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教案?教案一:第5课 远古的呼唤 教学目标: 学生能珍视世界各民族文化,培养宽容态度和健康审美心理。 学生能初步感受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思想、情感、追求,品味原始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学生能通过创作、表演,提高美术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那么,七年级美术教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劳动是许多画家经常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不同时代的画家通过劳动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的高低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篇一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一部分劳动的场景,通过欣赏这些场景来认识劳动创造世界。劳动是古今中外许多艺术家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
教学方法:
1、欣赏
2、讨论
3、动手画劳动场景
一、导入新课:
1、简介本届学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青岛实验区第一届,师生共同参与、积极配合来完成教改任务。
2、本节课为欣赏课。
3、观看劳动的场景画面
4、把学生分成 四个组。
抢答问题:观看1---2页的五个画面
1:你是否知道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劳动性质和情节?
二、新授课:
教师活动:
1:根据座次分成四个组。
2:提出活动一的第一个问题。
3:教师在黑板上分四个记分牌,分别记分。
4:活动一(2)、(3)问题根据时间再定。
5:教师布置画一幅表现劳动场景的画。
学生活动:
1:分成四个组,自己选队长,起队名。
2:抢答问题。
3:选代表作总结。
4:学生动手画表现劳动场景的画。
能力要求: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画代表了作者的人格,心境,每一笔一画都是他所投入的心血和青春。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私人房屋租赁合同简单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篇一:七年级美术教案下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使学生对立体物象的表达方法有一个准确的认识,特别是透视的表达方法。
(2)、通过学生练习进一步讨论,使学生对透视的表达方法(成角)能做到基本掌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成角透视中的视点确定。
(2)、准确的描绘透视图中物象的结构。
三、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具准备:16开图画纸一张,HB铅笔、橡皮等。
2、教师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美丽动人的景色,富于生活气息的农家小院、层层叠叠的城市建筑、绿荫与鲜花簇拥的街道、峰峦起伏的风景等等,我们用什么样的表达方法表现生活中的动人的景色呢?下面就请有勇气的同学大胆的来抽取表现的题目,根据给出的元素把物象的空间关系表现好。
1.太阳、山、水、树
2.街道、两排树
3.氢气球、天空
4.6个人物在拍合影
(同学们想出了很多表现物象空间的方法,那么我们来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物象空间?)
(二)、欣赏分析,掌握新知:
1.物象空间概念:指包含有具体事物形象的三维立体空间。

以下是我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我为校园添色彩》教案,欢迎大家浏览参考。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我为校园添色彩》教案一
课时:1课时
课型: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通过校服的设计与模拟制作练习,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的服装设计知识进行设计练习。
教学难点:服装设计过程中把握大体比例
课前准备:
教师教具:服装设计作品欣赏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人体模特图投影片及与之配套的数套服装图复合投影片。
学生学具:搜集若干服装设计效果图、照片等图片参考资料;铅笔、彩色水笔、各种布头或彩纸,剪刀,胶水等。 一、导入
同学们,学校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地方,大家想不想使我们的校园变的更加美丽多彩呢?(生答:“想”)那么让我们献出智慧与热情,为我们的校园添色彩吧。
1、学生讨论“如何为我们的校园添色彩”这课题,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请数名已准备好的学生“模特”进入教室进行服装表演。
3、师生讨论:购买服装时如何进行选择?
学生装应该具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各抒已见)
学生回答:颜色比较鲜艳的、宽松休闲的、适合运动的。有的喜欢颜色比较素淡的、比较合身的衣裙等等。

七年级美术教案下册如下:
教案一:第5课 远古的呼唤教学目标: 学生能珍视世界各民族文化,培养宽容态度和健康审美心理。 学生能初步感受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思想、情感、追求,品味原始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学生能通过创作、表演,提高美术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 教学组织:引导学生课前收集反映原始部落生活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通过引言、策划、编剧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展开“我的原始生活”讨论,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第二课时:分组讨论剧中人物性格特征,进行道具设计,引导学生关注人物造型、材质运用、色彩搭配等。 教学评价:从合作意识、组织能力、道具制作、场景效果、演员化装、表演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教学选择与建议:建议三课时教学,注重学生兴趣和参与程度,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情意性和知识性。
劳动是许多画家经常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不同时代的画家通过劳动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的高低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篇一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一部分劳动的场景,通过欣赏这些场景来认识劳动创造世界。劳动是古今中外许多艺术家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
教学方法:
1、欣赏
2、讨论
3、动手画劳动场景
一、导入新课:
1、简介本届学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青岛实验区第一届,师生共同参与、积极配合来完成教改任务。
2、本节课为欣赏课。
3、观看劳动的场景画面
4、把学生分成 四个组。
抢答问题:观看1---2页的五个画面
1:你是否知道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劳动性质和情节?
二、新授课:
教师活动:
1:根据座次分成四个组。
2:提出活动一的第一个问题。
3:教师在黑板上分四个记分牌,分别记分。
4:活动一(2)、(3)问题根据时间再定。
5:教师布置画一幅表现劳动场景的画。
学生活动:
1:分成四个组,自己选队长,起队名。
2:抢答问题。
3:选代表作总结。
4:学生动手画表现劳动场景的画。
能力要求: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以上就是七年级美术教案的全部内容,篇一:七年级美术教案下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使学生对立体物象的表达方法有一个准确的认识,特别是透视的表达方法。 (2)、通过学生练习进一步讨论,使学生对透视的表达方法(成角)能做到基本掌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成角透视中的视点确定。 (2)、准确的描绘透视图中物象的结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