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物理黄昆?第三章则深入探讨了晶格振动的理论,包括简谐近似、简正坐标、振动膜等概念,以及这些理论在解释晶体热学性质中的应用,如热容、晶格振动模式密度、爱因斯坦模型与德拜模型等。通过这三章的学习,可以初步建立起对固体物理学的基本认识和理解。那么,固体物理黄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黄昆,国际著名的中国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固体物理学先驱,中国半导体技术奠基人。
1919年9月,黄昆出生于北京。1941年,他毕业于燕京大学,1944年,他又在西南联合大学的北京大学理科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1947年,他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黄昆曾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物理系和利物浦大学理论物理系进行研究工作。
1951年,黄昆回到北京大学,担任物理系教授。1977年后,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直到退休。早年在爱丁堡大学,黄昆与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玻恩教授一起从事研究工作,合著了《晶格动力学》一书。1956年,他参与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半导体物理专业,为中国信息产业培养了第一批人材。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黄昆主持本科生教学体系的创建工作,并著有《固体物理学》教材,享有盛誉。
1977年后,黄昆在邓小平的过问下,出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2001年,他与北大校友王选一同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5年7月6日,黄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黄昆的荣誉包括1955年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今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以及1995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获得者。

黄昆的一生是与诺贝尔奖大师紧密合作、在固体物理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一生。具体来说:
求学与合作:黄昆在英国的布里斯托大学、爱丁堡大学以及利物浦大学求学和工作期间,与诺贝尔奖获得者莫特教授、玻恩教授等大师紧密合作。这些合作经历不仅拓宽了他的学术视野,也为他日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晶格动力学》专著:在玻恩教授的推荐下,黄昆承担了完成《晶格动力学》专著的重任。他从1948年开始,用4年时间系统总结了固体物理学中最基本领域的晶格动力学,并以一系列创造性的工作发展和完善了这个领域。该专著至今仍是该领域的权威著作,体现了黄昆在固体物理学领域的深厚造诣。
学术贡献:黄昆在固体物理学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如大胆预言与晶格中杂质有关的X光漫散射,提出“黄方程”和由此引伸的极化元的重要概念等。这些贡献不仅推动了固体物理学的发展,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和实验指导。
教育与人才培养:黄昆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主持了中国半导体物理专业的创建工作,并为中国信息产业培养了第一批人才。

《固体物理学》黄昆第一章考点笔记(全彩手写版)
一、晶体结构
晶体的定义:晶体是具有固定熔点的固体,其内部原子、离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有序排列。
晶胞: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是描述晶体结构的最小重复单元。
晶格:由晶胞在三维空间周期性重复排列形成的点阵结构。
布拉菲晶格:根据晶胞的几何形状和对称性,晶体可分为七大晶系,进一步简化为十四种布拉菲晶格。
二、晶体的对称性
对称操作:包括旋转、反映、反演和平移等操作,这些操作能使晶体中的某一点阵保持不变。
对称元素:执行对称操作的几何点、线、面或体,如旋转轴、对称面等。
点群:晶体中所有对称操作的集合,描述了晶体的宏观对称性。
三、晶体的微观结构
X射线衍射:利用X射线与晶体中原子散射波的干涉效应,研究晶体内部结构的方法。
中国物理学家黄昆在固体物理学的理论研究方面成果卓著,从“黄散射”、“玻恩和黄”、“黄——里斯理论”、“黄方程”到“黄——朱模型”,在固体物理学发展史上建树了一座座丰碑。多项国际水平的成果,有着巨大的贡献和巨大的影响。
1947年黄昆发现固体中的杂质缺陷会导致x光漫散射,其强度集中在普通x光衍射斑点附近。提出了这种漫散射系统理论,预言了与固体中杂质相关的x光漫散射。这种漫散射在近20年后被国际上一些科学家所证实和应用,被国际科技界命名为“黄散射”。“黄散射”成为直接有效地研究固体中杂质缺陷的重要手段,通过黄散射的研究可以得到溶质原子周围位移场的情况。
“玻恩和黄”(Bom and Huang)是《晶格动力学理论》一书的简称。1947年,黄昆与当代物理学大师、诺贝尔奖获得者M·玻恩(Born)合作,共同撰写了《晶格动力学理论》专著,该书是国际公认的这一学科领域的权威著作,被世界各地的物理学研究者推崇备至,奉若“圣经”一般,它哺育了世界上几代科学家的成长。
著称于世的“黄——里斯因子”是由黄昆和A·里斯合作拓展的多声子跃迁理论。1950年他们共同署名发表了《F中心的光吸收和非辐射跃迁理论》,这一开拓性的科研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被称为“黄——里斯理论”,是近年来研究固体杂质缺陷光谱和半导体载流于复合的奠基性的工作。

自学固体物理学(黄昆)脉络梳理(上)
第一章 晶体结构
核心内容:如何描述一个晶体。
关键概念:
晶格、原胞、晶胞、基元:这些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布拉伐格子:体现晶体周期对称性的数学表示。
倒格子:与实格子对应,用于简化晶体结构的描述。
晶向、晶面、晶向指数、密勒指数:用于确定晶体中方向和面的表示方法。
晶体特性:
周期对称性:晶体的基本特性,体现在布拉伐格子中。
宏观对称性:包括正交变换、对称操作、群、对称群等概念,受周期对称性的影响,对称素只有十种。
布拉伐格子分类:共有七类十四种,是所有晶体结构的抽象表示。
第二章 固体的结合
核心内容:晶体中的结合方式。
以上就是固体物理黄昆的全部内容,黄昆,国际著名的中国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固体物理学先驱,中国半导体技术奠基人。1919年9月,黄昆出生于北京。1941年,他毕业于燕京大学,1944年,他又在西南联合大学的北京大学理科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1947年,他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