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物理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模板

  • 物理
  • 2025-10-17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实验步骤:1. 准备器材:将小灯泡、干电池、导线和开关等器材准备好,并确保器材完好无损。2. 搭建电路: 使用导线将干电池的正极与开关的一端相连。 将开关的另一端与小灯泡的底座相连。 使用另一根导线将小灯泡的金属壳与干电池的负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3. 检查电路:在闭合开关前,那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初中物理简要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实验用品:一支新蜡烛、火柴、一支干净烧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

实验步骤与方法:1.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硬度;嗅其气味。

现象:蜡烛是白色、较软的圆柱状固体,无气味,由白色的棉线和石蜡组成。

2.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槽,观察其在水中的现象。

现象:石蜡漂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结论:石蜡是一种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的固体。

3.点燃蜡烛,观察其变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层温度的比较。

现象:石蜡受热时熔化、蜡烛燃烧时发光、冒黑烟、放热。

烛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最低。

结论:石蜡受热会熔化,燃烧时形成炭黑。

4.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片刻,取下烧杯,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观察其现象。

现象:干燥的烧杯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取下烧杯后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得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两种物质。

5.熄灭蜡烛,观察其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熔化的石蜡逐渐凝固,白色棉线烛心变黑,易碎。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模板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符号

质量 m千克kg

温度 t摄氏度℃m=pv

速度 v米/秒m/sv=s/t

密度 ρ 千克/米³ kg/m³ρ=m/v

力(重力) F牛顿(牛)NG=mg

压强 P帕斯卡(帕)Pa P=F/S

功 W焦耳(焦)JW=Fs

功率 P瓦特(瓦)wP=W/t

电流 I安培(安)AI=U/R

电压 U伏特(伏)VU=IR

电阻 R欧姆(欧)ΩR=U/I

电功 W焦耳(焦)JW=UIt

电功率 P瓦特(瓦)wP=W/t=UI

热量 Q焦耳(焦)JQ=cm(t-t0)

比热 c焦/(千克·摄氏度)J/(kg·℃)

………………………………………………………………………………

………………………………………………………………………………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

看样子上面是高中的,我发个初中的,但不多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V

(m/S) v=

S:路程

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 ×100%

功率P

(w) P=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 = + +……

欧姆定律 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作者:222.216.2.*2006-6-16 13:59 回复此发言

--------------------------------------------------------------------------------

2 初中物理公式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

λ:波长 ν:频率

二.知识点

1. 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b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c.水的密度:1.0×103kg/m3 d.水的比热容:4.2×103J/(kg•℃)

e.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f.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g.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2. 密度、比热容、热值它们是物质的特性,同一种物质这三个物理量的值一般不改变。

初三物理实验报告

△ 测定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的密度:

【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适当的测量工具(刻度尺,或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计等)测量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的密度。

【实验原理】ρ=m/V。

【实验材料和器材】规则固体块、天平、砝码、适当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实验方法(步骤)】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按天平使用规则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称量出规则固体块的质量m,记录于预先设计好的表格中;

3.可按照其几何模型的体积公式选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刻度尺)测出有关量,并根据体积公式计算出体积V,记录于表格中;

4.根据ρ=(m1-m2)/V,计算出规则固体块的密度;

5.为确保测量准确,可进行多次测量(一般不少于3次),取ρ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记录表格】

实验

次数规则固体块的质量 规则固体块的体积 规则固体块的密度

m(g)V(cm3) ρ(g/cm3)

1

2

3

平均值 / /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初中物理实验套包

(1)一般固体密度的测量

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②向量筒中注入适良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③用细线系住固体放入量筒的水中,使其全部浸入水中,记下水和固体的体积V2;④根据所测数据用ρ=m/v求出固体的密度。(若是规则物体则可直接测的体积)

(2)液体密度的测量步骤

①用烧杯装入一定量的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②把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漫漫地注入量筒中,记下倒入液体的体积V;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下液体的质量m2 ,求出倒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④根据所测数据用ρ=m/v求出液体的密度。

实验报告就按一般格式书写:

一、实验名称: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原理:

五、实验过程步骤:

六、数据处理、数据分析(表格、图象、计算)

七、结论。

八、误差讨论

9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http://ynyjq.vcmblog.com/archives/2007/468929.html 如果电路图的图片出不来,你就自己画个串联的电路图我给你!~~~~绝对好!~~~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的全部内容,初中物理实验报告范文1: 〔实验名称〕平面镜成像 〔实验日期〕2013年7月31日 〔实验目的〕验证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平面镜里成正立的虚像,像和物大小相等,它们的对应点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实验仪器和药品〕平板玻璃一块,两根相同的蜡烛,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