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历史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史研究方向

  • 历史
  • 2025-02-26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湖南师范大学的历史学考研采用的是全国统考的方式。考试内容和教材均采用全国统一的标准。考生在备考时,可以参考以下书籍:中国通史:其中,《中国古代史》分为上下两册,作者分别是晁福林和宁欣,均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近代史》的作者是郑师渠,那么,湖南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湖南大学的考研难度

考研难度不高但是绝对不算低,专业课不会压分,两门公共课保证140以上会有比较大的竞争力。

湖南师大中国史考研真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在简答论述题上与上一年具有极高的相似度,且考查的知识点具有规律性。

另外,湖南师大名词解释题目一般会有2道题目较为难,如“六家七宗”,这提醒大家看书一定要仔细。简答论述题目每年都会有偏题如简述中国古代的常平仓制度等。

湖南师范大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的部省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还是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等国际组织重要成员。该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即小211院校。

该校的前身是1938年创立的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国立师范学院,之后被并入湖南大学。作为师范类211院校中的一所,湖南师范大学是分数最低的211师范院校之一,虽然排名实力与北京师范大学等排名靠前的师范类211相比有所差距,但是湖南师范大学的整体实力还是很不错的,而且还是211大学,分数线不高,因此很适合压线学生进行考研。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考研

我没有考研经验,但我可以推荐一些学习方法: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每天规定好学习任务和时间。2. 不断整合知识,把所学的知识及时整合到框架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3. 针对重点知识段过多练习,不断巩固和加强记忆。4. 多做历年真题,了解考试形式和思路。5. 提前预习,每次上课前读一下教材,做好准备,理解课堂内容。6. 参加学校提供的辅导课程或找一些优秀的辅导班,听课巩固并进行答疑。7. 随时记录遇到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推进学习进程。8. 最后要保持信心和积极的心态,坚持到考试结束。

历史学考研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书目如下:

1、史学论文写作(参考书目):田澍编著《史学论文写作教程》,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年

2、中学历史教学设计(参考书目):杜芳、刘汝明《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科学出版社,2013年。湖南师范大学(HunanNormalUniversity),简称“湖南师大”,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入选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的部省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

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史研究方向

湖南师范大学的历史学考研采用的是全国统考的方式。考试内容和教材均采用全国统一的标准。考生在备考时,可以参考以下书籍:

中国通史:其中,《中国古代史》分为上下两册,作者分别是晁福林和宁欣,均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近代史》的作者是郑师渠,《中国现代史》和《中国当代史》的作者分别是王桧林和郭大钧,这些书籍同样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世界通史:推荐的书籍包括《世界上古史》、《世界中古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作者分别是周启迪、孔祥民、刘宗绪和张建华,这些书籍也都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考生们在准备这些教材时,应当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深入理解,同时也需关注历史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

此外,考生们还需注意历年真题的练习,这有助于了解考试的形式和难度,提高应试能力。

总体来说,湖南师范大学的历史学考研考试内容和教材均遵循全国统一标准,考生们在备考时,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对考试的挑战。

湖南师范大学考研复试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考研并非使用全国统一试卷,而是由学校自主命题。考生在准备时,应关注学校发布的相关信息。

在考试科目上,报考中国史专业仅需准备747中国史综合,而世界史专业的考生则需关注726世界史综合。这意味着,中国史与世界史是两个相互独立但又密切相关的专业领域。

如果您的兴趣在于中国近现代史,那么选择中国史专业是更为合适的选择。这一专业的考试科目为747中国史综合,不涉及世界史内容。要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看湖南师范大学官网的专业目录,获取最准确的考试信息与要求。

以上就是湖南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的全部内容,总体而言,我建议专业课复习全年分为三个阶段 (一)基础准备期(准备考研—8月) 目的:时空观念形成。使用基础教材(基本史实是历史学考研考查的首要目标,而基本史实主要来源于基础教材,如朱绍侯版(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教程),吴于座版(世界史(六卷本)等)与《中国史大纲解析》、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