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物理

物理化学公式总结,物理化学四个基本公式

  • 物理
  • 2025-10-03

物理化学公式总结?平衡常数公式:K = [P]^p[Q]^q / [R]^r[S]^s [P]、[Q]、[R]、[S]: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p、q、r、s: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七、化学动力学 反应速率公式:r = -d[A]/dt = k[A]^n r:反应速率。[A]:反应物A的浓度。k:反应速率常数。n:反应级数。那么,物理化学公式总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物理化学所有公式

电解质溶液相关的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如下

原电池与电解池

原电池

判断正负极:根据电子流向,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

判断阴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

电解池

判断正负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

判断阴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

法拉第定律

公式:Q=zFξ,其中Q为通过电解池的电量,z为转移电子数,F为法拉第常数,ξ为反应进度。

离子迁移数

正负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测定迁移数的方法:Hittorf法。

电导、电导率与电导池常数

电导G:G=1/R,其中R为电阻。

电导率k:k=1/ρ,其中ρ为电阻率。

电导池常数Kcell:Kcell=L/S=R/ρ=k*R,其中L为长度,S为截面积。

摩尔电导率

概念:1mol电解质的溶液置于单位距离电导池间的电导。

常考的物理化学公式有哪些

物理化学公式汇总如下: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能变化公式:ΔU = Q - W

ΔU:系统内能的变化。

Q:系统吸收的热量。

W:系统对外做的功。

焓变公式:ΔH = ΔU + Δ(pV)

ΔH:系统的焓变。

Δ(pV):系统体积与压力的乘积的变化。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

熵增原理:ΔS_总 ≥ 0

ΔS_总:系统与环境总熵的变化。

克劳修斯不等式:ΔS_sys ≤ Q/T_surr

ΔS_sys:系统的熵变。

Q:系统吸收的热量。

T_surr:环境的绝对温度。

吉布斯自由能公式:ΔG = ΔH - TΔS

ΔG:系统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ΔH:系统的焓变。

T:绝对温度。

ΔS:系统的熵变。

三、统计热力学

配分函数公式:Z = Σe^(-βE_i)

Z:配分函数。

β:1/(kT),k为玻尔兹曼常数,T为绝对温度。

E_i:系统可能状态的能量。

物理化学公式汇总

化学反应是物质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涉及多种元素的氧化还原、酸碱性和氧化性等性质。例如,氯气(Cl2)在多种反应中展现出显著的氧化性,包括与氢气(H2)生成氯化氢(HCl),与硫(S)生成硫氯化物(S+Cl2→S+2Cl2→SCl2→SCl4),与金属如铜(Cu)生成氯化铜(CuCl2)等。

氢气(H2)在特定条件下与氧(O2)反应生成水(2H2+O2→2H2O),而氧(O2)与钾(K)反应生成过氧化钾(K2O2)。硫(S)与氢气(H2)生成硫化氢(H2S),与铁(Fe)生成硫化亚铁(FeS)。氮气(N2)与氢气(H2)在特定条件下生成氨(NH3),与镁(Mg)生成氮化镁(Mg3N2)。

金属如钠(Na)在与氯气(Cl2)反应时生成氯化钠(NaCl),与水(H2O)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OH)和氢气(H2)。铁(Fe)与氯化铁(FeCl3)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Cl2)。

氢化物如氟化氢(HF)、氯化氢(HCl)、水(H2O)、硫化氢(H2S)、氨(NH3)等,它们在还原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浓硫酸与二氧化硅(SiO2)反应生成四氟化硅(SiF4)和水(2HF+SiO2→SiF4+2H2O)。

物理化学重点公式

物理化学中气体的PVT关系

气体的PVT关系,即压力(P)、体积(V)和温度(T)之间的关系,是物理化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以下是对这一关系的详细阐述:

一、基本定律

波义尔定律(Boyle's Law)

公式:PV = C(C为常数)

描述: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气体的压力与其体积成反比。

盖-吕萨克定律(Charles's Law)

公式:V/T = C(C为常数)

描述: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气体的体积与其绝对温度成正比。

推论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其中n为物质的量,R为摩尔气体常数。

阿伏伽德罗定律(Avogadro's Law)

公式:V/n = C(C为常数)

描述:在相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二、理想气体与实际气体

理想气体:在任何温度和压力下均符合理想气体模型,或服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气体。

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有偏差的气体,其行为受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物理化学期末公式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 ×100%

功率P (w) P=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阻R(Ω) = + +……

欧姆定律 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波速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3 p=m/V

以上就是物理化学公式总结的全部内容,M=m/n是物理化学中描述物质质量与物质的量之间关系的公式。其中,n代表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mol);m代表物质的质量,单位是克(g);M代表摩尔质量,单位也是克/摩尔(g/mol)。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它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原子质量或分子质量。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