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那么,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分别是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下为你具体介绍: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而清朝政府懦弱无能,为维护统治任由列强宰割,致使民怨沸腾,社会矛盾激化。与此同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迅猛传播,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
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主张改革未被重视,后决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同年到檀香山组建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1895年,孙中山策划广州武装起义失败后流亡海外,继续反清革命活动。
1905年,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表“三民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1911年10月10日晚,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革命党人打响起义第一枪,掀起辛亥革命高潮,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
政治方面: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政府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思想方面: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国际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一些接触社会主义思潮、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到工人中宣传和组织,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战后中国处于国民党全面统治下,国民党发动内战,国共合作破裂,中国共产党开始新的革命道路。
以毛泽东同志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事进攻。
1949年9月21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标志着中国新型党政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举行,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民族独立:标志着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开始以崭新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的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
社会转型: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国际影响:中国从此走上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壮大了社会主义和平民主的力量,鼓舞了世界其他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1966 - 1976
以上就是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的全部内容,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