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推导大全?高一物理位移7个公式推导,如下 速度位移公式推导为:由a=(vt-vo)/t得,vt=vo+at,因为vO=0所以vt=at。推导过程 设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经时间t速度由VO(初速度)大到vt(未速度)匀加加速平均速度公式V平均=(Vt+VO)/2、位移公式S=V平均*t=(Vt+VO)t/2。那么,高中物理公式推导大全?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高中物理必修二主要涉及的公式包括力学和电磁学两部分,以下是所有公式的整理:
力学部分:
动能定理:
公式:$W = Delta E_k$,其中$W$是合外力做的功,$Delta E_k$是动能的变化量。
机械能守恒定律:
公式:$E = E_p + E_k$,其中$E$是系统机械能总量,$E_p$是势能,$E_k$是动能。在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
动量定理:
公式:$Ft = Delta p$,其中$F$是合外力,$t$是时间,$Delta p$是动量的变化量。
动量守恒定律:
公式:$p{初} = p{末}$,在没有外力作用或外力作用远小于内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
万有引力定律:
公式:$F = Gfrac{Mm}{r^2}$,其中$F$是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G$是万有引力常数,$M$和$m$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是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位移公式推导:
设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经时间t速度由vo(初速度)增加到vt(末速度),
匀加加速平均速度:v平均=(vt+vo)/2(1)
位移:s=v平均*t=(vt+vo)t/2(2)
加速度公式:a=(vt-v0)/t 得:vt=vo+at(3)
(3)代入(2)得位移公式:
s=(vt+vo)t/2
=(vo+at+vo)t/2
=vot+1/2at²
推论公式的推导:
由加速度公式:a=(vt-v0)/t 得: t=(vt-vo)/a(4)
(4)式 代入(2)式可得推论(速度和位移的关系):
s=(vt+vo)t/2=(vt+vo)(vt-vo)/2a
整理得:vt²-vo²=2as
你好,我们来说说向心加速度的公式的几种推导方法:
方法一:(课本上的方法)利用加速度的定义推导(又称矢量合成法):
如上图所示:设小球在很短的时间t内从A运动到B,在时间t内速度变化为△v,
因为△OAB∽△BDC(可自己证一下),所以有:△v/v=AB/R
当t→0时,AB=弧AB
所以:v=弧AB/t,a=△v/t
所以a=v²/R
补充:在矢量合成法中应用三角函数推导:
如上图所示,物体自半径为r的圆周a匀速率运动至b,所经时间为△t,若物体在a、b点的速率为va=vb=v,则其速度的增量△v=vb-va=vb+(-va),由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出其矢量图如图1。由余弦定理可得:(由于公式难于表述,用图片替代)
可见当θ→0时,α=90°,即△v的方向和vb垂直,由于vb方向为圆周切线方向,故△v的方向指向圆心.因△v的方向即为加速度的方向,可见匀速圆周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圆心,
方法二: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推导(简称运动合成法)
由于惯性, 小球有离开圆心沿切线运动的趋势, 而细线的拉力却拉着小球向圆心运动。这样小球运动可分解成沿切线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沿半径方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设在很短的时间t内, 小球沿圆周从A到B,可分解为沿切线AC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沿AD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公式推导大全的全部内容,推导:aT1:aT2:aT3::aTn 前1秒内、前2秒内、……、前n内的位移之比 s1:s2:s3:……sn=1:4:9……:n2。推导:1/2a(T1)2:1/2a(T2)2:1/2a(T3)2::1/2a(Tn)2 第t时间内、第2t时间内、……、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