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历史

甘肃的历史,甘肃历史变迁

  • 历史
  • 2025-10-14

甘肃的历史?民国时期:民国时期,甘肃地区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和战乱。但在此期间,甘肃地区也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历史人物和革命先驱,为甘肃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后,甘肃地区成为新中国的重要领土之一。甘肃省人民政府成立,开始对甘肃地区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那么,甘肃的历史?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甘肃的历史有多久

甘肃历史概述

自秦武公时期,随着中央集权的增强,秦国在现今甘肃东南地区开始设立县。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前,今天的甘肃省区域大致包括了北地郡和陇西郡。从西汉到前秦,这片土地一直是中国的领土。公元前106年的元封五年,甘肃区域经历了改置,设立了包括酒泉、武威、敦煌、张掖、金城、北地、安定、陇西、武都等在内的10个郡。

隋唐时期,甘肃依然属于中国领土,但后来成为了西夏的版图。公元1227年,部分区域并入蒙古大汗国,而1241年,吐蕃等部落(如今的西藏、青海、甘肃西部)也纳入了蒙古大汗国。蒙古大汗国随后改名为元朝,甘肃再次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元朝在此设立了甘肃行中书省,管辖范围包括现今的甘肃、内蒙古西部、青海北部和东部,以及外蒙古西南边和新疆东南部、宁夏等地。

“甘肃”这一名称源于11世纪,由甘州(今张掖)和肃州(今酒泉)两地的首字组合而成。由于在历史上,西夏曾在甘肃地区设有十二监军司,因此甘肃得名,元代时设置了甘肃省,简称“甘”。另外,由于该省大部分区域位于陇山(六盘山)以西,且唐代曾设过陇右道,故还有“甘”或“陇”的别称。

扩展资料

甘肃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地处黄河上游,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2°3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

甘肃历史变迁

甘肃的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

甘肃,这座位于中国西北部的省份,自古以来就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各类文化灿若星河,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人文始祖的传说

相传,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和黄帝都诞生在甘肃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伏羲,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帝之首,相传他在这里创造了八卦,开启了华夏文明的先河。女娲,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她炼石补天、造人化物的传说,在甘肃地区广为流传。而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他的传说和甘肃的历史紧密相连,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尽的文化底蕴。

二、丝绸之路的枢纽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丝绸之路,这条连接东西方文明的古老商路,从甘肃境内穿过,为甘肃带来了繁荣和开放。在丝绸之路上,甘肃的商人、使节、僧侣等频繁往来于东西方之间,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嘉峪关长城等历史遗迹,都是丝绸之路繁荣的见证。

三、兰州的悠久历史

兰州市,作为甘肃的省会,位于中国西北、中国大陆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

甘肃古代被称为什么

甘肃,简称“甘”或“陇”,省会兰州,是古丝绸之路黄金路段和“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历史悠久,文化多元。

地理与基本概况

甘肃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接陕西,南邻四川、青海,西连新疆,北靠宁夏、内蒙古,西北与蒙古国接壤。全省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地形狭长,东西长1600多公里,横跨三大高原,地貌多样,涵盖沙漠、戈壁等。

历史沿革

名称由来: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首字得名,元代正式设省,简称“甘”;因大部分区域在陇山以西,唐代曾设陇右道,又称“陇”。

历史地位:是华夏文明发祥地,有大地湾、马家窑等文化遗址,也是周秦部族崛起之地;汉武帝时设河西四郡,开通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交流核心通道;元代成为省级行政区,清代辖区变动大,1929年后逐步形成现有疆域。

文化与遗产

拥有敦煌莫高窟等世界文化遗产,融合中原与西域风格。张骞通西域等历史事件影响深远。这里55个民族聚居,有敦煌壁画等文化符号,被誉为“彩陶之乡”。

现代发展

当前聚焦“七地一屏一通道”战略,新能源、有色金属、文化旅游等产业突出,是“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枢纽,有“自然风貌大观园”之称。

甘肃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甘肃的历史源远流长,据记载,建省已有约700多年的时间,从春秋时期开始萌芽,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先秦时期,中国被划分为九个州,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属于雍州和凉州,故被称为“雍凉之地”。商代,泾河、渭河流域的周部落,即后来的周朝祖先,开始改善耕作技术,发展农业,这一时期甘肃境内出现了羌方、共、密等方国部落。西周时期,秦人的祖先在甘肃省东部定居,开始了农业与游牧经济的过渡。

秦朝时期,在公元前688年,秦国在征服的邽戎、冀戎地区设立了邽县和冀县,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两个县。北宋初期,西夏统治河西地区时,设立甘肃军司,这是“甘肃”这一名称首次出现。汉、唐时期,甘肃成为中西文化交流与贸易的重要通道,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唐朝僧人玄奘前往印度取经,都经过甘肃,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省内拥有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永靖炳灵寺石窟等重要文物古迹。甘肃彩陶以其历史悠久、丰富多彩著称。

位于甘南夏河县的拉卜楞寺是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位于平凉西郊的崆峒山是全国道教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武威出土的东汉铜奔马,吸引了国内外的关注。甘肃出土的汉简、魏晋壁画墓也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甘肃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处,地形复杂,海拔普遍在1000米以上。

甘肃的历史文化

甘肃地处中国西北,历史悠久,文化多元且资源丰富。

地理与行政区划:甘肃东接陕西,西连新疆,南邻川青,北靠宁蒙,西北与蒙古国接壤,地形狭长,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省会兰州,下辖14个市(州),含2个民族自治州,聚居55个民族,东乡族等为独有民族。

历史沿革:取甘州、肃州首字得名,元代设省,简称“陇”。它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新石器时代就有大地湾、马家窑等文化,周秦部族在此崛起。汉代时是丝绸之路黄金通道,唐代陇右道是中西交流核心,元代成为全国行省之一。清代辖境曾更广,1929年分设青海、宁夏后形成今版图。

文化与资源:文化遗产众多,有敦煌莫高窟、嘉峪关等。这里丝路、黄河、藏传佛教、伊斯兰等多元文化交融,拥有7处世界文化遗产。自然资源丰富,风能、太阳能可开发量居全国前列,镍、铜等矿产储量丰富,中药材、葡萄酒是特色物产。

现状与定位:作为“一带一路”核心节点,聚焦新能源、文旅、有色金属等产业,规划2030年新能源装机1.6亿千瓦。以敦煌丝路文化等景观闻名,2023年旅游人次突破3亿,是西北旅游枢纽。

以上就是甘肃的历史的全部内容,甘肃,简称“甘”或“陇”,省会兰州,是古丝绸之路黄金路段和“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地理与基本概况甘肃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接陕西,南邻四川、青海,西连新疆,北靠宁夏、内蒙古,西北与蒙古国接壤。全省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地形狭长,东西长1600多公里,横跨三大高原,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