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 历史
  • 2023-05-23
目录
  • 高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整理
  • 中国历史文献有哪些
  • 基本经济制度知识点总结
  • 经济体制改革知识点总结
  • 历史选择性必修3知识点

  • 高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整理

    【 #高二#导语】高二本身的知识体系而言,它主要是对高一知识的深入和新知识模块的补充。以数学为例,除去不同学校教学进度的不同,我们会在高二接触到更为深入的函数,也将开始学习从未接触过的复数、圆锥曲线等题型。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

    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

    李贽:明朝后期思想家,著有《焚书》《藏书》。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A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认为是非标准应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B对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黄宗羲: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著有《明夷待访录》。黄宗羲的思想对以后反XX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A揭露君主专XX是天下之大害。

    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顾炎武: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和《日知录》。

    A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王夫之: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他继承了以前思想家的唯物思想,并加以发展。他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差激祥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B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C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的巨大影响。

    2.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一、四大发明

    1、古代的四大发明

    (1)造纸术

    A成就

    ①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是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

    ②至东汉时,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植物纤维纸逐渐取代竹木简成为古代中国的主要书写材料。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技术进步明显,纸逐渐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B影响

    书写材料的革命,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印刷术

    A成就

    ①隋唐时期中国即盛行雕版印刷。

    ②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使用了彩色套印技术,宋刻本被后世藏书家视为珍品。到北宋年间,雕版工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影响

    极大推进了中国的文化事业发铅神展。

    后来传播到东亚、西亚、欧洲等地,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XX

    A发明历程

    ①商周时期,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木炭。

    ②春秋战国时期,制作火XX的原料硫磺、硝石已经为人们所熟知。

    ③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提到“火XX”。古代在炼丹时偶然发现了火XX。

    ④唐末,火XX开始应用于军事。

    ⑤宋元时期各民族政权之间战争不断发生,火XX在军事上的应用更为广泛,技术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B影响

    火XX传至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火XX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虚搏层日益衰落。

    (4)指南针

    A发明历程

    ①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已经知道了磁性指南的特征,发明了司南。

    ②汉代就制作出了实际可用的司南。

    ③至北宋时即制作了用于航海的指南针,并在南宋时期制作了更为方便和精确的罗盘针,大量使用于当时的海上商船。

    B影响

    后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欧,指南针的应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2、概况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在两汉时期,火XX应用于军事始于唐末,雕版印刷术出现于隋唐;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时期。四大发明先后经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东亚、东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逐渐走向世界,极大地促进这些地区生产力的发展。

    3、对欧洲的影响

    (1)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使纸张很快代替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书的成本降低);

    (2)火XX推动了欧洲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欧洲骑士阶层日益衰落,封建制度走向瓦解;火XX成为西欧资产阶级开拓殖民地的有力武器;

    (3)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4)印刷术经济、便捷,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从此,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奠定了在近代世界史的中心地位。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

    1、《九章算术》

    (1)成书年代:东汉

    (2)特点: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

    (3)地位:这些命题的解法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算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4)意义: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占有重要地位。

    2、珠算

    中国古代的计算,早期采用的是算筹。

    三、《石氏星表》和浑仪

    1、天文学产生发展的原因

    古代的天文学是在采集、狞猎和农牧业活动中萌生和发展起来的。其目的是观天象、明方向、知季节、告农时。

    2、成就

    (1)设置天象观测机构

    据说,尧设有火正、羲和之官,负责观察日月星辰。后世不少朝代也都设有专门的天象观测机构。

    (2)天文观测记录(世界公认最悠久最)

    ①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记录

    ②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星表)

    (3)天文观测仪器:浑仪、简仪等

    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1、历法

    (1)历法发达的原因

    古代农业与历法制订和农学研究密切相关,历来备受重视。

    (2)成就:

    夏朝:《夏小正》

    商朝:“殷历”

    秦汉以后:越来越精确

    元朝:郭守敬编订《授时历》,这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百年。

    2、农书

    西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朝王祯的《农书》和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中国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

    其中,《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1、中医

    (1)《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战国问世、西汉编定。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中医学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它总结了前人医疗实践经验,提出经络学说。

    (2)《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年,张仲景总结前代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理论与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出了集大成的中医专著《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沦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2、中药:《本草纲目》

    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3、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我国祖先独创的治病方法。自《内经》问世以来,历代针灸名家无不将经络学视为医途之瑰宝,针灸学与经络学的关系就如同鱼和水一样不可分离。

    针灸疗法是我们祖先独创的治病方法。

    特点:不吃药,只在人体一定部位用针刺或火灼。前者称“针法”,后者称“灸法”,统称为“针灸疗法”。

    中国历史文献有哪些

    我们的事业就是学习再学习,努力积累更多的知识,由于有了知识,社会就会有长足的进步,人类的未来幸福就在于此。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1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历史背景:

    (1)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2)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生产成为可能。

    (3)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2、过程:

    (1)18世纪60年代,瓦特制成了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

    (2)80年代,他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

    (3)瓦特还在蒸汽机上增加了可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工业部门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磨滑键动力。

    3、意义:19世纪三四十年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城市形成。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1、过程:

    (1)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随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成为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一种新能源。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3)发电机不断完善,不同地方的人们通过输电可以很方便地使用发电厂传输来的电。

    2、影响:

    (1)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生产技术也更加先进。

    (2)工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

    (3)资产阶级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4)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5)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过程:

    (1)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瞎巧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2)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

    (3)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2、影响(评价):

    (1)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2)信息让衫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3)传统产业也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

    (4)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着改变,网络聊天、网上购物使人们足不出户也能够与其他人沟通并享受服务。

    (5)网络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2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开眼看世界”

    1、背景:

    (1)外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对外侵略。

    (2)内部:闭关自守,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

    2、开眼看世界的状况:

    (1)林则徐,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四洲志》介绍世界三十余国的地理、历史和政情,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完成林则徐嘱托,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魏源在该书序言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

    (1)外有西方列强的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

    (2)内有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

    2、过程:

    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于是,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3、目的: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它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4、实践:掀起一场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进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三、维新变法思想

    1、背景:

    (1)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2)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

    (3)思想主张:

    a.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b.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c.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4)特点:早期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2、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

    (1)时间:19世纪90年代初。

    (2)这时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3)过程:

    a.康有为在广州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

    b.撰写《新学伪经考》,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为伪书。

    c.撰写《孔子改制考》一书,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3、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4、实践:1898年,在维新思想的推动下,光绪帝实行变法,这就是戊戌变法。

    5、影响:尽管变法失败了,但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3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新青年》的诞生

    1、诞生的背景: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2)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制度。

    (3)窃取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4)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奋起反击,力图“根本之救亡”。

    2、过程:

    (1)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2)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他锐意改革,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纷纷到北大任教,北大学术思想空前繁荣。

    (3)《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成为《新青年》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这样,《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二、新文化运动

    1、主要内容: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有人甚至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3)它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作无病之呻吟”;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陈腐、雕琢、晦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文学革命由此开始。鲁迅写出《狂人日记》《孔乙己》等,深刻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2、影响和评价: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在运动中出现一概否定的偏激思绪。

    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2、五四运动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3、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4、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2020

    ★高考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三)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2020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梳理小结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必修三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汇总,基础解读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基本经济制度知识点总结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创造各种条件,让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内容、性质、意义、因果等要素牢牢地印在脑海中。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必修三部分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二历史必修三部分知识点总结1

    一、内外服制

    商朝的历史是信史: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安阳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发掘,商朝成为我国历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二、青铜时代

    1、商朝的青铜器

    (1)商朝处于青铜时代,商朝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活动。青铜器物的大小、性质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

    (2)青铜器上还铸有浅浮雕的动物纹饰,商代人相信这些动物能帮助他们与祖先或神灵沟通,以庇护其在世间的权力和财产。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3)的“司母戊鼎”是世界的青铜器。

    2、甲骨文

    (1)商朝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是商人刻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

    (2)从结构和造字法来看,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是一种较为成熟的象形文字。

    (3)甲骨文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高二历史必修三部分知识点总结2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1、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

    (1)时间:19世纪。

    (2)特点: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

    (3)发展: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到19世纪中叶,浪漫主义音乐走简轮向鼎盛时期。

    2、代表人物及作品:

    (1)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的晚期作品,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他的交响乐作品中,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

    (2)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还有奥地利的约翰o施特劳斯。他被誉为“圆舞曲”,作品旋律优美,节奏轻快,以《蓝色的多瑙河》最为着名。

    3、歌剧的辉煌成就:

    (1)意大利音乐家威尔第告亏创作了歌剧《茶花女》等,他的作品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

    (2)法国歌剧家比才的作品《卡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浪漫主义色彩。

    4、民族乐派的兴起:

    (1)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弘扬本民族特性的民族乐派。

    (2)19世纪中后期,俄国的民族乐派音乐兴起。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等是世界闻名的杰作。

    二、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

    1、现代主义音乐的兴起:

    (1)时间: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爵士乐,在一次大战后受到空前欢迎。

    (2)特点:轻松活泼,通俗易懂,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3)发展:二次大战后,以摇滚、蓝调和爵士等为代表的音乐更加通俗化,吸引了无数听众。新时代大众心理的变化,特别是青少年反叛精神的增长,使摇滚拦友信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2、代表作品:

    (1)20世纪50年代初,摇滚乐《围着时钟摇吧》对美国青少年造成巨大震撼。

    (2)20世纪60年代,摇滚乐在美国更加火暴,出现了《时代在改变》等作品。

    (3)英国的披头士乐队在西方也有很大影响。

    3、影响:随着传播技术的革命和交通的日益便捷,日益繁荣的流行音乐活动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各国间的音乐交流和交融日益增强,加深了对不同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尊重,推动着世界音乐的繁荣。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电影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条件:19世纪晚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2)产生:

    ①19世纪末.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成兼有拍摄和放映功能的活动电影机。

    ②1895年底,他们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已拍摄的电影短片,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③20世纪初,美国人格里菲斯拍摄和导演了集故事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电影作品,如《一个国家的诞生》等。但是最初的电影是黑白无声片,称为“默片”。

    ④苏联电影事业迅速发展,拍摄了《波将金号战舰》等影片。

    2、成熟:

    (1)1927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有声音、有对白、有音乐和歌唱的有声影片,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

    (2)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

    (3)二次大战后,电影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等相继问世。

    3、电视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2O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机出现。

    (2)发展:

    ①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

    ②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首次开办每天两小时的电视广播。

    ③30年代末,英国拥有电视机的家庭已达两万户。

    ④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3)普及运用:二次大战后,电视进人大规模的普及运用阶段:电视节目从直播发展到实况录像转播,从多路传播发展到卫星传播。

    4、影响:影视艺术既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又直接敏锐地回应、影响文明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化,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

    高二历史必修三部分知识点总结3

    1、理学兴起的背景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

    ②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的主张,儒学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

    ③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融合儒、道、佛三家的新儒学体系,即理学。

    2、主要内容:

    程朱理学(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

    ①“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主宰万物;

    ②“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③要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理”)

    ④当人的私欲与天理发生冲突时,就要“存天理,灭人欲”

    王阳明的心学:明朝——王守仁(王阳明)

    ①王阳明把理学发展为“心学”

    ②王守仁“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进一步发展了“仁”的思想,强调自我修养和奋发立志。

    3、宋明理学的评价

    ①压抑人性,扼生自然欲求;

    ②重视主观意志力、崇尚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篇三】高二历史必修三文学知识点

    (一)诗歌

    1、《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风雅颂;四言为主(现实主义)。

    楚辞:战国屈原新体诗歌《离骚》(浪漫主义)

    3、汉赋:司马相如(铺成排比,文采华丽)

    4、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二)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三)元曲:元朝民族歧视,常用散曲抒发愁闷情怀。关汉卿《窦娥冤》

    (四)

    1、唐代:传奇《柳毅传》、《南柯太守传》

    2、宋代:话本

    3、明清时期兴盛原因:商品经济的发达和市民阶层的崛起。

    代表作品:

    明: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

    清:《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五)戏曲

    1、原始—汉唐:傩舞

    2、唐:梨园

    3、两宋:南戏,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4、元代(黄金时代,标志戏曲的成熟):杂剧(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曲四大家)

    5、明:昆曲(百戏之主):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

    4、清代:京剧,新的高峰

    高二历史必修三部分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整理总结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小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小归纳

    ★高考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总结

    经济体制改革知识点总结

    随着高考的到来,山东的文科生也开始复习历史这门科目了。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必修三历史必背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必修三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 内容:

    ①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②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 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2) 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1) 内容:

    ①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③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2) 意义: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 内容:

    ①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 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

    ②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 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2) 意义: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l) 内容:

    ①世界是物质的, 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②物质的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③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④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 意义:启示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必修三历史必背知识点

    宋明理学

    一、三教合一

    1..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

    2. 唐朝:统治者奉行三哪拆肢教并行的政策,既御虚尊道、立佛、崇儒。

    二、程朱理学

    1. 背景:隋唐时期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北宋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2. 内容:

    (1) 二程的思想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先有理而后有物。

    ②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③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2) 朱嘉的思想(集大成者)

    ②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③“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3. 特征: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以“理”为核心。

    4.本质:为维护君主专制和封建统治秩序提供理论依据。

    5. 地位:

    (1) 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哲学。

    (2) 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3) 朱熹学术影响到日本、朝鲜,形成“朱子学”学派;还传及欧洲。

    (东学西渐)

    三、陆王 心学

    1. 南宋时期陆九渊的思想

    (1)“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

    (2) 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3) 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2. 明中后期 王阳明的思想(集大成者)

    (l) 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2) 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3) 强调内心反省,用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必修三历史知识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l. 产生背景

    (l) 雅典工商业发达

    (2) 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3) 研究越来越关注“人”

    一、智者学派

    (l) 强调人的价值,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2) 反对迷信, 强调自由。

    (3) 在社会道德方面, 主张个人应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不应强求一律。

    二、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l. 苏格拉底

    (l) 主张

    ①关注伦理道德,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框定了一个标准

    ②重视教育, 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2) 地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 柏拉图

    (l) 思想主张

    ①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

    ②在《理想国》里根据智慧品德把人分为几等, 各尽其责。

    3. 亚里士多德

    (l) 思想主张

    1.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2.人类是最高级的。

    3.以科学调查方式研究自然界

    【学习探究】1、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1) 相同点:都否定神的意志, 强调人的价值。

    (2) 不同点:

    ①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李世性 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

    ②苏格拉底:强调道德哲学, 认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是追求正义和真理;强调人的理性, 重视教育。

    2、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比较:

    (1) 相同点:都强调人的价值,重视道德和秩序。

    (2) 不同点:

    ①服务的政治体制不同:孔子推崇君主权威;苏格拉底用美德维护民主政治。

    ②对道德来源认识不同:孔子强调人的自律和社会约束作用;苏格拉底更强调知识的意义。

    必修三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高考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历史下册必修三知识点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汇总,基础解读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知识总结(完整版)

    ★必修三历史知识框架结构总结图

    ★高中历史必修三诗歌与知识点

    ★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三单元测试

    ★高中历史启蒙运动教案大全

    历史选择性必修3知识点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思想

    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 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 秦朝焚书坑儒 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 唐宋

    后三教合一 宋明物备理学 明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一、孔子与老子

    (一)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2、学说:

    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 ) B、“礼”(“克己复礼”) C、“为政以德”

    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③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

    3、历史地位:

    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二)老子:

    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

    2、学说:

    ①哲学思想:

    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

    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

    3、历史地位:

    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1、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3、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4、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二)儒家:孟子和荀子

    1、孟子

    ①孟子的思想

    A仁政学说 B性善说 C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②历史地位:A《孟子》成为四书之一 B他被称为“亚圣”

    2、荀子

    ①荀子的思想: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B、性恶论 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②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A、被视作儒家异端 B、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

    (三)墨家

    1、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2、墨家思想:①兼爱 ②非攻 ③尚贤、尚同 尚力、节用、节俭

    3、墨家思想历史地位

    ①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②战国一度成为显学,之后不被重视

    (四)道家

    1、庄子与道家

    2、庄子的思想: “齐物” “逍遥” 天与人“不相胜”(天命观)

    (五)法家

    1、韩非与《韩非子》

    2、韩非的思想:

    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②今必胜古、主张变法革新

    3、法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①在当时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②在后世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六)兵家

    1、《孙子兵法》

    2、孙膑与《孙膑兵法》:重视战争规律

    (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

    1、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2、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3、法家学说: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三、汉代思想的大一统

    (一)汉初的黄老之学

    1、出现的社会背景: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2、主要内容:

    ①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 ②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

    3、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

    4、作用: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但到汉武帝时被新儒学取代配蚂.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原因:汉武帝大一统事业的需要.

    2、新儒学理论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黄老和法家思想

    3、新儒学内容: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大一统 ;

    4、新儒学的影响:

    有利于君主统治和巩固国家罩卖毁统一; 也有限制君 *** 力过度膨胀的作用.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及其影响:

    ①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②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四、宋明理学

    (一)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

    1、 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 魏晋南北朝以来,到唐宋达到鼎盛的“三教合一”潮流,各家思想互相渗透.

    3、 儒学志士吸收佛、道思想,探讨匡时济世的新儒学体系.

    (二)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开创:程颢、程颐;集大成者:朱熹)

    (1)内容: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②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

    ③存天理,灭人欲

    (2)历史地位:

    ①宋朝被斥为“伪学”. ②明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2、陆王心学

    (1)内容:

    陆九渊: ①“心即理也” ②通过“发明本心”以求理

    王阳明: ③“致良知” ④知行合一

    (2)历史地位: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反对束缚,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3、宋明理学的评价:

    ①压抑人性,扼生自然欲求

    ②重视主观意志力、崇尚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五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一)异端思想家李贽

    1、李贽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①明代晚期的思想界因循守旧; ②商品经济冲击下人们竞相逐利;

    ③士人强烈追求个性和发展经济的要求.

    2、李贽思想主要内容:

    ①批判孔孟儒家思想,揭露批判程朱理学的虚伪,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

    ②万物源于阴阳二气,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代表人物: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

    2、三大思想家的共同主张:

    (1)经世致用思想:提倡务实学风和行为;振兴工商;“工、商、皆民生之本”

    (2)君主专制的批判:批判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思想评价:

    ①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 ②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

    ③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六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

    (一)天文学

    ①战国:《甘石星经》中《石氏星表》为世界最早的星表

    ②东汉:张衡:水运浑象仪;地圆说早1000多年;地动仪早1700多年

    ③唐:僧一行:黄道游仪;世界首次测量子午线长度;水运浑象仪.

    ④元:郭守敬:简仪早300年;《授时历》我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

    (二)数学:

    ①春秋:九九乘法表;度量衡;筹算

    ②西汉:《周髀算经》勾股定理早500年

    ③东汉:《九章算术》

    ④南朝:祖冲之圆周率点后七位,早1000年

    (三)四大农书:

    ①南北朝《齐民要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②元:王祯《农书》介绍改进

    ③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四)医学:

    ①西汉:《黄帝内经》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

    ②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介绍四诊法;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立“五禽戏”

    ③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创立世界最先进分类法

    (五)四大发明:

    1、造纸术:西汉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印刷术:

    ①唐:现存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②北宋毕升,活字印刷术

    ③13世纪后传入朝鲜、欧洲

    3、火药:

    ①唐:发明火药,孙思邈《丹经》记载,唐末用于军事.

    ②五代、宋:广泛应用.火炮、火箭、突火枪等

    ③14世纪:由 *** 人传入欧洲

    4、指南针:

    ①战国:司南

    ②北宋:人工指南针用于航海

    ③13世纪:传入欧洲

    专题二:中国古代的文艺

    一、书法艺术

    1 汉字起源和演变:

    商甲骨文-商周金文-西周籀文(大篆)-秦统一小篆-汉隶书-三国楷书(钟繇)

    2 书法艺术发展

    1、秦汉小篆、隶书

    2、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书法艺术:王羲之 《兰亭序》

    3、隋唐达到新高峰:张旭、怀素狂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楷书;书法理论

    4、两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各具情态

    5、明代:平民化、世俗化,强调个性:祝枝山、文徵明

    二、绘画艺术

    1、起源:新石器时代

    2、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

    3、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

    4、唐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5、宋代:山水画兴起;民间风情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6、明清:八大山人 木刻版画、年画等

    三、文学

    (一)诗歌

    1、《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2、楚辞:战国屈原新体诗歌《离骚》

    3、汉赋:司马相如

    4、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二)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三)元曲:元朝民族歧视,常用散曲抒发愁闷情怀.关汉卿《窦娥冤》

    (四)

    1、唐代:传奇《柳毅传》《南柯太守传》

    2、宋代:话本

    3、明清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达和市民阶层的崛起;

    代表作品:四大奇书、“三言二拍”、《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五)戏曲

    1、原始-汉唐:傩舞

    2、两宋:南戏

    3、元代:杂剧(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曲四大家)

    4、清代:京剧

    太长了发不了,参考这个://zybang/question/524ac4083ae42edbd8c2552e543851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