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历史价格?2. 2009-2011年:历史性暴涨2009年:14.67美元 | 2010年:20.19美元 | 2011年:35.12美元 全球量化宽松政策引发抗通胀投资热潮,白银ETF持仓量三年增长320%,价格在2011年4月触及49.82美元盘中峰值。那么,白银历史价格?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白银的历史最高价接近50美元/盎司,出现在1980年和2011年两次极端行情中。
这两个价格高峰背后,隐藏着截然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市场逻辑。理解白银的"天价时刻",能帮我们看清贵金属与全球经济波动的深度关联。
1. 1980年亨特兄弟操纵事件
1980年1月,白银价格被投机资本推至49.45美元/盎司(经通胀调整相当于现在的180美元)。德克萨斯财团亨特兄弟通过疯狂囤积现货、操纵期货市场,使白银在12个月内暴涨8倍。这场资本游戏最终因交易所紧急修改交易规则而破灭,成为金融史上经典的操纵案例。
2. 2011年避险需求推动新高
全球经济危机余波中,白银在2011年4月再次触及48.7美元/盎司。这次上涨源于量化宽松政策引发的通胀担忧,配合工业需求增长,银价两年内翻了三倍。不过这个峰值持续时间较短,随着欧债危机恶化,资金迅速回流美元导致贵金属普跌。
白银价格波动既是经济晴雨表,也是人性贪婪的刻度尺。当前银价(约28-30美元)虽远低于历史峰值,但新能源产业对白银的旺盛需求,正在酝酿新的价值叙事逻辑。
白银近年的价格数据如下:
2025年7月部分日期价格
2025年7月16日:收盘价8.734元/克
2025年7月15日:收盘价8.754元/克
2025年7月14日:收盘价8.831元/克
2025年7月13日:收盘价8.876元/克
2025年7月12日:收盘价8.786元/克
2024年价格
2024年平均价格约为7.18元/克
2011年至2023年价格
2023年:5.262元/克
2022年:4.149元/克
2021年:5.214元/克
2020年:5.076元/克
2019年:3.957元/克
2018年:3.218元/克
2017年:3.819元/克
2016年:4.018元/克
2015年:3.174元/克
2014年:3.378元/克
2013年:4.744元/克
2012年:7.113元/克
2011年:存在两种说法,一种为6.389元/克,另一种为10.7元/克
2002年至2010年价格
2010年:4.415元/克
2009年:3.028元/克
2008年:3.277元/克
2007年:2.926元/克
2006年:2.524元/克
2005年:1.599元/克
2004年:1.0458元/克
2003年:1.066元/克
2002年:1.055元/克
如需获取更详细或更早的历史价格数据,建议访问专业金融数据平台或咨询金融行业专家。
历史上白银价格最高点出现在1980年,达到每盎司50.35美元(约合人民币8.5元/克)。2025年白银价格呈现显著波动,具体表现如下:
一、2025年关键时间节点价格年初至年中:2025年1月30日国际银价报30.8美元/盎司;6月2日COMEX白银期货涨至34.93美元/盎司;7月11日期货价格突破39美元/盎司,年内累计涨幅超过32%。
三季度高点:9月3日现货白银价格突破41美元/盎司;9月22日伦敦现货白银价格进一步攀升至42美元/盎司,创年内新高。
单日波动:以2025年9月30日为例,白银收盘价为10.58元/克,日内最高价达10.806元/克,最低价为10.485元/克,显示短期价格波动性。
二、价格波动特征期货与现货联动:COMEX白银期货价格(如7月突破39美元/盎司)与伦敦现货白银价格(如9月突破42美元/盎司)呈现同步上涨趋势,反映全球市场对白银需求的预期增强。
年内涨幅显著:2025年1月至9月,白银价格从30.8美元/盎司涨至42美元/盎司,涨幅超36%,主要受全球经济复苏预期、通胀压力及工业需求(如光伏、电子领域)推动。
白银的历史最高价出现在1980年,达到每盎司49.45美元(约合今日的180美元)。
20世纪以来的白银价格波动常与经济周期和资本炒作深度关联。这里分两个阶段拆解背景和逻辑:
1. 1980年“白银危机”
亨特兄弟通过囤积现货和操纵期货合约,一度控制全球白银流通量的1/3,导致价格在12个月内暴涨713%。这一时期的疯狂投机因纽约商品交易所修改交易规则而终结,随后银价腰斩式崩盘。
2. 2011年次高峰
全球金融危机后的量化宽松政策推高大宗商品价格,白银突破48.7美元/盎司。与1980年不同的是,此次上涨由真实工业需求(光伏、电子产业)和避险情绪共同驱动,但未形成持续性高位。
两次价格巅峰间隔30年,经济脆弱性和资本流动性过剩是核心推手。当前白银价格在30美元区间震荡,新能源产业的导电银浆需求和美联储政策仍是主要变量。白银历史上既是货币载体,也是工业原料的双重属性,使其波动幅度远超黄金。
白银历史最高名义价格是每盎司49.45美元(1980年1月),但实际最高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约160美元/盎司。
上世纪80年代“白银逼空战”让价格狂飙。名义价格巅峰出现在1980年1月,当时美国亨特兄弟试图垄断白银市场,引发交易所强制平仓。若以2024年美元购买力计算,这个价格折算后约等于160美元/盎司,比当前银价高出近6倍。
为什么两次计算差异大?
1. 通货膨胀稀释:近45年美元贬值约75%,当年1美元购买力≈现在3.88美元
2. 市场机制变化:现代白银期货合约的持仓限制等规则从根本上杜绝了类似亨特兄弟的垄断操作
3. 银本位终结:1971年美元脱钩黄金后,白银的货币属性弱化,工业用途占比升至55%以上
有趣的是,2011年白银也曾飙升至49.82美元/盎司,看似超过1980年数据,但这仅是未剔除通胀因素的名义数字。当年市场主要受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驱动,而非供需失衡。
以上就是白银历史价格的全部内容,2002年至2010年价格 2010年:4.415元/克 2009年:3.028元/克 2008年:3.277元/克 2007年:2.926元/克 2006年:2.524元/克 2005年:1.599元/克 2004年:1.0458元/克 2003年:1.066元/克 2002年:1.055元/克 如需获取更详细或更早的历史价格数据,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