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七年级下册历史书课本,七年级人教版历史电子课本

  • 历史
  • 2023-04-20
目录
  • 七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电子书
  • 七年级下册生物书
  •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
  • 七年级历史
  • 电子版历史书七年级

  • 七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电子书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结构

    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

    隋朝建立

    建立者:_________

    南北重

    都城:__________

    新统一

    南北统一:______年,隋灭______(国家),南北重新统一。

    隋的统

    隋朝的繁荣:_______(皇帝)时,出现“___________”盛世局面。

    一与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

    大运河

    大运河

    时间:_________年开始

    的开通

    皇帝:__________

    概况:大运河以_______为中心,北至_______,南到_______,全长_______千米。

    作用:

    时间:_________

    唐朝建立

    建立者:_________

    都城:__________

    唐太宗

    治国经验:帝王要________,大臣要________,政府要_______。

    与贞观

    贞观之治

    任用贤臣: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治

    政治: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690年称帝,改国号

    女皇帝

    肯定她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史称她的统治为“

    ”。

    武则天

    任用贤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业:出现了新的农业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手工业

    越州的青瓷“________”,邢州的白稿好茄瓷“__________”。

    (陶瓷业)

    唐三彩:以____、____、____(颜色)为主。

    唐玄宗

    表现

    与开元

    大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盛世

    商业

    从事商业活动的场所:在城市的叫“___”,在乡村的叫

    “___”或“____”。

    __________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城市。

    转折点:____________使唐由盛转衰。.

    背景:魏晋南北朝时,官员选拔主要看_________。

    创立

    出现:______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科举制

    唐太宗:使之成为________制度。.

    的创立

    完善

    武则天:开创了________和_________。

    唐玄宗:_______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结果:科举制度在我国实行了________多年。

    结果:科举制度在我国实行袜蚂了________多年。

    开明的

    皇帝:______,被尊称为“__________”。

    民族政策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明

    发生在_________(皇帝)时期

    的民族

    与吐蕃键察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和亲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策

    的关系

    金城公主入藏:尺带珠丹上表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的关系“

    ”了。

    _______(皇帝)时,玄奘从______出发,,前往_______寻找佛教真谛,他

    玄奘西行

    在__________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________年,回到长安。

    开放的

    对外关系

    遣唐使与

    早在________朝代,中日就有交往。

    鉴真东渡

    ________(皇帝)时,鉴真_____次东渡日本.。

    中外交往:唐朝时与中国交往的国家多达______个。

    时间:____________

    辽宋

    澶渊之盟

    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金

    影响

    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宋灭亡:______年,金军攻破东京,北宋灭亡,史称“___________”。

    和战

    岳飞抗金:岳飞在

    大败金军主力,收复了大片失地。_______和权臣______向金求和,以“_______”杀害了岳飞。

    时间:_________

    宋金议和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下册生物书

    我们学习苏教版七年盯御昌级历史课本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使用。我整理了关于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书课本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书课本知识1-8课

    第一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隋朝 建立者:杨坚(隋文帝) 建立时间:581年 年号:开皇

    统一:589年 意义:是继秦汉之后,又一次统一。

    隋朝实现统一的条件:客观上: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②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③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主观上:①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

    ②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大运河 开凿原因:为大大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

    开凿时间:隋炀帝时期

    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抵诼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开凿大运河的影响(意义、作用):

    ①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

    ②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③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

    ④此后,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第二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隋朝灭亡的原因:统治者推行暴政,导致农民起义,最后被推翻。

    唐朝 建立者:李渊(唐高祖) 建立时间:618年 都城:长安

    李世民(唐太宗):上台时间:626年,627年改年号“贞观”。

    魏征:著名谏臣,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贞观新政 主要内容:①在赋役制度方面,唐朝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使人身关系束缚逐渐松弛;②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③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拆仔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唐太宗统治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

    第三课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武则天:原为唐高宗的妃子,兼通文史,多谋善断,受到高宗的宠爱和倚重。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的统治 史称“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①统治前期,重用酷吏,借此打破大族控制大局、垄断高官的局面;②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以此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③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武则天还创立了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④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

    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姚崇 :被誉为开元初年的“救时之相”。

    唐朝的经济高度繁荣表现:

    ① 在农业生产方面,曲辕犁和筒车灌溉技术的发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产量;②唐手工业在产品种类、生产规模、工艺技术方面都超过了前代;③唐初控制的人口不足三百万户,唐玄宗时增至一千多万户;④唐朝最盛时,疆域东至安东,西迄安西,北达蒙古高原,南抵南海。

    第四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能力,比进士科相对容易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杂文专考诗赋。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凯扒考察处理政事的能力。因此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科举制度的作用:①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②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③19世纪英国的文官制度,就是仿照科举制度的。

    衣食住行时尚:①饮茶习俗在唐代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还好吃面食;②唐人喜好穿胡服、戴胡帽、登胡靴;③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使居住条件大大改善;④唐代,骑马出行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

    原因:①盛唐时期国运鼎盛,政局安定;②科举选官等一系列制度革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活力。

    表现:体现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宏放、汇纳百川与充满时代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第五课 “和同为一家”

    天可汗:西北少数民族对唐太宗的尊称。

    唐朝的民族政策:平等开明的民族政策 具体做法:在东突厥当地设立都督府,任用突厥贵族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的习惯与生活方式;与吐蕃和亲等。

    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①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催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②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第六课 开放与交流(对外政策)

    谴唐使: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鉴真:唐朝高僧。唐玄宗时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六次东渡,五次失败,最后双目失明,贡献: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玄奘:唐朝高僧。唐太宗时期,为求取佛经精义,前往佛教圣地天竺,历尽九死一生。 贡献:促进了中国与天竺的经济文化交流。

    长安:唐朝都城 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

    第七课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

    雕版印刷:唐朝初年发明,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金刚经》。

    火药:孙思邈书中记载,在唐初发明,开始运用于军事上是在唐朝末年。

    赵州桥 :(地位)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设计者是隋朝著名工匠李春。

    第八课 璀璨的文学艺术

    唐诗 李白,人称“诗仙”,创作风格是豪迈奔放,想象力丰富。

    杜甫,人称诗圣,诗被人称为“诗史”。创作风格是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动人。

    唐诗兴盛的原因:①唐代确立了科举取士制度,实行比较开放的文化政策;②唐朝帝王大都喜爱或能创作诗歌,进士考试也以诗歌为重要内容。

    乐舞 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和唐玄宗的《霓裳羽衣舞》

    敦煌莫高窟 以佛教故事为主,是中国古代艺术成就最高的石窟艺术。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书课本知识10-16课

    第十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辽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辽太祖)建立民族:契丹族 建立时间:916年 都城:上京 北宋 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 建立时间:960年 都城:汴京

    西夏 建立者:元昊 建立民族:党项族 建立时间:1038年 都城:兴庆

    澶渊之盟:北宋与辽实力均衡的产物,每年送岁弊,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消极影响); 南北贯通,互市不绝,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积极影响)。

    榷场:我国古代由国家为征税而设立的边境贸易场所。

    杨家将:北宋抗击辽的代表

    第十一课 宋金南北对峙

    金 建立民族:女真 建立者:完颜阿骨打(金太祖) 建立时间:1115年 都城:会宁 先后灭掉辽,北宋

    南宋:建立者:赵构(宋高宗) 建立时间:1127年 都城:临安

    靖康之变 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宣告北宋的灭亡。

    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

    岳飞:南宋著名抗金将领,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

    郾城大捷 1140年,岳飞取得的一场对金军的大胜。

    岳飞抗金的意义:有效地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宋金南北对峙 1141年,宋金订立和议,由此形成双方的南北对峙局面。

    金朝变革女真习俗 目的:加强统治

    措施:①仿照南宋改革官制,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行政机构;②将女真人大规模南迁至中原地区,积极恢复发展农业,推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③鼓励女真族和汉族通婚,在生活习俗方面进一步向汉族靠拢。

    第十二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 趋势:魏晋南北朝以来 完成:南宋 原因: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经济发展的表现:

    ① 农业:占城稻,原产于越南,北宋时期引进,得到迅速推广,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② 手工业:煤,称石炭,开采量世界第一(北宋);铁、铜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陶瓷成为畅销世界市场的产品;著名的制陶点有五窑,景德镇。

    ③ 商业:高度繁荣,为适应商业的发展,在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④ 海外贸易:得到政府的鼓励,发展兴盛,有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机构(广州、杭州)

    泉州在南宋时期,成为全国第一大港。

    第十三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士农工商 士:主要指当时的读书人,地位最高,相当部分官员来自这一阶层。

    农:大部分农民是拥有少量田产的自耕农和半自耕农,另一部分是租种他人土地的佃户。人身依附关系较为松弛。 工:身份相对自由。 商:行商(卖眼药图)和坐商,他们的经济活动对城乡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自身的社会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乡村生活 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有元旦、寒食、冬至。

    城市风貌 瓦舍:宋代城市固定的娱乐场所。 蹴鞠:类似现代的足球运动。

    第十四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

    铁木真:又称“成吉思汗”,蒙古族的杰出首领;主要贡献有建立蒙古族政权,实行军政合一的国家体制,创制了蒙古族通行的文字。

    元朝 建立民族:蒙古 建立者:忽必烈(元世祖) 建立时间:1271年,实现全国统一的时间:1276年

    忽必烈改制 原因:巩固统治 具体内容:①政治方面,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②经济方面,推行重农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 影响:忽必烈的改革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人分四等:蒙古贵族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把各族人分为四等,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元朝的民族政策有悖于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历史发展趋势)

    回族:是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国人通婚的产物,信仰伊斯兰教,产生于元朝。

    第十五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

    活字印刷 发明时间:北宋 发明者:毕升 地位: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意义: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指南针 最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叫司南;北宋时期,加以改进变成指南针;意义:一经发明很快应用到航海上。南宋时期,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 唐朝就已经发明;宋代时期,得到改进后,广泛应用于军事战争。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巨大震动。

    绵纺织技术革新 革新者:黄道婆 革新时间:元朝 重要发明:纺车,能同时纺出三根纱。意义:松江地区逐渐上升为江南绵纺织业中心;棉布取代丝麻成为广大民众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

    第十六课 繁荣的宋元文化

    《资治通鉴》 成书时间:北宋 作者:司马光 体例:编年体通史 地位: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具体内容: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家分晋至五代末共1362年的历史。

    意义: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宋词 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出现于宋代。

    代表人物:苏轼 北宋豪放派词人,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李清照 两宋之交著名婉约派词人,代表作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声声慢?寻寻觅觅》

    辛弃疾 南宋豪放派词人,又是著名抗金将领,有《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元杂剧 著名作家有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关汉卿生活于元代,1958年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东西方各国普遍举行了纪念他戏剧创作700周年的活动。

    >>>下一页更多精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书课本知识”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

    1.七年级下册历史12课,13课,14课的知识点有哪些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1、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建立蒙古国,蒙古贵族尊称他为成吉思汗。

    2、蒙古建立后,先后灭掉了西夏和金,1271年,忽必烈继承汗位,定国号为元,定都于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后于1276年,灭掉了南宋。

    3、当时最著名的抗元英雄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话表现出文天祥被俘之后,不畏 *** ,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

    4、行型薯薯省制度:(1)目的: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

    (2)内容:①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

    ②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

    ③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台湾(当时称琉球);

    ④设立“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务。 *** 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域。

    (3)作用:①是秦朝郡县制的重大发展;

    ②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③为后来明清所沿用。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5、宋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元朝民族融合发展主要表现在:(1)汉族人民开发边疆;(2)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3)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的融合;(4) *** 开始形成。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1、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2、北宋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该技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欧洲国家有活字印刷术比我国晚约四百年。

    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后来由 *** 人传入欧洲。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开始应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战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 *** 和欧洲。

    印刷术、指南针、手蠢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英国思想家·培根(培根所说的“这三种机械发明”卜者指的是中国发明的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1、北宋史学家 司马光 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 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 战国 到 五代的历史,该书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2、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唐朝时已出现,最初在民间流行。 词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其中三位杰出的词人是 苏轼、辛弃疾和李清照 。

    苏轼(北宋),词风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

    李清照(两宋之交),词风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

    辛弃疾(南宋),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看。”——辛弃疾

    3、元曲 由杂剧和散曲组成。代表人物是 关汉卿 ,代表作是 《窦娥冤》 。

    4、《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北宋大画家 张择端 的代表作,该画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2.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 1~13课

    隋唐时代特征:繁荣与开放 一、隋的统一与大运河(P2—7) 1.隋的统一 1)隋的建立:581年,外戚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大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开皇之治)。

    2)隋的统一:589年,隋灭陈,实现统一。这是继秦汉以来的又一次统一。

    【思考】隋完成统一的原因: 客观上:①北方民族融合,南方经济发展。②长期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③南方陈朝腐败,不得人心。 主观上:①隋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

    ②隋准备充分,战略方针恰当。 3)隋朝灭亡的原因:隋的暴政。

    短暂而亡,与秦相似,都被农民起义推翻。 4)隋统一的历史作用: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隋大运河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的统治。 2.时间:隋炀帝统治期间。

    3.概况:关注P5图 Δ全长:2000多千米——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Δ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诼郡(今北京 ),南至余杭(今杭州)。

    Δ四段:从北往南“永、通、邗、江”四段。 Δ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4.作用:成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促进了运河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发挥着促进南北交流的作用。 5.评价隋大运河: 1)利: ①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②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2)弊:开凿大运河加重了劳动人民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二、唐太宗与贞观之治(P8—11)1.唐的建立 ①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②626年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年号为贞观。

    2.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3.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1)李世民经历过隋末农民大起义,注意吸收隋亡教训。

    2)能正确认识君民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3)虚心纳谏和选贤用能。

    魏征前后上谏二百多次,被唐太宗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房(玄龄)谋杜(如晦)断。 4)注重改革。

    4.“贞观新政”主要内容 1)经济:改革赋役制度。(减少百姓服役天数,纳物代役,人身束缚松弛) 2)政治:沿袭完善 “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尚书——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3)法律:《唐律疏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律。 4)教育:完善科举制。

    5)民族关系: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三、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P13—18)1.女皇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改国号为“周”。

    1)统治措施:①重用酷吏。②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

    ③发展科举(殿试与武举) 2)评价: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史称“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2.开元盛世——唐玄宗 1)“开元”是唐玄宗前期年号。

    2)治国措施:重用贤能;整顿吏治;改革军事、财政、漕运制度。 3)评价:唐玄宗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唐朝达到全盛,被誉为“开元盛世”。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实。”

    反映了唐玄宗时期繁盛的景象。3.社会经济繁荣 1)农业方面:出现了新式的生产:曲辕犁-耕田、筒车-灌溉。

    粮食产量增加。 2)手工业技术进步。

    瓷器(邢窑——白瓷;越窑——青瓷);蜀锦;铸铁等。 3)人口增加,疆域广大:东→安东;西→安西;北→蒙古高原;南→南海。

    四、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P20—24) 1.科举制 1)含义: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2)诞生及完善:诞生于隋炀帝;完善于唐朝。

    3)主要科目:进士与明经。 4)作用:①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统治基础;②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能选拔到人才;③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④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5)科举制度实质是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2.衣食住行时尚 饮茶、骑马。

    3.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 胡汉交融、中西贯通。五、“和同为一家” (P26—29)1.唐朝时民族关系的特点:和同为一家。

    2.天可汗 是西北少数民族对唐太宗的尊称。►唐太宗获得少数民族拥戴的原因: 唐太宗实行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任用少数民族的人做官,宽厚仁慈,所以他赢得了少数民族的尊敬。

    3.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唐太宗时期 1)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2)作用: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友好交往。

    4.唐中宗时期,金城公主入藏,“和同为一家”。六、开放与交流(P32—36) 1.遣唐使 1)遣唐使是日本派遣来学习中国先进文化的使者团体。

    ①来的目的: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和政治制度。 ②影响: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生活习惯带回日本,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日本仿照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了改革——“大化改新”。2.鉴真东渡 ①时间:唐玄宗时期 ②目的:到日本宏扬佛法。

    ③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 ④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

    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有关13课历史问题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总第12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

    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巨大,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学习难点: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学生阅读72-74页“导入框”、课文、插图和“动脑筋”内容,自学并回答以下问题:1、宋元时期闻名世界的重大科技成就是哪三项?其发明的时间、应用及外传的情况?(可组内讨论)2、沈括、郭守敬生活在什么朝代?他们的科技成就主要有哪些?他们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3、试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组内讨论完成)(二)合作探究:1、我的问题:……2、我们的问题:……3、老师的问题:1、对比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不同,你认为有哪些变化?2、结合课文“南宋突火枪”、“元代火炮”和导入框“火箭”插图,“动脑筋”:它们和今天的火箭发射原理是否相同?3、教师对自主学习中的第三个问题加以引导,并通过师生的合作规范完成对此题的作答。(三)拓展延伸:通过本课的学习,谈谈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四)总结:宋元的科技成就:1、活字印刷术2、指南针 (发明、应用、外传)3、火药(五)巩固训练:1、欧洲到15世纪才有活字版,比毕升的发明晚( )A、300年 B、400年 C、800年 D、1000年2、我国制成最早的指南仪器是在( )A、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唐朝时期 D、北宋时期3、推测一下谁最有可能使用突火枪( )A、蒙恬 B、孙武 C、卫青 D、岳飞4、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其标志性的成就是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韩非子﹒有度》记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指东西方向)。”材料二 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应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打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材料四 鲁迅先生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人用罗盘针航海,中国人用它来看风水。”读后请回答:(1)我国古代所奉献于人类的四大发明是 、、、。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司南和指南针所发挥的作用。(3)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材料中提到的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在宋元时期的发展状况怎样?(4)材料四中鲁迅先生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4.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有关13课历史问题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总第12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

    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巨大,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学习难点: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72-74页“导入框”、课文、插图和“动脑筋”内容,自学并回答以下问题:

    1、宋元时期闻名世界的重大科技成就是哪三项?其发明的时间、应用及外传的情况?(可组内讨论)

    2、沈括、郭守敬生活在什么朝代?他们的科技成就主要有哪些?他们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试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组内讨论完成)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1、对比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不同,你认为有哪些变化?

    2、结合课文“南宋突火枪”、“元代火炮”和导入框“火箭”插图,“动脑筋”:它们和今天的火箭发射原理是否相同?

    3、教师对自主学习中的第三个问题加以引导,并通过师生的合作规范完成对此题的作答。

    (三)拓展延伸:

    通过本课的学习,谈谈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四)总结:

    宋元的科技成就:1、活字印刷术

    2、指南针 (发明、应用、外传)

    3、火药

    (五)巩固训练:

    1、欧洲到15世纪才有活字版,比毕升的发明晚( )

    A、300年 B、400年 C、800年 D、1000年

    2、我国制成最早的指南仪器是在( )

    A、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唐朝时期 D、北宋时期

    3、推测一下谁最有可能使用突火枪( )

    A、蒙恬 B、孙武 C、卫青 D、岳飞

    4、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其标志性的成就是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韩非子﹒有度》记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指东西方向)。”

    材料二 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应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打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材料四 鲁迅先生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人用罗盘针航海,中国人用它来看风水。”

    读后请回答:

    (1)我国古代所奉献于人类的四大发明是 、、、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司南和指南针所发挥的作用。

    (3)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材料中提到的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在宋元时期的发展状况怎样?

    (4)材料四中鲁迅先生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5.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1~14课重要知识

    初一历史下册1---14课复习提纲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是隋唐时期。

    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都城长安。589年隋朝统一中国。

    隋朝与历史上的秦朝最相似。2、隋文帝统治出现:“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

    3、隋朝大运河开通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随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在位皇帝:隋炀帝。

    概况:北达涿郡,南至余杭,自北而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历史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第2课:“贞观政要”1、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都城长安。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2、贞观之治的原因(内容)是:⑴、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⑵、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⑶、戒奢从简 ⑷、合并州县,整顿吏治⑸、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 ⑹、大兴学校、发展科举3武则天:历史地位: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政绩:⑴、重视发展农业生产⑵、破格重用有才能的人⑶、使唐朝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第3课 开元盛世1、开元之治的内容(原因) ⑴、选贤任能⑵、重视地方吏治⑶、注意节俭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2、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筒车。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4、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1、背景 : ⑴原有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弊端严重⑵隋朝统一需要大量有真才实学的人才2、创立⑴隋文帝分科举人⑵隋炀帝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3、科举制的完善 ⑴朝代:唐朝 ⑵人物: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⑶过程:①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 进士科第一名称状元 ② 武则天:开殿试、设武举 ③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内容 4科举制的影响⑴、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 *** 任职。

    ⑵、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⑷⑸、在世界文明史上占重要地位。

    ⑹、科举制有进步作用但也隐含弊端。第5课 和同为一家1、唐朝时,东北居住着靺鞨,它是今天满族的祖先,唐玄宗时在粟末靺鞨地区设州,以其首领为都督,封渤海郡王,,从此粟末靺鞨以渤海为号,渤海有“海东胜国”之称。

    2、唐朝时,北部居住着回纥族,它是 *** 尔族祖先,8世纪中期回纥建立汗国,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3、唐朝时,北部居住着突厥族,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军事和行政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4、唐朝时,西部居住着吐蕃族,它是藏族祖先。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松赞干布多次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8世纪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5、唐朝时,西南部居住着六诏,它是彝族和白族祖先。后来,最南边的南诏统一了六诏,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6、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因此唐太宗被北方各族和西域首领称为天可汗。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1、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2、日本派谴唐使和留学生到中国访问和学习,仿唐制进行政治改革,参考汉字,创造日本文字,社会生活、风俗、饮食、服饰等方面保唐朝人的某些风尚,唐玄宗时期鉴真六次东渡到达日本,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3、唐朝时,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4、唐太宗时期玄奘西游天竺,对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他著有《大唐西域记》。

    第7课 隋唐文化(一)1、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唐朝的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是最宏伟的建筑。

    3、隋唐时期我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4、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是豪放派是人,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蜀道难》,人称他为“诗仙”。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代表作有“三吏”“三别”,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人们称他为“诗圣”。

    白居易生活在唐朝中期,他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代表作有《秦中吟》《新乐府》等。第8课 隋唐文化(二)1、唐朝书法最著名的当推颜真卿和柳公权,颜真卿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他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柳公权的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自称“柳体”。2、唐朝对后世影响较大的画家有阎立本和吴道子。

    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代表作有《历代帝王图》《步辇图》。吴道子画技高超,后世成他为“画圣”,他笔下的人物,衣带飘飘若飞,人称“。

    6.七年级历史下册11到13课里面人物长的怎样

    历史:汉语词语,含义有三:

    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2.沿革,来历。

    3.过去的事实。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1] 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7.七年级上册历史填充图册第13课

    第一、武帝和东汉明帝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整治兴建的水利工程,农具、牛耕技术不断并改进普遍包括犁壁(应讲清其作用在于翻土碎土,此发明比欧洲早近一千年)和耧车的发明和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法;使农业得到了大力的发展、繁荣粮食产量增加;《西汉牛耕图》和《耧车》的出现就是对这一现象的真实反映。

    第二、农业的大力发展必然促成了手工业的发展,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桑麻种植有了很大的发展;据《史记·货殖列传》载:沂水、泗水以北“宜五谷桑麻六畜”,“齐带山海,膏腴千里,宜桑麻”。所以齐、鲁一带的桑麻种植尤为普遍:“邹、鲁滨洙、泗……颇有桑麻之业”,“齐、鲁千亩桑麻”。

    临淄和襄邑是汉代最著名的丝织品产地,出现了纺车、构造精良且有提花装置的织机先进,生产出了花纹淡素而极轻薄的称为(hú)、罗、纱等丝织品,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dān)衣,充分反映了西汉丝织技术的高超水平。冶铁技术的发展,表现在开始用煤作燃料和杜诗发明水排。

    这项发明比欧洲早一千多年,也是世界首创的技术。2.铁的应用更加广泛,除继续用来制作生产外,还广泛用来制造其他用具,包括日常的生活器皿和兵器,到东汉时,铁兵器已完全取代了青铜兵器。

    8.201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本 或 目录

    /czls/js/tbjx/dzkb/7x/这是电子课本地址目录: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繁荣一时的隋朝 第2课 “贞观之治” 第3课 “开元盛世”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活动课一 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活动课二 历史画配文——话说《清明上河图》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第18课 *** 和抗击沙俄 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活动课三 历史知识竞赛 活动课四 设计历史知识示意图 附录二 中国历史纪年表附录三 好书推荐 历史学习网站推荐 后记。

    七年级历史

    第7课王安石变法-P32-35

    王安石变法,是发生在宋神宗时期的改革,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凯枣贫积弱局面的一场政治改革运动。

    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

    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盯衫拆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政治变革运动。

    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

    但是,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塌闷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元丰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终。

    电子版历史书七年级

    学习七年级历史课本知识不一定成功,但成功者一定是擅长学习的人。我整理了关于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重点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重点知识(一)

    经济重心的南移

    1、南方农业的发展

    (1)、原因:

    ①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社会安定。② 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江南地区农业发展逐渐超过北方④引进新品种──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2)、表现:①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②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③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许多茶园。

    2、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纺织业和棉织业: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丝绸产量高;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2)、制瓷业:南宋时,江南晌歼袭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纸的冰裂纹瓷器,给人别致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3)、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也发达。

    3、南方商业的繁荣

    (1)、商业都市: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其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而且还出现有早市、夜市。

    (2).海外贸易: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3).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形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4、结论: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宴兄本重点知识(二)

    辉煌的隋唐文化

    1、建筑: 赵州桥 长安城

    特点:规模宏大,气魄雄伟,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代表:①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七百多年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 特点:设计科学,跨度很大,桥面平缓,便于交通,造型美观。

    ②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大明宫含元殿)。

    2、印刷术:

    ①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②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歌等。③唐朝改猜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医学:“药王”孙思邈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他以毕生心血写成《千金方》。

    4.唐诗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流传至今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

    (1)、代表诗人:

    代表人物生活时期代表著作诗歌特点人称

    李白盛唐时期《早发白帝城》《蜀道难》即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诗仙”

    杜甫由盛转衰“三吏”、“三别”或气魄雄浑,或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诗圣”

    白居易唐朝中期《秦中吟》《新乐府》现实主义,讽喻社会,同情人民。诗歌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5、书法:“颜筋柳骨”

    1、颜真卿:创立雄浑敦厚的新书体,称“颜体”,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代表作为《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颜真卿。

    2、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成“柳体”,其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代表作为《玄秘塔碑》。

    6、绘画

    繁荣的表现:宗教画的生活气息越来越浓厚,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大量出现 。

    画家:

    阎立本:擅长人物画,他的画笔力刚健,人物神形兼备。代表作:《历代帝王像》 《步辇图》。《步辇图》反映出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史实。

    吴道子:“画圣”,他的画,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代表作《天王送子图》。他笔下的人物,神情逼真,衣带飘飘若飞,人称“吴带当风”。

    7、艺术宝库

    代表:甘肃敦煌莫高窟(大部分隋唐开凿,壁画和彩色塑像,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8、盛大欢腾的乐舞

    特点:隋唐的音乐、舞蹈,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再加以创新,呈现出气势恢宏,风格多样,优美和谐,铿锵热烈的盛世特点。

    代表作:唐初:《秦王破阵乐》 盛唐:《霓裳羽衣曲》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重点知识(三)

    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创立

    背景: 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不利于国家得到真正的人才。

    2.科举制的诞生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吏。

    隋炀帝 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诞生。

    3.科举制的完善

    唐太宗 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严格了进士科考试的录取,考中第一名的称状元。

    武则天 首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 将诗赋作为考试的内容。

    4.科举考试的科目

    明经和进士两科最重要。明经科易考,进士科难考。“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5.科举考试的影响

    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④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人物贡献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诞生阶段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完善阶段

    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