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一个历史学概念,主要在历史学领域中使用,和历史学的其他概念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英雄史观、天命史观、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是并列的,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一种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是一个哲学概念,主要在哲学(历史哲学)领域使用,那么,历史唯物史观?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区别:
1、概念不同
唯物史观是一个历史学概念,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哲学概念。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它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它是由此产生的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也是这些阶级互相博弈的结果。
2、研究对象不同
唯物史观研究是整个世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人类历史。
二、联系:唯物史观的内涵及外延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相同,两者基本内容是一样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不由人的意志决定的,而有其内在的必然的发展规律。
扩展资料:
历史唯物主义主要内容:
1、生产是历史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
2、与生产力一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的现实基础,他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
3、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4、一切社会制度,社会形态都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无穷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暂时阶段,没有永恒的社会制度和形态,社会制度的发迹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
唯物史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它强调历史进程是由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阶级斗争与社会发展:唯物史观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会引发革命,从而导致社会形态的更替。例如,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3. 历史发展规律:唯物史观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即历史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表现为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这个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4. 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通过生产和实践不断推动社会进步。任何英雄人物和杰出领袖的作用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总之,唯物史观是一种以物质条件为基础的社会历史观,它关注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以及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为我们理解历史变迁和社会进步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1、两者关系: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同一概念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两者区别:唯物史观是一个历史学概念,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哲学概念。
3、两者联系:唯物史观的内涵及外延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相同,两者基本内容是一样的。
实质上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
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都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应用。唯物史观或者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社会历史运动中,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人类社会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永恒的事物存在;历史发展总体趋势是向前进步,但历史进程中会出现反复、倒退或停滞;社会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历史进程中生产力是一个自变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上层建筑属于特殊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决定历史发展方向的不是天命也不是某个个体的力量,而是历史舞台上各种力量的合力;社会变革(改革或革命)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
但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应用范畴是不一样的。唯物史观是一个历史学概念,主要在历史学领域中使用,和历史学的其他概念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英雄史观、天命史观、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是并列的,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一种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是一个哲学概念,主要在哲学(历史哲学)领域使用,和其他历史哲学观点如历史客观唯心主义、历史主观唯心主义、个人主义历史观、集体主义历史观等并列。
历史唯物史观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社会发展总趋势、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历史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是根据结合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与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论的唯物辩证法,去解释人类历史演变的过程。历史唯物主义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因其主要关注的是对历史规律的阐明,因而历史唯物主义可以归入历史哲学,具体地说是一种思辨的历史哲学。
唯物史观,也称为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哲学观点。它主张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生产力是指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的技能和知识等。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历史的演进和变革。
在唯物史观看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了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上层建筑则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而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唯物史观还强调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他们的实践活动和创造性劳动,不断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推动着整个社会历史的进步。
举例来说,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确立并占据主导地位。
以上就是历史唯物史观的全部内容,历史唯物史观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社会发展总趋势、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历史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