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语文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7~9年级文言文重点归纳

  • 语文
  • 2025-04-02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1、人称代词:他、她、他们(公与人乘,战于长勺;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醒侯故使之问之)2、指示代词:它、它们(学而时之,不亦说乎;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复投之,那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7~9年级文言文重点归纳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某些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固有词性,进而表达新的意义的语言现象。掌握词类活用规律是学习文言文必备的能力。下面按照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分类将初中语文16册的词类活用现象进行归纳。

一、名词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鞭数十(鞭,用鞭子打)

2、果然鹤也(鹤,变成白鹤)

3、天雨墙坏(雨,下雨)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当作宾客)

5、其家甚智其子(利,意动,认为……聪明)

6、父利其然也(意动,以……为利)

7、歌以咏志(歌,写诗歌)

8、愿为市鞍马(市,买)

9、不能名其一处(名,说出)

10、对酒当歌(歌,高歌,唱歌)

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方位名词做动词,表示“放在前面”、“放在后面”)

12、置所罾鱼腹中(“罾”用是用罾捕的`)

13、皆指目陈胜(“目”是用目示意)

1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做太守)

15、名之者谁(名,给……命名)

16、一鼓作气(鼓,击鼓)

17、朝服衣冠(服,穿戴)

18、惠子相梁(相,作宰相)

19、冬雷震震(雷,打雷)

20、夏雨雪(雨,降下,落下)

21、寻向所志(志,做的记号,标志)

22、有仙则名(出名)

23、有龙则灵(现灵)

24、披发文身(画文彩;刺花纹)

25、书帛曰:“陈胜王。

初中16篇必考文言文

文言文 知识点是很重要的,下面我就大家整理一下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汇总,仅供参考。

初中文言文重要语句翻译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初三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重点

文言文虚词用法

一、代词

1、人称代词:他、她、他们(公与人乘,战于长勺;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醒侯故使之问之)

2、指示代词:它、它们(学而时之,不亦说乎;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二、助词

1、结构助词:的(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2、语气助词:凑足音节(公将鼓之;久之,目似暝,意暇甚;怅恨久之)

3、语气助词:前宾语标志(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

三、而

一、连词

1、并列关系:又、而且、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承接关系:然后、就(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3、转折关系:但是、然而、却、可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4、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敏而好学)

5、修饰关系:地、着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考字词

每一日所付出的代价都比前一日高,因为你的生命又消短了一天,所以每一日都要更积极。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木兰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木兰诗》

《木兰诗》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诗歌塑造了一位我国古代北方勤劳、孝顺、勇敢、朴实的劳动妇女形象。主人公木兰的传奇性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诗歌还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电视等不同的艺术形式,广受欢迎。

(一)课文字词详解

唧唧①复唧唧,木兰②当③户织。不闻④机杼声,⑤唯闻女叹息。

①复:又。②当:对着。③户:门。④机杼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杼,织布的梭子。⑤唯:只。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①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②军帖(tiě),③可汗大

①忆:思念。②军帖:军中的文告。③可汗: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①点兵,②军书③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④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5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①点兵:征兵。②军书:军中的文书,这里指征兵的名册。③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下文的“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④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文言文六大知识点:实词解释、虚词辨析、句子翻译、内容理解(含句子理解)、内容概括、人物形象分析。

文言文一直都是同学们学习的重点,从初中开始,文言文就是语文里的“重头戏”,但很多同学抱怨说文言文的学习很枯燥乏味,记忆背诵起来很费力。而且我发现,很多同学对于文言文的记忆都是死记硬背的方法,这不仅会对文言文学习丧失信心。

而且还会厌烦文言文学习。下面就把整理好的文言文知识点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到同学们的学习,文言文是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学们一定要有耐心。

以下六大考点基本涵盖课外文言文阅读重要考点:实词解释、虚词辨析、句子翻译、内容理解(含句子理解)、内容概括、人物形象分析。

速记口诀:标题开头须关注,具体事件显性格,语言动作析特点,侧面描写起烘托。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春秋战国时期,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以上就是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的全部内容,1. 安:疑问词,表示怎么;名词,表示养。2. 卑:形容词,表示低下;名词,表示身份。3. 备:动词,表示周全、详尽;动词,表示具备;动词,表示准备。4. 被:动词,表示影响;动词,表示穿着。5. 鄙:名词,表示边境;形容词,表示鄙陋、目光短浅;名词,表示出身鄙野。6. 毕:动词,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