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三年级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第二单元第4课古诗三首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晩,霜叶红于二月花。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那么,三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妆成:装饰,打扮
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2
胜日:风光美好的日子。
寻芳:游赏美景。
泗水:河名,流经山东曲阜一带。
滨:水边。
等闲:轻易,随便。
总是:都是。
古诗今译
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轻易便能识得东风的妖面,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
3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咏柳
贺知章《咏柳⑴ 》
唐·贺知章
碧玉⑵妆成⑶ 一树⑷ 高,万条垂下绿丝绦⑸ 。
不知细叶谁裁⑹出,二月⑺ 春风似⑻ 剪刀。
注释
⑴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⑶ 妆成:装饰,打扮。
⑷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⑺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⑻ 似:好像,如同,似乎
古诗今译
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
北师大版语文小学三年级必背古诗
28、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29、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30、赠花卿(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31、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2、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3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34、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5、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36、元旦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三年级下册
37、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8、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关山月:古乐府诗题,多抒离别哀伤之情。天山:指祁连山,位于今青海、甘肃两省交界。
以上就是三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的全部内容,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林暗草惊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