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蝴蝶飞翔的速度是5米/秒,要飞到距出发点0.6千米的花园,它要花多少时间?答案:t=s/v=600/5=120秒。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甲车速度为10千米/小时,乙车的速度是30千米/小时,乙车发现到追上甲车行驶了15千米,求乙车发现甲车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答案:设相距X,t=15/10=1.5秒,那么,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54千米/时的速度通过一个长700米的山东需要多少时间?答案:54千米/时=15米/秒,t=s/v=(200+700)/15=60秒。
蝴蝶飞翔的速度是5米/秒,要飞到距出发点0.6千米的花园,它要花多少时间?答案:t=s/v=600/5=120秒。
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甲车速度为10千米/小时,乙车的速度是30千米/小时,乙车发现到追上甲车行驶了15千米,求乙车发现甲车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答案:设相距X,t=15/10=1.5秒,30*1.5=10*1.5+X。
甲乙两抵相距7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向乙地开出,速度是15米/秒,一辆自行车同时从乙地出发驶向甲地,他们在离甲地54千米处相遇。求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答案:15米/秒=54千米/小时,t=54/54=1小时,v=s/t=(70-54)/1=16米/秒。
一艘巡洋舰用70千米/小时的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0千米的一艘战斗舰,巡洋舰追了210千米,恰好赶上战斗舰,求战斗舰的速度。答案:t=s/v=210/70=3小时,设速度为V,210=3*V+10。
用一只玻璃杯、水和天平测定石子密度,实验记录如下:杯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m1=200g,放入石子后,杯子、水、石子总质量m2=215g,取出石子后,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m3=190g,求石子密度。
1.一艘快艇以90km/h的速度去追赶离它120km远处的军舰,快艇实际航行了270km才追上军舰,军舰的速度多大?
2.一座铁路桥,正桥长780m,桥全长2325m.一辆全长120m的列车通过正桥的时间正好是lmin,该火车全部通过桥的时间是多少?
3.A、B两列火车沿平行的两条直轨运动,A车速54km/h,A车长120m;B车速72km/h,当两辆车相向而行时会车时间为10s.
(1)当两辆车同向行驶时,B车超A车的时间是多少?
(2)B车长又为多少?
4.甲以16km/h速度出发2h后,乙从甲出发处以8m/s速度去追赶甲,则乙经多少时间追上甲,此时乙走过多少路程?
5,.以知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350M/S,一条船的声纳发出声波,经过4秒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求海的深度??
6、一艘巡洋舰用70千米/小时的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0千米的一艘战斗舰,巡洋舰追了210千米,恰好赶上战斗舰,求战斗舰的速度.
7. 步行人的速度为5km/h,骑车人的速度为15km/h,若步行的人先出发30min,则骑车人需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步行的人?这时距离出发点多远?
8. 两辆汽车从距离15km的地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以36km/h的速度行驶9km与乙车相遇,求乙车的速度?
9. 在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山崖,汽车以43.2km/h的速度行驶,汽车鸣笛后2s钟司机听到回声,问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多远?
10. 某人用铁锤在铁轨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个人在铁轨的另一端听到两下敲击声。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朝山崖匀速行驶,当它距离山崖s1时鸣笛,随后继续前行直到距离鸣笛处s2时,司机刚好听到鸣笛声的回声。已知s1:s2的比例为12:1,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要求计算汽车的速度。解题过程如下:
首先,s1=12s2。声音传播的距离为2s1-s2,即23s2。声音传播所需时间为23s2/340。汽车速度为s2/(23s2/340)=340/23≈14.78m/s。因此,汽车行驶的速度为14.78m/s。
一队伍长50m,以5m/s的速度通过一座100m长的桥,从第一人上桥到最后一人离开桥需要多长时间?解题过程如下:
总路程为队伍长度与桥长之和,即150m。所需时间为150m/5m/s=30s。因此,从第一人上桥到最后一人离开桥用了30s的时间。
甲乙两地相距162km,汽车以10m/s的速度行驶了72km后,以45km/h的速度行驶到乙地。求全程的平均速度。解题过程如下:
首先,将速度单位统一为km/h,10m/s=36km/h。全程时间t=162/(72/36+81/45)=4.5h。因此,全程的平均速度v=162/4.5=36km/h。
已知:s=170km,T797次列车从西安出发时间是18:00,到达宝鸡车站时间是19:40,虢镇站到宝鸡车站距离是20km。
求:经过虢镇大约是几时几分。
解:v=s/t=170/100=1.7km/mins,1/v=20/1.7=11.8分钟,19:40-11.8分钟=19:28。
答:经过虢镇大约是19时28分。
已知:S总=100+80=180m,T总=30+20=50s。
求:小明在整段路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V=S/T=180/50=3.6m/s。
答:小明在整段路上的平均速度是3.6m/s。
已知:物体沿直线运动前半段路程用时4s,平均速度为30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0m/s。
求:物体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解:总路程S=30*4*2=240m,t2=120/20=6s,总时间T=4+6=10s,所以V=240/10=24m/s。
答:物体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4m/s。
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12倍距离处鸣笛,汽车继续向前行驶,当汽车离鸣笛处为1倍距离时,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汽车行驶的速度的大小。在整个过程中,汽车一直在作匀速行驶;回声由山崖反射鸣笛声所形成。
解:因为s1:s2=12:1,所以S1=12S2。声音传播的距离:声=2S1-S2=2*12S2-S2=23S2,所用的时间:t=S声/v声=23S2/340。因此车速:V车=S车/t= S2/(23S2/340)=340/23=14.78m/s。
一支队伍长50m,以5m每秒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00m的桥,从第一人上桥到最后一人离开桥用了多少时间?已知:v=5m/s,S队=50m,S桥=100m。
解:t=S/v=(S+S)/v=(50m+100m)/5m/s=30s。
甲、乙两地相距162km,汽车以10m/s的速度从甲地出发,行驶了72千米后,接着以45km/s的速度行驶到乙地,求汽车从甲到乙的平均速度。已知:S=162km,S1=72km,v2=45km/h。
解:10m/s=36km/h,v=S/t=162/[72/36+(162-72)/45]=162/4=40.5(km/h)。
以上就是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的全部内容,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朝山崖匀速行驶,当它距离山崖s1时鸣笛,随后继续前行直到距离鸣笛处s2时,司机刚好听到鸣笛声的回声。已知s1:s2的比例为12:1,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要求计算汽车的速度。解题过程如下:首先,s1=12s2。声音传播的距离为2s1-s2,即23s2。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