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3一5知识点总结?三、原子结构 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正电荷集中在原子中心很小的核内,核外电子绕核作匀速圆周运动。玻尔理论:电子在原子核外的轨道是不连续的,电子在这些可能的轨道上绕核作圆周运动,不向外辐射能量。只有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才会辐射或吸收能量。能级: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绕核运转的电子构成,那么,物理3一5知识点总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热辐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做热辐射。
2、黑体: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质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3、黑体辐射:黑体辐射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4、黑体辐射规律:一方面随着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5、光的散射:光在介质中与物质微粒相互作用,因而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6、X光的产生:电热丝被普通的电源加热放出电子,电子被高压电源的电场加速,打到阳极上,可激发金属的原子核内层电子到激发态,激发态不稳定,电子会自动跃迁到基态,此时发出X光。
7、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光在不同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具有统一性;光子数量少时,粒子性强,数量多时,波动性强;频率高粒子性强,波长大波动性强。
8、康普顿效应:在研究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有些散射波的波长比入射波的波长略大,康普顿认为这是因为光子不仅有能量,还有动量;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在高中物理选修3-4中,学生将学习到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的基础知识,以及光的性质和电磁波的特性。机械振动涉及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来回运动的现象,而机械波则是通过介质传播的振动。光作为电磁波的一种,其传播速度在不同介质中会发生变化。这部分内容不仅涉及理论知识,还涉及到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现象。
3-4章的后半部分,介绍了相对论的基本概念,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提出的一种物理理论,它描述了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的物理定律。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高速运动物体的行为至关重要,它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理解。
选修3-5则深入探讨了物理学的另一些核心概念。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它指出在一个没有外力作用的系统中,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一原理在解决碰撞问题时尤为重要。
波粒二象性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指出微观粒子如电子、光子等既可以表现为波动,也可以表现为粒子。这一理论颠覆了经典物理学中的粒子和波动的概念,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原子结构是选修3-5中的一个重要章节,它介绍了原子内部的电子层结构,以及这些结构如何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这部分内容不仅涉及理论知识,还涉及到实验技术,帮助学生了解原子的真实构造。
1、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胡克定律(F弹=kx)
2、伽利略:意大利的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时代的仪器、设备十分简陋,技术也比较落后,但伽利略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导出S正比于t2 并给以实验检验;推断并检验得出,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通过斜面实验,推断出物体如不受外力作用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后由牛顿归纳成惯性定律。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动力学的奠基人,他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发现,得出牛顿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
4、开普勒:丹麦天文学家;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的开普勒三定律,奠定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
5、卡文迪许:英国物理学家;巧妙的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6、布朗:英国植物学家;在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时,发现了“布朗运动”。
7、焦耳:英国物理学家;测定了热功当量J=4.2焦/卡,为能的转化守恒定律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的发热,得到了焦耳定律。
8、开尔文:英国科学家;创立了把-273℃作为零度的热力学温标。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梳理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5主要涉及动量守恒定律、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等内容。以下是该部分知识点的详细梳理和总结:
一、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即p=mv。动量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
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或外力作用可以忽略的情况下,一个封闭系统中物体动量的总和保持不变。即,系统初动量等于系统末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m?v? + m?v? = m?v?' + m?v?'(其中,m?和m?是系统中两个物体的质量,v?和v?是它们碰撞前的速度,v?'和v?'是它们碰撞后的速度)。
碰撞:分为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在弹性碰撞中,动能和动量都守恒;在非弹性碰撞中,只有动量守恒。
二、波粒二象性
光的波粒二象性:光既具有波动性(如干涉、衍射等现象),又具有粒子性(如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等)。
选修3-5知识点归纳
一、动量守恒定律
1、 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系统所受的总冲量为零(不受力、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或外力的作用远小于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即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
(碰撞、爆炸、反冲)
注意:内力的冲量对系统动量是否守恒没有影响,但可改变系统内物体的动量。
内力的冲量是系统内物体间动量传递的原因,而外力的冲量是改变系统总动量的原因。
2、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m1v1+m2v2=m1v1/+m2v2/ (规定正方向) △p1=—△p2/
3、某一方向动量守恒的条件:系统所受外力矢量和不为零,但在某一方向上的力为零,则系统在这个方向上的动量守恒。
必须注意区别总动量守恒与某一方向动量守恒。
4、碰撞
(1)完全非弹性碰撞:获得共同速度,动能损失最多动量守恒, ;
(2)弹性碰撞:动量守恒,碰撞前后动能相等;动量守恒, ;动能守恒, ;
特例1:A、B两物体发生弹性碰撞,设碰前A初速度为v0,B静止,则碰后速度 ,vB= .
特例2:对于一维弹性碰撞,若两个物体质量相等,则碰撞后两个物体互换速度(即碰后A的速度等于碰前B的速度,碰后B的速度等于碰前A的速度)
(3)一般碰撞:有完整的压缩阶段,只有部分恢复阶段,动量守恒,动能减小。
以上就是物理3一5知识点总结的全部内容,3、玻尔计算公式:rn =n2 r1 , En = E1/n2 (n=1,2,3)r1 =0.5310-10 m , E1 = -13.6eV ,分别代表第一条(即离核最近的)可能轨道的半径和电子在这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