出示):

    ⑴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的自然数。

    ⑵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⑶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1.

    3、再次体验。

    ⑴小游戏数一数。老师说一个数,学生接着数。

    ⑵幻灯片出示数轴,学生填空。

    ⑶(幻灯片出示)选一选哪些是自然数,哪些不是。

    4、找一找生活中的自然数。

    学生自由发言。如日历,电话号,车牌号书页…

    5、探索奇数和偶数的规律。

    师:自然数在生活中处处可见,请看老师找到的图片。(幻灯片出示电*的座位号)

    同学们读一读,师板书。

    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单数。

    师:对,我们把生活中的单数叫做奇数。奇数有哪些特点?学生讨论,汇报。

    最后(幻灯片出示)师总结这都是刚才大家自己总结的:

    ⑴最小的奇数是1,没有的奇数。

    ⑵奇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⑶相邻的两个奇数相差2.

    ⑷奇数的个位分别是1、3、5、7、9.同样的方法认识偶数。

    放手让学生自己总结偶数的规律。

    6、小游戏。

    抢答:快速判断老师说的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100045、2000140、3000019…

    说一说怎样快速判断。

    生:就是看个位。个位是1、3、5、7、9的数是奇数。个位是0、2、4、6、8的数偶数。

    三、应用实践

    小试卷

    1、选择自然数,奇数,偶数,填到合适的圈内。

    2、填数轴。

    3、填数列。全班订正同桌互判。

    全课小结。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电子教材

    一、直接写出得数。

    8×25= 125×60=

    670÷67=28÷4×7=

    50×(40÷8)= 360÷3×2=

    4×(84÷14)= 108÷(18÷3)=

    二、填空题。

    1.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除法,就按照( )的顺序依次计算。

    2.在计算450÷(42÷14)时,应先算( ),接着算( ),结果是( )。

    3.食堂有57袋大米,已经吃了12袋,剩下的如果每天吃9袋,还可以吃( )天。

    4.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各6箱,苹果每箱25千克,梨每箱20千克,一共运来水果( )千克。

    5.6根胡萝卜换2个大萝卜,9个大萝卜换3棵白菜,6棵白菜换( )根胡萝卜。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田径队进行长跑训练,每分钟跑240米,12分钟跑完全程的一半,全程是多少米?列式是( )。

    A.240×12÷2 B.240÷12×2

    C.240×12×2 D.240÷12÷2

    2.用3与9的积行毁去除27,求商,正确的算式是( )。

    A.(3×9)÷27 B.27÷(9×3)

    C.27÷(3+9)D.27÷9×3

    3.和330÷5×6的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

    A.330÷6×5 B.330÷(5×6)

    C.330×6÷5D.5×6÷330

    4.一箱饮料有6瓶,买了3箱共用72元,求平均每瓶饮料多少钱,列式正确的是( )。

    A.72÷3×6 B.72÷3+6

    C.72÷(3÷6) D.72÷3÷6

    四、下面每组算式运算顺序一样的.画“√”,不一样的画“?”。

    12×8÷4 172-4×5 144÷12×6

    12+8-4 172÷4×15 144+12×6

    ( ) ( ) ( )

    五、脱式计算。

    648÷(8×9) 250÷25×85

    252÷28×13 770÷(280÷40)

    六、解决问题。

    1.一只羊每周要吃77千克的饲毁带扒料。

    (1)照这样计算,李叔叔养了4只羊,每天要吃多少千克的饲料?

    (2)李叔叔买来800千克饲料,够这些羊吃多少天?

    2.四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100人,如果从一班分10名学生到二班,这时两个班的人数就相等。两班原来各有多少名学生?

    3.某工厂采用最新技术,每天用料14吨,这样原来纤昌7天的用料,现在可用10天。原来每天用料几吨?

    4.两个小队的同学做纸花,8人做了72朵。照这样计算,再增加10个人,这10人可以做多少朵纸花?

    5.日用品商店买了4箱饮料,每箱饮料12瓶,一共花了240元。每瓶饮料多少元?

    6.20个桃子可换6个香瓜,9个香瓜可换3个西瓜。9个西瓜可换多少个桃子?

    第三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200 7500 10 49 250 240 24 18

    二、1.从左往右 2.42÷14 450÷3 150 3.5

    4.270 5.54

    三、1.C 2.B 3.C 4.D

    四、(√) (?) (?)

    五、9 850 117 110

    六、1.(1)77÷7×4=44(千克)

    (2)800÷44=18(天)……8(千克)

    2.二班:(100-10×2)÷2=40(人)

    一班:100-40=60(人)

    3.14×10÷7=20(吨)

    4.72÷8×10=90(朵)

    5.240÷4÷12=5(元)

    6.由1个西瓜可换3个香瓜,可知6个香瓜可换2个西瓜。那么2个西瓜可换20个桃子,9个西瓜可换20÷2×9=90(个)桃子。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电子书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19名,男生15名,女生4名。接手本班后我班的问题:男生较多,纪律性很差;养成的学习习惯,上课不会听讲,不敢大声回答问题;按时作业等等。在成绩,班集学生成绩较差;尖子生凤毛麟角;数学计算能力差,马虎,不爱懂脑掘此筋思考分析问题。

    二、教材分析及教学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九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等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

    1、在的情景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表示大数。

    2、现实情景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估算。

    3、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用数表示事物,并能交流。

    4、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并2、3、5的倍数的特征。

    5、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数 的所有因数。

    6、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数的运算

    7、会口算百以内两位数乘(或除以)一位数。内容来自www.hbban.cn

    8、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9、能借助计算器较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运算中简单的数学规律。

    (二)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认识

    1、 两点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一点。

    2、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

    3、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直到两点间的距离。

    4、 知道周角、平角的概念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5、生活情景,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

    ●测量

    6、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度,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板画30°、45°、60°、90°的角。

    7、容积“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

    (三)统计与概率

    ●简单数据统计过程

    1、经历简单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描述数据过程(必要时可使用计算器)。 冀教网,好冀教网

    2、实例,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多个)。

    3、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地表示数据。

    4、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数据信息,并能读懂条形统计图。

    (四)综合应用

    1、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体验,运用数判皮迅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间的,体会数学的作用。

    三、主要教学措施

    1、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感性材料,学生的操作活动,生活帮助学生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解决问题来学习计算,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握孙力。

    6、直观教学,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难点,使学生打下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建构数学知识。

    总之,在新的学期,我将紧紧课堂教学改革中心,以新课程为动力,以科研课题为抓手展开工作。将迎着新课程的东风,沿着既定的,勇敢攀登,再创教学改革新辉煌。

    冀教版四上数学目录

    随着考试的即将来临,你做好应战的准备了吗?这份设计良好的试题卷将会有效的去检测出你的学习情况。以下是由我收集整理的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一、我是口算小神童。(6分)

    14×5= 66÷6= 25×4=

    16×6= 75÷15= 125×8=

    560÷80= 199+23= 125×4×0=

    48万+42万= 40×120= 360÷40=

    二、小小填空难不倒我。(16分)

    1、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往左数,第五位是( )位。第九位是( )位,它左边一位是( )位,右边一位是( )位。

    2、把锐角、平角、周角、直角、钝角按下顺序排宽兆列。

    ( )<( )<( )<( )<( )

    3、由五亿、三千万、二十万和六百组成的数是( ),这个数读作( ),把它四舍五入到亿位是( )亿。

    4、甲数是乙数的18倍,乙数是172,甲数是( )。

    5、用0、0、0、3、4、7这六个数字分别组成四个六位数,填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 )<( )<( )<( )

    6、4330÷60的余数是( )。

    7、下面是某校四(1)班同学的座位平面图。

    (1)李彤的位置是( ),赵晓的位置是( )。

    (2)郑博的位置是(5,2),张强的位置是(3,4),请在图上标出郑博和张强的位置。

    8、1公顷=( )平方米 200平方米=( )平方分米

    三、我是小判官。(5分)

    1、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

    2、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 ( )

    3、62305000读作六千二百三十万零五千。 ( )

    4、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

    5、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积就扩大6倍。 ( )

    四、我选择,我正确。(6分)

    1、下面各数,读数时只读一个零的是( )。

    A、空脊803070 B、8030700 C、8003700

    2、两条平行线间可以画( )条直线。

    A、1 B、2 C、无数

    3、用一个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25°的角,看到角的度数是( )。

    A、250° B、25° C、2500°

    4、角的两边是( )。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5、一个长方形长10厘米,宽4厘米,如果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 )。

    A、40平方厘米 B、16平方厘米 C、100平方厘米 D、60平方厘米

    6、在实际生活中,当不需要计算出准确数时,我们常常采用( )的方法。

    A、计算器计算 B、估算 C、笔算

    五、竖式计算我最棒。(12分)

    83×90= 435÷29= 8400÷70= 365×84=

    六、列式计算。(12分)

    1、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多少?

    2、一个数除以45,商是12,余数是11,这个数是多少?

    3、25的16倍加上100,各是多少?

    七、我是小画家。(9分)

    1、以A点为顶点,画一个30°的角。

    2、画一个长是6厘米,高是3厘米的平行四边形。

    3、画出下面图形的高。

    八、解决问题我能行。(34分)

    1、学校新购进30套桌椅,桌子的单价是45元,椅子的单价是18元,学校买桌椅共花了多少元?(5分)

    2、学校开展节约用水活动,前3个慎亏租月共节约用水321吨,照这样计算,学校一年能节约用水多少吨?(5分)

    3、在实践活动中,三个小队的同学搬了252个南瓜,每个小队有7个人。他们平均每人搬了多少个南瓜?(5分)

    4、汽车上山的速度为每小时36千米,行了5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时按原路返回只用了4小时。汽车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5分)

    5、要从右边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8分)

    6、李四和王二两人各带三只鸡进行斗鸡比赛。假如你是王二,怎样安排鸡的出场次序,才能赢李四?(6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