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物理

物理选择题,高一语文选择题100道免费

  • 物理
  • 2025-11-10

物理选择题?第1题,因为木块在水平拉力下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摩擦力等于拉力,你要记住:只要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一定受平衡力,想第一题这样的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等于摩擦力。第2题:两个定滑轮与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最多有五段,F=G物/n 100=5/G物 G物=500N。那么,物理选择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一语文选择题100道免费

1. 此题的关键在于“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由牛一(牛顿第一定律)知道,这个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或受到的力平衡。现在受到的拉力为10N,必定有一个10N的摩擦力与它平衡。否则,根据牛二,物体就会作加速运动了。

2. 先画一个图,看看滑轮组一共有几股绳子。每股绳子上的力都是100N,有5股就是500N。

3. 在有动滑轮的情况下,用力可以减小,但拉的距离会加大。现在拉下2m,物体只上升0.5m,用力的距离为物体上升距离的4倍,说明有4股绳子。这样,用力可以减小到1/4,即(20kg/4)×9.8=49N。

4. 由第1题,你应当知道摩擦力是2N(不然我就白给你讲了)。所以D没错。B也没错,因为木块在竖直方向上是保持不动的。A同样不错,因为拉力大于摩擦力,物体做的是匀加速运动了。只有C是错的。

最后,祝你顺利通过月考。

物理选择题简短

第2题:因为火车先前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所以苹果的速度方向向前。没有受到力。然后又因为苹果做自由落体运动,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根据曲线运动的定义,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做曲线运动。

第3题:根据曲线运动的定义,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只要不在一条直线上都行。所以。A答案错误。B答案错误。C答案。有曲线运动定义可知鱼速度加速度大小无关,所以谁错误,所以该选d。

第4题:火车的重力和轨道对火车的支持力的合力恰好等于需要的向心力时,此时火车的速度正好是√grtanΘ,当火车转弯的速度小于√grtanΘ,需要的向心力减小,而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不变,所以合力大于了需要的向心力,内轨就要对火车产生一个向外的力来抵消多余的力,所以此时内轨对内侧车轮轮缘有挤压。故 A 正确, B 错误; C .当内外轨没有挤压力时,受重力和支持力, N =由于内轨对火车的作用力沿着轨道平面,可以把这个力分解为水平和竖直向上两个分力,由于竖直向上的分力的作用,使支持力变小,故 C . D 错误。

第5题:A .在绳与钉子相碰瞬间,绳子的拉力和重力方向都与小球的速度方向垂直,不对小球做功,不改变小球的动能,则小球的线速度大小不变。

初二物理选择题100道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2.助听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仪器( )

A.引起头骨、颌骨振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B.引起鼓膜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C.产生超声波直接作用在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D.产生声波直接作用在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3.如图1所示,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的长度逐渐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4.2004年6月8日13时左右在南通市可以看到“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图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应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5.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阳光下人的影子

B.人在河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C.人在湖边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D.插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折断了

6.小汽车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为了( )

A.造型美观 B.减少外界噪音干扰

C.增大采光面积 D.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7.一束光线与水面成锐角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为α,反射角为β,折射角为γ,则( )

A.α>β>γ B.α=β>γ C.α=β<γ D.α<β<γ

8.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cm的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8cm,则所成的像一定是( )

A.放大的 B.缩小的 C.正立的 D.倒立的

9.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3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

A. 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C.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

10.如图4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11.小明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小污点,为了判断此污点究竟位于玻片上还是位于显微镜的镜头上,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1)移动玻片,结果视野中的污点不移动;(2)移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结果视野中原先的污点仍然存在.由此可以推测视野中的小污点最可能位于( )

A.玻片上 B.低倍物镜上

C.高倍物镜上 D.目镜上

12.如图5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旋转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度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3.音乐会上人们听到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声是由琴弦__________产生的,并通过________这种介质传到人耳的.

14.噪声是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之一,人们用_________来划分噪声的等级.成语“震耳欲聋”从物理学角度看是形容声音的__________大.

15.学生小利为了探究“蜜蜂靠什么发声?”她剪去了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出“嗡嗡”的声音,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翅膀的________发声的.她用大头针捅破了蜜蜂翅膀下的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小利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小黑点,不管小利的发现是否正确,我们应该学习她的__________.

16.如图6所示,灯罩可使灯泡射向上方的光向着下方照射,这里应用了光的__________,地面上出现了桌子的影子,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

17.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__________和蓝光.

18.观看电影时,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银幕上的景象,是由于发生了光的__________反射.同时,我们能分辨出银幕上不同人物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__________不同.

19.如图7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__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像(填“实”或“虚”).

20.很多厂商纷纷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但有些广告制作却忽视了其中的科学性.如图8所示的广告图中有一处科学性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物理原理或规律.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它违背了光的___________.

21.AIM-9型响尾蛇导弹是由美国海军武器研制中心研制开发的一种超音速红外制导机载空对空导弹,其红外制导弹头能使导弹自动追寻敌机尾气,从而达到自动寻找目标的目的,红外制导器件比其他制导系统低格便宜成本低,无论白天黑夜均可使用,在电子干扰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因此红外制导器件有三个显著的优点:①价格低廉、____________低;②能全天候作战;③抗__________能力强.

22.如图9所示,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MN为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其中一种介质是空气,则入射角为__________度,MN的__________侧是空气(选填“左”或“右”).

2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m/s.太阳、月亮、萤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_________.请你列举一个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8分)

24.如图10所示,一条入射光线从空气斜射向鱼缸中的水面,折射光线进入鱼的眼睛(已画出).请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5.如图11所示,A'B'是物体AB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CC'是主光轴.请在图11中大致的位置上画出凸透镜和焦点F.

26.请在图12的甲、乙的虚线框内分别画一个适当的光学器件,使它满足图中改变光路的要求.

27.在一个干枯的进底正中央P点趴着一只青蛙,它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如图13所示.天降大雨时井中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它的视野将发生变化.请你在图13中利用光路图确定青蛙视野变化后的大致范围.

四、阅读理解(每空1分,共7分)

28.图14所示的漫画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答:看起来池水变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现象.

29.阅读下面的短文,请回答后面的问题.

黑色花为什么很少见

我们生活在姹紫嫣红、色彩缤纷的花的世界里,但是我们却很少看到黑色花.植物学家对四千多种花的颜色进行了统计,发现只有8种“黑色”花,而且还不是纯正的黑色,只是偏紫色而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来花的颜色与太阳光及花瓣反射、吸收光有关.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光的颜色不同,其热效应不同.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与它颜色不相同的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花瓣比较柔嫩,为了生存,避免受高温伤害,它们吸收热效应较弱的光,而反射热效应较强的光.这就是我们看到红、橙、黄色花多,而蓝、紫花较少的缘故.若吸收七种色光,受高温伤害就更大,花也更难生存,所以黑色花很少.

请回答:

(1)红花反射什么颜色的光?答:____________;吸收什么颜色的光?答: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中没有提到白花,请你判断白花反射的色光是__________;

(3)材料中提到“光的颜色不同,其热效应也不同”,请你比较红色光与蓝色光的热效应强弱?答:热效应强的色光是___________;

(4)读完以上材料后,你认为世界上有纯正的黑色花吗?答:_____________.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6分)

30.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右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如果选用A、B编号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则控制的变量是琴弦的____________.

(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只填写数字代号).

31.平面镜是人们常用的工具,下面是某物理兴趣小组对平面镜的探究:

(1)小华同学在观察平面镜成像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结论是( )

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

B.若把点燃的蜡烛移近平面镜,它的像变大

C.若把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起来,则连线与镜面垂

D.当点燃的蜡烛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也逐渐远离平面镜

E.当蜡烛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则蜡烛相对于其像的速度为1m/s

琴弦的

材料 琴弦的

长度/cm 琴弦的横截

面积/mm 2

A 钢 20 0.3

B 钢 20 0.7

C 尼龙丝 30 0.5

D 铜 40 0.5

E 尼龙丝 40 0.5

(2)检查视力时,眼睛距视力表应为5m,由于室内两墙距离只有3m,小红找来一块平面镜解决了这个难题,把平面镜和视力表分别挂在相对的两面墙上.这时小红距平面镜的距离应为__________m.

(3)城市中高楼耸立,且在高楼大厦外墙多镶嵌着大幅平板玻璃,小勇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看到,路口右侧楼房上嵌有面对正西南方向的平板玻璃,如图15所示.他发现玻璃中一辆小车向西行驶到十字路口再向左转弯,则这辆小车在转弯后的行驶方向是___________.

(4)小丽在其表姐的新房中,发现靠在墙角的梳妆台上竖直安装有互相垂直的两块平面镜,镜前的化妆品在镜中成了很多像.如果在镜前只放着一瓶香水,那么,小丽将会看到_____________瓶香水.

32.小刚家有一焦距为50mm的照相机,他为了研究凸透镜规律做了如下实验:

(1)取下镜头,让阳光正对镜头,观察镜头对太阳光的作用,因镜头是一个__________,所以它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作用.

(2)用镜头当作放大镜使用,来观察地上的蚂蚁,镜头距蚂蚁的距离__________50mm时,能看到蚂蚁正立、放大的_________像.

(3)把镜头还原装回相机,小刚在拍一颗桃树的像时,桃树在底片上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

(4)拍完桃树的像后,小刚想拍一朵较大的桃花的像,则小刚应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桃花,并将镜头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底片,即把镜头__________(选填“伸出去”或“缩回来”).

(5)小刚想近距离拍摄一张桃花上小蜜蜂的照片时,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

六、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3.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就越强,通常把透镜集中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Φ=1/f.平常我们的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度乘以100的值.

(1)求焦距分别为0.25m和0.5m的透镜,其焦度分别为多少?

(2)+300度和-400度的眼镜片,它们的焦度是多少?焦距又是多少?

34.汽车沿一平直公路以20m/s的速度行驶,其正前方有一座山崖,当汽车经过某处时,驾驶员按响喇叭,2s后听到回声,求按喇叭时距山崖有多远?(V声=340m/s)

请采纳。

语文选择题100道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6分)

1.如图1所示的四位物理学家中,其名字被用作力的单位的是()

2.在图2所指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3.一个中学生的体重最接近()

A.5N B.50N C.500N D.5000N

4.下列说法中与力的作用效果无关的是()

A.力的单位 B.力的方向 C.力的大小 D.力的作用点

5.一盏灯用电线吊在天花板上,电灯受到电线的拉力作用的施力物体是()

A.地球B.电线C.电灯 D.天花板

6.茶杯放在桌面上时,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中相同的是()

A.作用点 B.大小 C.方向 D.都相同

7.下列事例中,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的是()

A.紧急刹车 B.骑自行车加速前进

C.做直线运动的足球,碰到球员后,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D.两手用力扳竹条,使其弯曲

8.运动员将足球从后场踢到前场,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其受力的情况是()

A.只受踢力B.只受重力C.受踢力和重力 D.不受力的作用

9.如图3所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10.磁铁在吸引铁片时()

A.铁片不吸引磁铁B.磁铁吸引铁片的力比铁片吸引磁铁的力要大一些

C.磁铁与铁片相互吸引,而且力大小相等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提水桶的力大于水桶对人的拉力,水桶才能被提起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物体不受力时就不能运动

D.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必定会同时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

12.小明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指针指在0.4N处,没有调节就测一物体的重力,且读数为2.5N,则物体重力的准确值应为() A、2.1N B、2.5N C、2.7N D、2.9N

二、填空题。

物理20道选择题

一、选择题

1.有关惯性大小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跟接触面间的摩擦力越小,其惯性就越大

B.物体所受的合力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C.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D.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解析:物体的惯性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和物体受力情况、速度大小无关,故A、B、D错误,C正确.

答案:C

2.

(2011•抚顺六校联考)如右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用手托住,让它们静止靠在墙边,然后释放,使它们同时沿竖直墙面下滑,已知mA>mB,则物体B()

A.只受一个重力

B.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

C.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各一个

D.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弹力两个

解析:物体A、B将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A、B之间无相互作用力,物体B与墙面有接触而无挤压,所以与墙面无弹力,当然也没有摩擦力,所以物体B只受重力,选A.

答案:A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 都处于失重状态

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 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D.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解析:由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概念可知,在加速度向下时处于失重状态.在加速度向上时处于超重状态,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4.

(2011•广州联考)用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悬挂一小球,小球和弹簧的 受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B.F2的反作用力是F3

C.F 3的施力物体是小球

D.F4的反作用力是F1

解析:F1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所以A错误;F3的施力物体是小球,C正确;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F2的反作用力是F3,B正确;F4的反作用力是弹簧对天花板的拉力,D错误.

答案:BC

5.如右

图所示,重10 N的物体以速度v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现给物体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其大小为20 N,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取g=10 m/s2)()

A.1 N,20 m/s2B.0,21 m/s2

C.1 N,21 m/s2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解析: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μFN=μmg=0.1×10 N=1 N,水平方向上的合外力为F+Ff=ma,则a=F+Ffm=20+11 m/s2=21 m/s2.

答案:C

6.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粗糙斜面上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现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作用在物体上,则施加恒力F后物体的加速度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解析:施加力F前,mgsin θ-μmgcos θ=ma①

施加力F后,(mg+F)sin θ-μ(mg+F)cos θ=ma′②

①②得aa′=mgmg+F<1,故a′>a.

答案:A

7.如下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A和B之间用轻弹簧相连,在拉力F作用下,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此瞬时A和B的加速度为a1和a2,则()

A.a1=a2=0

B.a1=a,a2=0

C.a1=m1m1+m2a,a2=m2m1+m2a

D.a1=a,a2=-m1m2a

解析:两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起以加速度a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弹簧的弹力F弹=m1a.在力F撤去的瞬间,弹簧的弹力来不及改变,大小仍为m1a,因此对A来讲,加速度此时仍为a;对B物体取向右为正方向,-m1a=m2a2,a2=-m1m2a,所以只有D项正确.

答案:D

8.

汶川大地震后,为解决灾区群众的生活问题,党和国家派出大量直升机空投救灾物资.有一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物资的箱子,如右图所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

B.箱子刚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

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

解析:因为下落速度不断增大,而阻力Ff∝v2,所以阻力逐渐增大,当Ff=mg时,物体开始匀速下落.以箱和物体为整体:(M+m)g-Ff=(M+m)a,Ff增大则加速度a减小.对物体:Mg-FN=ma,加速度减小,则支持力FN增大.所以物体后来受到的支持力比开始时要增大,但不可能“飘起来”.

答案:C

9.质量为1 kg,初速度v0=10 m/s的物体,受到一个与初速度v0方向相反,大小为3 N的外力F的作用,沿粗糙的水平面滑动,物体与地

以上就是物理选择题的全部内容,一、选择题 1.有关惯性大小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跟接触面间的摩擦力越小,其惯性就越大 B.物体所受的合力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C.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D.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解析:物体的惯性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和物体受力情况、速度大小无关,故A、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