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数学

数学编题,数学编题是什么意思

  • 数学
  • 2023-04-29
目录
  • 编一个数学问题
  • 怎么编数学题目
  • 根据算式编一个数学问题
  • 编一个数学问题及答案
  • 数学题是怎么编出来的

  • 编一个数学问题

    今天我们来改编一道数学题,这个数学题该怎么改编呢?我们来看看原题!

    原题:小明的妈妈采回100千克蘑菇,含水率是99%,稍作晾晒,含水率降为98%,这时的蘑菇是()千克,这一题的意思,一看就知道了,是百分数类型的题,我们先来看看题目的要求,他要求出晾晒后的蘑菇是多少千克,那么我的解题思路是,先找单位“1”,而的前比后的属于单位“1”,而仔细找一找,只有蘑菇的含水率是单位“1”了!那么我们现在已经找到单位“1”了,现在我们只要求出,脱水后蘑菇的量,以及脱水前蘑菇的量,我们先来求出脱水前蘑菇的量,脱水前蘑菇的量,需要脱水后蘑菇的量,因此我们不能先求脱水前蘑菇的量,我们得先求脱水后的,而脱水后的蘑菇量,则是脱水前蘑菇的量×原含水腔告率,也就是说,脱水前蘑菇的量,是100,所以我们用100×99%,然后算出脱水后的量,也就是99,然后我们再用99÷(1-99%),便等于脱水后蘑菇的量了。

    那么现在我罩漏要改编这道题,小明的妈妈才回了100千克的蘑菇,含水率是94%,稍作晾晒,含水率为92%,这时的蘑菇是()千克,我们可以知道,上面的解题方法,所以我们再使用一次解题方法,就可以求出脱水后蘑菇的量伍闷明了!这就是我要改编的题!

    怎么编数学题目

    腔山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我整理的大班数学看图编题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看图编题教案1

    活动目标:

    1、幼儿尝试用"又、一共、还剩下"等词语口编加法、减法应用题。

    2、两组图片进行对比,感知问号的不同问法。

    3、参与白板操作游戏,对数学活动产生兴趣,体验口编应用题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

    2、幼儿人手一道算术题。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小朋友,看看这个地方认识吗?(出示羊村画面)今天,它们要来考考大家,看看谁是最聪明的孩子?

    2、学习看图口编应用题,并记录算式题。

    (1)问题一。

    --师:我们来看看谁带来了第一道题?图上有什么?

    轿圆败(点击美羊羊,出现"蝴蝶题")--师:美羊羊带来的这个问号要问你们什么呢?(一共有多少只蝴蝶?)--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要用"一共"这个词?

    --出示美羊羊笑脸图,表示答对了。

    (2)问题二。

    --师:我们再来看看谁带来了第二道题??(点击喜洋洋,出示"小鸟题")--师:图上有什么?看看小鸟有什么变化?这里的问号要问你们什么?(还剩下多少只小鸟?)--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要用"这剩下"?

    (3)理解对比两幅图,感知问号的不同问法,幼儿学编应用题。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谁能用三句话把三幅图连起来完整讲述?

    --教师:我们用三句话讲述,最后一句是提出一个问题,这样的讲述我们叫它应用题。

    --谁能用三句话把这三幅图完整讲述编出一道应用题?

    --教师:这里的的两个问号提问是不一样的,飞来是用一共来表示的,飞走是用还闭颤剩下来表示的。

    --幼儿根据应用题记录算式:6+3=9、9-3=63、根据生活经验幼儿自编应用题。

    --刚刚我们都是看着三幅图来编应用题的,现在我们能不能看着算式口编应用题呢?

    --幼儿每人一个算式题,尝试看算式编应用题。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编的应用题。

    4、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看三幅图口编应用题,还学会了看算式口编应用题,你们真了不起。其实,我们还可以利用生活中很多东西,编成应用题,回去后我们在尝试编一编,好吗?

    大班数学看图编题教案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体验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必须要有一件事情,两个已知数(条件)及一个问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自编加法应用题。

    2、发展幼儿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课件

    学具:算式卡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习5的组成。

    1、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5的组成。

    教师:“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嘿嘿,你的1球碰4球。)……

    教师:通过刚才的游戏,你们知道5有几种组成吗?(4种)对了,5有4种组成,5有哪4种组成?

    教师板书: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引导幼儿看图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1、教师点击课间出示图片一,引导幼儿观察

    (1)教师:“盒子里有什么?”(盒子里有3块糖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3)

    教师:又怎么样了?(又拿来了2块糖果)

    引导幼儿尝试用“一共”来提问。

    教师:谁能看着图再提个问题?(一共有几块糖果?)

    教师:现在老师用数字3和2以及你们提出的问题编一道加法应用题,你们要仔细听哦。(教师边指图边讲)“盒子里有3块糖果,过了一会儿又拿来2块糖果,一共有几块糖果呢?”

    教师分析:(结合图)这道题叫应用题,在这道应用题中,必须讲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就是:盒子里的糖果;还要有两个已经知道的条件,这两个条件是:盒子里有3块糖果是已经知道的和又拿来了2块糖果是已经知道的,也就是3和2是已经知道的条件。最后还要提出一个问题,一共有几块糖果呢?

    (2)体验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教师:“现在我们把三句话连在一起说一遍”

    “这样我们就编好了一道应用题。”

    教师:“那这是一道加法应用题还是减法应用题?”

    教师:谁来列算式?(幼儿列算式,教师出示3+2=5)

    总结:我们一起这个加法算式中的各个部分分别表示什么?(3表示盒子里有3块糖果,2表示又拿来了2块糖果,也就是3和2是已经知道的条件;5表示一共有五块糖果;用算式:3+2=5。)

    2、教师点击课间出示图片二,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图上有什么?”(图上有2颗草莓)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又怎么样?(又拿来了3颗草莓)

    引导幼儿尝试用“一共”来提问。

    教师:谁能看着图再提个问题?(一共有几颗草莓?)

    教师:“现在我们把三句话连在一起说一遍”

    教师:谁来列算式?(幼儿列算式,教师出示3+2=5)

    3、出示图片三

    教师:“图上有什么?”(图上有4只蝴蝶)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又怎么样?(又飞来了一只蝴蝶)

    引导幼儿尝试用“一共”来提问。

    教师:谁能看着图再提个问题?(一共有几只蝴蝶?)

    教师:“现在我们把三句话连在一起说一遍”

    教师:谁来列算式?列出算式4+1=5。

    三、看加法算式编应用题。

    教师:请看图片上的这道加法算式,刚才小朋友们都学会了看图编加法应用题,那你们能根据加法算式编出相应的应用题吗?和你的伙伴说一说,(2分钟)

    教师:谁想好了?(老师重复)xx小朋友编的这道应用题讲了一件什么事情?xx表示算式中的4,xx表示算式中的1,问一共有……表示算式中的xx?(教师边指图边讲)说的真好表扬他。

    教师:还有谁想出了不一样的?(请多位幼儿尝试编应用题并检查纠正不正确的。)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有学会了新本领,会看算式编应用题。知道编一道应用题要有两个已经知道的数字及一个问题。如果少了一个数字或少了一个问题,这道就不好编了,更没办法算了。

    四、请幼儿看卡片自由编应用题。

    教师:请每位幼儿拿一张算式编应用题(2分钟)

    请幼儿与同伴或老师分享自己编的应用题。

    收拾操作材料,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1、作为教师应该掌握孩子的思辨能力,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进行分析,制定适合孩子学习的方法,适合教师的教法。

    2、本次活动中,活动目标基本达成,幼儿能够根据教师的要求自编加法应用题。

    3、在列算式这个部分可以看出孩子们对算式和应用题的概念还不是很强,可以在平时的活动中加强此方面的锻炼。

    4、在演示部分,可将操作材料一一对应演示,让孩子更加一目了然,更加容易了解如何编加法应用题。

    5、在纠正量词以及提问上,花费的时间过长,语言不够简洁,精炼,在以后得数学教学过程中还有待加强,提高语言的有效性。

    大班数学看图编题教案3

    活动目标:

    了解自编应用题必须有两个数和一个问题,能编出7以内的数的应用题并说出算式。体验创编过程的成功与快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1.师:(出示PPT)我们先来复习一下7的分合式有哪些,请小朋友来说一下。

    2.现在,谁能根据7可以分成1合6来列算式,提醒一下,这个分合式可以列出4个算式哦!

    1+6=7,6+1=7:;7-1=6,7-6=1。

    小结:对于加法来说,小的+小的=大的;对于减法来说,大的-小的,对应的那个数就是答案。

    (出示第二张PPT),请小朋友来看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Eg:草地上有1只黄色的蝴蝶,又来了6只粉色的蝴蝶,现在一共有几只蝴蝶?

    你还能说出其他的应用题吗?有关心弟弟妹妹的情感,能自己设计、制作小礼品。(提示,加法两个,减法两个。)、

    经过第一个的练习,谁能自己说出这一个。

    Eg:草地上有5只灰色的兔子,又来了2只白色的兔子,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兔子?列算式,5+2=7

    (根据上一个练习,同样请小朋友说出剩余的3个应用题)

    (出示PPt3)刚才小朋友说的都很好,那现在来看这一个,会的举手。

    活动延伸:

    (PPt4)来看图,谁能根据这个图编出更多的应用题,列出更多的算式。

    (根据:树上树下;鸟的大小;尾巴的方向)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用题”相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较为难理解又难掌握的领域,如何让幼儿们在提倡的“玩中学”这一模式中掌握知识点呢?我将此作为本次课堂设计的一个难点。以动画人物的形象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随着喜爱的动画人物进入我所创设的环境中,让幼儿们在与动画人物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性的学习。在编应用题时,小朋友基本能大声的来编,可能是父母在场的关系,小朋友积极举手,认真的投入到活动中。在数学练习时,父母们都走去看自己的宝宝做练习,这个环节有点乱,可是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所以这个环节在父母们的一起参与下结束了。

    大班数学看图编题教案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体验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必须要有一件事情,两个已知数(条件)及一个问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自编加法应用题。

    2、发展幼儿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

    1、能反映花园里有一只蝴蝶的背景图及能反映花园里有四只蝴蝶的背景图各一张;

    2、能反映天空中有两只小鸟的'背景图及能反映天空中有三只小鸟的背景图各一张(树上有2只小鸟,飞来了3只小鸟。)贴绒算式两张(1+4=?,4+1=?);

    3、两个大问号。学具:学具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习5的组成。

    1、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复习5的组成。

    教师:“小朋友我问你,5可以分成1和几?”(谢老师我告诉你,5可以分成1和4、)……

    “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嘿嘿,你的1球碰4球。)……

    教师:通过刚才的游戏,你们知道5有几种组成吗?(4种)对了,5有4种组成,5有哪4种组成?

    教师板书: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二、引导幼儿看图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1、教师出示第一幅图。(花园里有一只蝴蝶在飞。)

    a、教师:小朋友,我们来看看花园里有什么?谁能用简单的话说一说?(花园里有一只蝴蝶在飞)

    教师:说的真好,我们一起来说:花园里有一只蝴蝶在飞。

    b、教师出示第二幅图。(又飞来了四只蝴蝶。)

    教师:看看怎么了?(又飞来了四只蝴蝶。)

    教师:现在花园里共有几只蝴蝶呢?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幼儿尝试讲述计算方法。)

    教师:他是用加法算的……,一起来看看这个加法算式怎样列?

    c、教师出示算式1+4=?

    教师:1+4=?你是怎么知道1+4=5呢?(引导幼儿说1和4合起来就是5)他说1和4合起来就是5,所以1+4=5。说得真好,回答问题的声音又好听、很响亮。

    教师:我们一起这个加法算式中的各个部分分别表示什么?(1表示花园里有1只蝴蝶在飞;4表示又飞来了4只蝴蝶;5表示花园里一共有5只蝴蝶;加号表示一部分和另一部分合起来就是加法。1+4=5。)

    2、a、教师:谁愿意用简单的话把这件事讲给大家听。

    教师出示?:这是什么?疑问号是叫我们不把答案告诉别人,而是提一个问题让别人回答。大家想一想,这个问题怎么提呢?(多位幼儿尝试提问)

    教师:请举手的小朋友告诉我吧!

    教师结合幼儿的小结:小朋友都很爱动脑筋,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花园里一共有几只蝴蝶?

    b、教师:现在老师用数字1和4以及你们提出的问题编一道加法应用题,你们要仔细听哦。(教师边指图边讲)“花园里有1只蝴蝶在飞,过了一会儿又飞来了4只蝴蝶,花园里一共有几只蝴蝶?”

    教师分析:(结合图)这道题叫应用题,在这道应用题中,必须讲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就是:花园里有蝴蝶;还要有两个已经知道的条件,这两个条件是:花园里的1只蝴蝶是已经知道的和又飞来的4只蝴蝶也是已经知道的,也就是1和4是已经知道的条件。最后还要提出一个问题(指着?)花园里一共有几只蝴蝶?

    教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讲讲这道应用题吧。这道应用题用什么方法算的,(加法)你怎么知道是用加法呢?(引导幼儿说:花园里的蝴蝶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因为花园里的蝴蝶比原来又增多了。)所以用加法。用加法算的应用题叫加法应用题。叫什么应用题?

    3、出示小鸟图两张,引导幼儿完整地看图编应用题。

    a、教师:小朋友我们再来看看黑板,这两幅图说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简单的话告诉大家?(天空中有小鸟)哪两个是已经知道的条件?(我们一起来学:天空中有2只小鸟,又飞来了3只小鸟是已经知道的两个条件)。天空中的小鸟比原来怎么样?(天空中的小鸟比原来又更多了)大家想一想,这个问题怎么提呢?(出示?)

    教师:谁能完整看图编出一道加法应用题。要想清楚哦,天空中的小鸟是比原来更多了,该怎么提问?

    教师:××小朋友是这样编的,(教师边指图边讲)刚才××的应用题是怎样编的?(编得真好,送她一个顶呱呱,不仅爱动脑筋回答问题又很大声又好听。)

    b、教师把小鸟图变换一下。

    教师:老师把这两幅图变换一下,你们能编出另外一道应用题吗?看谁最爱动脑筋。

    教师:天空中有3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小鸟,天空中共有几只小鸟?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编的这道应用题。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有哪两个是已经知道的条件?提了一个什么问题?(说的真好也送她一个顶呱呱。)

    三、看加法算式编应用题。

    教师:请看黑板上的这道加法算式,刚才小朋友们都学会了看图编加法应用题,那你们能根据加法算式编出相应的应用题吗?和你的伙伴说一说,(2分钟)

    教师:谁想好了?(老师重复)××小朋友编的这道应用题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表示算式中的4,××表示算式中的1,问一共有……表示算式中的?(教师边指图边讲)说的真好表扬他。

    教师:还有谁想出了不一样的?(请多位幼儿尝试编应用题并检查纠正不正确的。)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有学会了新本领,会看算式编应用题。知道编一道应用题要有两个已经知道的数字及一个问题。如果少了一个数字或少了一个问题,这道就不好编了,更没办法算了。

    四、听口编应用题操作数字卡片摆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教师:老师要考考大家,你们听老师编的应用题,摆出相应的算式。桌面上每人都有一个学具盒,学具盒里有1——10的数字看片及+、-、=。小朋友轻轻拿到学具盒,听老师的应用题摆出相应的算式。(教师报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的速度放慢,关注每一位幼儿,表扬很快摆对的幼儿。)

    教师:摆对了吗?请摆好了的小朋友举手老师就会过来看看谁摆的又快又准确。(教师评价幼儿操作结果,并对还不能很快摆出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教师:小朋友把数字卡片及符号轻轻的送回家。下课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创编加法应用题。

    收拾操作材料,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1、看图编应用题在大班数学教学中是一个比较难的教学内容,也是幼儿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更是锻炼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努力贯测逻辑思维训练的原则。并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应用题的基本结构都是已知两件事和一个基本问题组成的。幼儿要解答应用题,必须对题的数量进行分析,了解构成要素的概貌,然后才能解答。这也就是应用题所必须进行的结构训练。当教师出示牛奶瓶图时,很容易激发幼儿的思维兴趣,引起他们的联想。接着把“原来有一只奶瓶,后来又送来四只”这样一个数量关系,寓于结构,融于情境中,幼儿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分析、综合思维过程,不仅可以使幼儿达到真正理解题意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的提高。事实上,幼儿马上就能异口同声地把答案喊出来。

    然而,我发现在活动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试着让幼儿自己上来创编应用题,细节方面处理的不够经验,幼儿在这个环节花的时间很多,而事实上孩子们创编的应用题前两句基本是一个模型:本来有——后来又来了——。我想针对这个问题,在以后的活动中,可以引导孩子们去丰富。也希望家长多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创编应用题,同时还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2、有5个幼儿甚至不会问问题,直接给出答案。最后的看算式编应用题的时候,有的孩子直接独处算式,我稍稍有些许变动,使得幼儿在独立完成列式时遇到了困难,有的观察仔细,有的不能理解题意,我就引导孩子按照刚才的方法进行创编应用题。这可能是老师在我们编好应用题时我没有很好的进行总结,帮助幼儿进行梳理,。这让幼儿在学习的时候没能很好的掌握。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幼儿逐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要求。转化训练,一方面是符合幼儿思维的水平和特点,另一方面要让幼儿参与转化的整个过程。从而提高抽象、概括的能力。我坚信,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挖掘每个教育环节所隐含的教育价值,努力引领幼儿真正探索学习。

    根据算式编一个数学问题

    编题基本要求

    2010-12-06

    1、题目的基本特征:诊断功能、针对数理出题、促进概念的理解、强调视空间表征、结合具体情境。

    2、知识点标题简练、概括,要使学生形成明确的知识结构。

    3、按末级知识点编题。

    4、题型:包括单选、填空,以单选为主,填空其次。

    5、题目内容

    (1)内容要求

    ①. 多提炼概念、规则,针对“数理”出题。

    “数理”:简练、概括、明确考查具体内容。

    例在计算“1.36+0.7”时,列竖式的时候,两个小数的小数点要对齐。那么,此题“数理”可以总结为:加法运算中的小数点对齐法则

    ②. 解析中点名“数理”:解析中明确说明此题用到的数理,并结合题目进行“数理”的具体阐释,即讲清楚这类题目为什么这么做。

    例计算“1.36×0.7”,结果的小数位是两个因数小数位相加的和。那么,此题“数理”可以总结为:积的小数位等于因数小数位的个数相加

    ③. 趣味性“既可以创设与日常生活非常贴切的情景,也可以创设拟人化、童话化的情景;题目中的人物可以是现实中的,也可以是动画片、童话中的;也可以使用一些生动形象的图片展现题目内容。

    ④. 与现实联系,题目结合具体情境。

    例百分率在生活中的应用:产品合格率、药物的含量等。

    (2)注意事项

    ①. 如果不以计算能力为考型樱查目标,题目中的数字要简单,便于学生计算。

    不合适题目举例:一种电线,1米重1.08千克,90.5米这样的电线重( )千克?

    理由:计算过于复杂,可以把1.08改为0.8。

    ②. 题目类型设置要恰当,保证答案具有唯一性。

    不合适题目举例:红领巾公园的门票每张5.5元,学校组织97名学生去公园游玩,带600元钱够吗?( )

    用填空题不合适。理由:可回答:够/不够、可以/不可以等,无法确定吵弊标准答案。

    ③. 知识点有交叉时,可以在问题中注明多个知识点。如果是平行的知识点(即都很重要),可以注明多个知识点;如果一个是当前学习的,另外的是前一册的知识点,则以当前的知识点为主要考查对象。

    (3)编题数量

    先确定每一个末级知识点下面的所有的数理,每个数理在每个认知水平下面一般有2-5题左右,具体表现为:记忆2-5题,理解5-10题,应用2-5题,综合2-5题,思考:不一定,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6、题目难度:以掌握情况为目标,重要题目的难度不做严格要求(0%-100%皆可)。

    7、题目答案:保证唯一性(有明确的标准答案)、准确性。

    8、题目认知水平:分记忆、理解、应用、综合、思考五个认知水平,详细请见附录一。

    9、题目分值:根据知识点重要程度和题目难度估计。

    10、题目时间:根据题型、题目难度和知识点重要程度估计。

    11、题目分析:包括考查“数理”和“解题思路”两部分。

    12、试题来源:名校、名师、易错题、重点题为主。

    附录一、题目认知水平(参照: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法)

    1、 记忆:最基础的认知能力层次,主要考查学生对“数理”(数、式的运算法则、重要的概念、公式、定理推理思路及证明程序、解题方法等)的记忆情况(是否已经记牢?能否进行识别?鉴别?)。

    例1:0.28×0.34的竖式算式 正确么? 单选升租族

    分析:考查对“因数小数位的个数相加”的记忆情况。本题中积的小数位数错误。被乘数和乘数一共有四位小数,而积却只有三位数,像这样,积的位数不够,就要在左边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不足几位就补足几个0。所以0.28×0.34的竖式算式的正确写法应该是

    例2:0.74×5的竖式结果是( )单选

    A: B:C: D:

    分析:考查对“因数小数位的个数相加”和“竖式计算去“0”法则”的记忆情况。小数乘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整数来计算,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此外,小数部分末位的“0”要划去。74×5=370,因数中共有2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2位,点上小数点,得到3.7。所以答案选B。

    例3:解方程:x÷8+4=10,x=( )?下面解方程的过程 正确么?单选

    分析:考查对“解方程的步骤和运算顺序”的记忆情况。式中“x÷8+4”的含义是“x除以8的商再加上4”,而不是“x除以8与4的和”。正确解答是 。

    2、 理解:是认知能力的核心,侧重于对“数理”的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能否解释?转换?推断?对比?讨论?鉴别?),强调知识迁移(近迁移为主)的重要性。

    此部分多设置一些题目,突出“数理”理解的重要性。

    例1:两个小数相乘,积一定比1小。这句话正确么?单选

    分析:考查对“纯小数”和“混小数”乘法的理解情况。两个纯小数相乘,积小于1,例如:0.1×0.2=0.02;而混小数乘纯小数也可能等于或小于1,例如:1.25×0.8=1;混小数乘以混小数,可能大于1,例如:1.2×1.5=1.8。

    例2:在一个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0除外)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0除外)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则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单选

    分析:考查对“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情况。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那么积就扩大10×10=100倍。

    例3:分数:把一个西瓜平均切成8块,爸爸吃5块,小明吃3块,他们各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单选

    A:爸爸吃了这个西瓜的 块,小明吃了这个西瓜的 块。

    B:爸爸吃了这个西瓜的 ,小明吃了这个西瓜的 。

    分析:考查对“分数单位”的理解情况。 块与 , 块与 是不一样的。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爸爸吃了5块,是吃了这个西瓜(单位“1”)的 。而说“块”,则成了把每一块当做单位“1”,这样,“块”变成了“每一块”的 ,“ 块”也成了“每一块”的 。

    3、应用:是数学学习的根本目的,考查用“数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在新的具体情境下的考查。主要是对单个知识点的应用(简单应用)。

    例1:小明从家走到学校有1.5千米,他每天往返两次,他一天要走( )米 单选

    A.1.5 B.3 C.4.5 D.6

    分析:考查用“小数乘整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题意得出,小美上一天学从家到学校要往返两次,总共走4次,所以小美每天上学要走2.7×4=10.8(千米)。

    例2:阴天了,王明在窗口看到远处有闪电,5秒钟后听到了雷声,闪电的地方离王明有( )千米(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0.34千米/秒)。 填空

    分析:考查用“小数乘整数”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根据“速度×时间=距离”得出,闪电离王明的距离有0.34×5=1.7(千米),1.7千米等于1700米。

    4、综合:指将知识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整体,考查多个“数理”的综合掌握、综合理解和综合应用等能力,强调远迁移的能力。

    例1:下列算式中,与40.8÷2的结果不同的是( ) 单选

    A:40.8×0.5B:0.408×50C:408÷20D:40.8×5E:4.08×5

    分析:考查对“小数四则运算”的综合掌握情况。40.8÷2=20.4。一个数(0除外)乘小数,先转化成整数乘整数,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408×5=2040,于是得出:40.8×0.5=20.4,0.408×50=20.4,40.8×5=204,4.08×5=20.4,所以答案选D。

    例2:有一箱鸡蛋,连箱共重20.5千克,拿出一半后,连箱共重10.5千克,鸡蛋重( )千克?箱重( )千克? 单选

    分析:考查用“乘减”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箱鸡蛋拿出一半后,剩下的10.5千克的是一个箱和一半鸡蛋的质量和,又知一个箱和所有鸡蛋共重20.5千克,20.5比10.5多的正好是一半鸡蛋的质量,再乘2可求出鸡蛋的总质量,即鸡蛋共重(20.5-10.5)×2=20(千克)。再用20.5减去鸡蛋的总质量就是箱重了,即20.5-20=0.5(千克)。

    5、思考:侧重于考查对“数理”(数学学习中的规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好的解题策略等)的思考、归纳、概括的能力。鼓励学生探寻最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体现。

    增加一些难题,比如奥数上面的题目。

    例1:题目: 根据图a和图b,可以判断图c中的天平( )端下沉。(填“左”或者“右”) 填空

    分析:考查对“方程等式的性质”的思考能力。由图a知道,5个圆形的重量<2个正方形的重量,两边同时除以5,5个圆形的重量÷5<2个正方形的重量÷5,就得一个圆的重量<0.4个正方形的重量。由图b知道,2个三角形的重量=1个正方形的重量,两边同时除以2,就得1个三角形的重量=0.5个正方形的重量。所以得到1个三角形的重量>0.4个正方形的重量>1个圆的重量。所以右端下沉。

    例2: , ,那么a÷b=( )单选

    A:2.4B:24C:0.24

    分析:考查对“加法和乘法间的关系”的思考能力。若干个相同的数相加,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100个0.003的和可以表示为0.003×100=0.3,再乘以3000等于0.3×3000=900。

    附录二、编题格式

    1、单选题

    0# 编号:-1

    1#题目:这幅长方形画 的长是3.5分米,宽是4.2分米,给这幅画做一个画框,至少需要( )长的木条?如果在画上面镶一块玻璃,需要( )大的玻璃?

    2# A:15.2分米,14.7平方分米

    2# B:7.7分米,15.4平方分米

    2# C:15.4分米,14.7平方分米

    2# D:7.7分米,14.7平方分米

    3# 题型:单选

    4# 难度:100

    5# 答案:C

    6# 认知:综合

    7# 分值:10

    8# 时间:3

    9# 知识点:1.2. 小数乘小数

    10# 分析:考查对“用小数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应用能力。画框是一个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长和宽,根据周长的公式是(长+宽)×2,得出做画框需要的木条长度为(3.5+4.2)×2=15.4(分米)。根据面积=长×宽,得出需要的玻璃面积为3.5×4.2=14.7(平方分米)。

    11# 来源:新课标同步单元练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改编

    编一个数学问题及答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册宏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自编应用题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自编应用题教案1

    活动目标:

    能根据图中事情发展的顺序和相关数量,提出减法应用题的问题。

    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注意力。

    重点:根据图意自编减法应用题。

    难点:能够清楚、完整的表达]

    活动准备:

    每人一套0~8数字卡片;图片3幅;雪花片。

    活动过程:

    (一)口头练习8以内各数的组成和加减。

    1、请幼儿把数字卡片按0~8的顺序摆好。

    2、教师口头报算式,幼儿举起得数,对动作的的幼儿给予鼓励。

    3、请幼儿将卡片整理好。

    二)逐一出示3幅图片,练习讲图意和提出减法应用题的问题。

    1、出示图(1)车上有几位 ?下来了几位?如果用减法算,应提一个什么问题?

    2、出示图(2)图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有哪两个已经知道的数字?最后应提一个什么问题?

    3、出示图(3)教师讲述不规范的应用题,请幼儿指出错误,并给以纠正。

    教师说:地上有8朵蘑菇,小白兔采来朵蘑菇,地上还剩3朵蘑菇。

    4、归纳:刚才编的应用题都是用减法算的,叫减法应用题。它和加法应用题一样,要讲一件事情,知道两个数字,最后提一个问题。

    (三)游戏《猜一猜,另一只手中有几颗》,练习按游戏过程编减法应用题

    1、两人一组,每组取8颗蚕豆。

    2、猜拳,胜者先出题。幼儿一只手中拿2颗豆,另一只手中拿6颗豆,同时问对方:"一共有8颗都,左手拿2颗,请你猜一猜,右手拿几颗?"活动结束:

    猜对了互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发现观察层层递进,每个环节发散幼儿的思维,从而让幼儿理解减法应用题的实际意义,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而且还能提高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了成功喜悦,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的理念,然而我也发现了不足,幼儿在创编过程中,内容比较单一,有一个孩子编出来,多数的孩子都模仿他的思路创编,只有少部分幼儿创编有新意,以后要加强幼儿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要突破幼儿单一的模式,加强在培养幼儿创新意识,自编减法应用题是在自编加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的便于大班幼儿在模仿的基础上去创新去表达,整个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孩子都参与在活动中,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减法应用题的创编。

    大班数学自编应用题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描述和模仿的方法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2.初步获得编加法应用题的感性经验。

    活动准盯困备州则册:

    教师演示材料:1个小熊玩具和1个小老虎玩具,玩具苹果4个。幼儿每人一个小筐子,内分别装有5以内的玩具,如有的装公共汽车3辆、有的装小轿车4辆、有的装小兔2只、有的装水果5个等。

    分组活动材料:桌上摆放5辆车,有公共汽车和小轿车、有红色的和黑色的车;桌上摆放4只玩具兔子,有小灰兔和小白兔、有大兔子和小兔子;桌上摆放3个玩具碗,大小、颜色不同;桌上摆放4个苹果,大小、颜色不同。

    活动过程:

    1.教师边操作实物边描述。

    师:我先买了1个小熊玩具,又买了1个小老虎玩具,我一共买了2个玩具。刚才老师怎么说的?请小?请小朋友照着老师说也来说一说。

    教师出示4个苹果,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描述。

    2.幼儿根据自己框子里的玩具,学习描述。

    (1)幼儿两人一组,根据筐子里的玩具,互相描述,教师倾听幼儿编题情况。

    (2)师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可以怎么说?

    3.教师在幼儿描述的基础上,仿编加法应用题。

    (1)师:如果把"一共有3辆汽车"变成一个问题问大家,应该怎么问?(一共有几辆汽车?)(2)提出要求:请小朋友根据框子里的玩具情况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吧。

    (3)幼儿两人一组,根据筐子里的玩具情况仿编应用题。

    (4)师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你是怎么编应用题的?

    4.幼儿分组活动,根据情景自由编加法应用题。

    介绍各组材料:

    第一组:桌上摆放5辆车,有公共汽车和小轿车、有红色的和黑色的车;第二组:桌上摆放4只玩具兔子,有小灰兔和小白兔、有大兔子和小兔子;第三组:桌上摆放3个玩具碗,大小、颜色不同;第四组:桌上摆放4个苹果,大小、颜色不同。

    玩法:两人一组,根据桌上摆放的玩具编加法应用题。一个编,一个听,然后交换角色,继续观察玩上的不同点,编另外一道加法应用题。

    幼儿分组自由编加活动应用题。教师倾听幼儿编题情况,特别是最后的问句。

    师幼分享交流:你选用什么玩具?怎么编题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数学区投放玩具,引导幼儿根据玩具特征仿编加法应用题。

    生活活动:鼓励幼儿利用周围环境中的事物编加法应用题。

    大班数学自编应用题教案3

    【活动目标 】

    1、教幼儿初步学习自编口述应用题。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 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

    算式卡片、幻灯片、5朵花、鼓一个、图片(7只鸭子)、每人一套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

    一、1、游戏阳光快车、师生一问一答的形式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出示加减算式卡片。如2+3=5小朋友告诉我,你的汽车几点开?老师告诉你我的汽车5点开。)

    现在请小朋友看图片,要求通过观察思考,能把每道加法应用题的算式和得数说 给大家听。

    幻灯片1、操场上,有2个小朋友在玩,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玩?

    幻灯片2、草地上有4只猴子在玩,有2只猴子在吃东西,草地上共有几只猴子?

    幻灯片3、停车场里有5辆大卡车,还有4辆小卡车,停车场里共有几辆卡车?

    教师边指图边口述,有的`幼儿抢答,有的分组比赛,有的集体回答。

    2、宣布新课:小朋友,你们已会做许多加法应用题,你们能不能出加法应用题给别人做呢?这节课,老师教你们编加法应用题。

    二、授新课。

    1、创设情景编题。

    老师请两个小朋友到前面来,要求其他幼儿仔细观察,看老师在做什么?

    (老师表演:先发给一个小朋友2朵花,又发给一个小朋友3朵花)教师问:老师在做什么?

    接着,教师用发小红花给小朋友这件事,用“2”和“3”这两个数示范编一道加法应用题:“老师发小红花给小朋友,先发给小朋友2朵小红花,又发给小朋友3朵小红花,老师一共发了几朵小红花?(幼儿列算式)

    2、讲解编题方法。

    教师通过反复提问“老师刚才编的这道题里讲了一件什么事?有哪两个已经知道的数字?最后还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向幼儿讲清编加法应用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三、巩固练习。

    1、补充问题的训练,放幻灯片4,老师编题:天空中原来有3架飞机又飞来了4架飞机。

    启发幼儿思考:老师刚才编的这道题里有没有讲完整?(还要提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该怎样提?请小朋友将这道题完整讲一遍,将算式写在黑板上。

    2、看图编题的练习。

    出示图片(图片上有鸭子,大小、颜色、位置不同)请幼儿根据图片内容编应用题,并用卡片摆出算式。

    3、你编我摆。

    两人一组,一人编题,一人摆算式。

    四、组织游戏——传球编应用题。

    幼儿听鼓声传球,鼓声停了,拿到球的小朋友跑到前面利用自己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或做过的事情编一道加法应用题 给大家听,编对了老师就奖给一朵小红花,游戏反复进行。

    五、 总结 评价。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编加法应用题,编应用题要有三个条件,一是要说一件事情,二是要有两个数字,三是要有一个问题,请小朋友回去以后动脑筋想一想编出更多更好的应用题。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用题”相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较为难理解又难掌握的领域,如何让幼儿们在提倡的“玩中学”这一模式中掌握知识点呢?我将此作为本次课堂设计的一个难点。以动画人物的形象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随着喜爱的动画人物进入我所创设的环境中,让幼儿们在与动画人物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性的学习。在编应用题时,小朋友基本能大声的来编,可能是父母在场的关系,小朋友积极举手,认真的投入到活动中。在数学练习时,父母们都走去看自己的宝宝做练习,这个环节有点乱,可是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所以这个环节在父母们的一起参与下结束了。

    大班数学自编应用题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描述和模仿的方法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2、初步获得编加法应用题的感性经验。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教师演示材料:1个小熊玩具和1个小老虎玩具,玩具苹果4个。

    (2)幼儿每人一个小筐子,内分别装有5以内的玩具,如有的装公共汽车3辆、有的装小轿车4辆、有的装小兔2只、有的装水果5个等。

    (3)分组活动材料:

    A、桌上摆放5辆车,有公共汽车和小轿车、有红色的和黑色的车;

    B、桌上摆放4只玩具兔子,有小灰兔和小白兔、有大兔子和小兔子;

    C、桌上摆放3个玩具碗,大小、颜色不同;

    D、桌上摆放4个苹果,大小、颜色不同。

    (三)活动过程:

    1、教师边操作实物边描述。

    师:我先买了1个小熊玩具,又买了1个小老虎玩具,我一共买了2个玩具。刚才老师怎么说的?请小?请小朋友照着老师说也来说一说。

    教师出示4个苹果,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描述。

    2、幼儿根据自己框子里的玩具,学习描述。

    (1)幼儿两人一组,根据筐子里的玩具,互相描述,教师倾听幼儿编题情况。

    (2)师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可以怎么说?

    3、教师在幼儿描述的基础上,仿编加法应用题。

    (1)师:如果把"一共有3辆汽车"变成一个问题问大家,应该怎么问?"(一共有几辆汽车?)

    (2)提出要求:请小朋友根据框子里的玩具情况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吧。

    (3)幼儿两人一组,根据筐子里的玩具情况仿编应用题。

    (4)师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你是怎么编应用题的?

    4、幼儿分组活动,根据情景自由编加法应用题。

    介绍各组材料:

    第一组:桌上摆放5辆车,有公共汽车和小轿车、有红色的和黑色的车;

    第二组:桌上摆放4只玩具兔子,有小灰兔和小白兔、有大兔子和小兔子;

    第三组:桌上摆放3个玩具碗,大小、颜色不同;

    第四组:桌上摆放4个苹果,大小、颜色不同。

    玩法:两人一组,根据桌上摆放的玩具编加法应用题。一个编,一个听,然后交换角色,继续观察玩上的不同点,编另外一道加法应用题。

    幼儿分组自由编加活动应用题。教师倾听幼儿编题情况,特别是最后的问句。

    师幼分享交流:你选用什么玩具?怎么编题的?

    (四)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数学区投放玩具,引导幼儿根据玩具特征仿编加法应用题。

    生活活动:鼓励幼儿利用周围环境中的事物编加法应用题。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大班数学自编应用题教案5

    目标:

    初步学习自编加法应用题

    重点:

    学习编应用题的方法

    难点:

    理解应用题中各要素的关系。

    准备:

    找朋友的音乐、课件、图片、算式卡片

    过程: 一、师生合作、共同游戏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找朋友》的游戏,我会邀请我的好朋友到前面来。

    师:老师请了几个小美女?

    师:4个小美女(同时出示图卡)这个游戏真好玩,我们再来玩一次。

    师:老师请了几个小帅哥?

    师:3个小帅哥(同时出示图卡)

    师:现在我来提一个问题:一共请来了几个小朋友?出示图卡(一共?)

    师:我刚才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我刚才说到的两个数字代表什么?

    师:刚才我们说了一件找朋友的事情,出现了2个数字,提出了一个问题,是用"一共"来提问的,这就是加法应用题。现在我请**来完整的编一下(图文结合)(编应用题的模式)

    二、看图编应用题

    师:你们真棒,给自己鼓鼓掌,我们再来编一编

    师:你看到了什么?(强调完整)出示数字1

    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出示数字2

    谁来提一个问题?出示加号

    他们三个合起来就是一道完整的应用题。

    谁能把刚才的事情编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

    引导幼儿理解问题中不能出现数字

    师:我们再来看下一副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出示数字3

    师:你又看到了什么?出示数字3

    师:谁来提一个问题

    师:你们真聪明,那我要出一道难得,考考你们了

    出示5+3,谁来编编?

    谁来自己编一道,请另一名幼儿列算式

    (引导幼儿拓开思维)

    三、幼儿分组编应用题

    师:你们都很棒。老师带来了许多的图片和算式,请聪明宝贝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编一编。我这里有两个要求:

    1、请两个小朋友选一张图片,相互编一编,看谁编的好。

    2、编完一张可以再换一张编。

    3、合作完以后可以自选一张也可以去给客人老师讲一讲你编的。

    大班数学自编应用题教案6

    活动目标:

    能根据图中事情发展的顺序和相关数量,讲述图意,并提出加法应用题的问题。

    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重点:根据图意自编加法应用题。

    难点:能够清楚、完整的表达。

    活动准备:

    图片;卡片、练习本

    活动过程:

    一)逐一出示数组成及算式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个别练习口算。

    教师出示第一张卡片,由第一组第一位幼儿口算,算对了即坐下;第二位幼儿马上起立,口算第二张卡片上的算式,依次类推,连续进行。如某一幼儿算错或算不出的时候,请别人帮忙,同时换一个小组,继续进行。

    (二)逐一出示图片,学习讲述图意和提出问题。

    1、出示图(1)。启发幼儿说出"原来有几把椅子,小朋友又搬来了几把?"想一想,如果用加法算,应问一个什么问题。

    2、出示图(2)。这幅图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有哪两个已经知道的数字?最后问一个什么问题?

    3、出示图(3)同上形式提问。

    4、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讲的都叫应用题,每道应用题中必须讲一件事情,起码要有两个已经知道的数字,最后要提出一个问题。

    (三)游戏《击鼓传卡片》,幼儿自编应用题中的问题。

    把一叠实物卡片放在纸袋中。游戏开始,教师闭眼击鼓,幼儿按次序传递纸袋。当鼓声停止,纸袋在谁的手里,谁就从纸袋中抽出一张卡片。教师按卡片中实物的数量讲一件事情,再由该幼儿补上一个问题,然后全体幼儿口头列式和计算。游戏重新开始。第二次时可请幼儿来击鼓。

    大班数学自编应用题教案7

    目标:

    1. 教幼儿初步学习自编口述应用题。

    2. 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准备: 挂图,算式题卡片。

    过程:

    一、引题

    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快乐数学大本营,我们栏目的口号是:(幼儿回答)快乐数学,快乐无限!我们快乐数学大本营又开始招收新的小朋友了,如果你们也想加入快乐数学大本营,就先要通闯过三关快乐数学关。

    二、快乐数学第一关:游戏:阳光快车

    师生一问一答的形式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出示加减算式卡片,如:2+5=?小朋友告诉我,你的汽车几点开?朱老师告诉你,我的汽车7点开。)

    三、快乐数学第二关:我说你来算

    1、今天我带来了一张图片,我给它编了一段话,请你列好算式并算出得数(花园里有两只蝴蝶,又飞来四只蝴蝶,一共有几只蝴蝶?)小朋友请你算一算。

    2、我这里还有一张图片,谁能象我一样给它编一段话,让我来算一算。

    (1)、幼儿自由讨论,请幼儿口述。

    (2)、教师完整讲述,并板书:4+3=7

    3、出示图片,请幼儿发挥想象把图片编成一段话,举手回答问题。

    4.小结: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讲的都叫应用题,每道应用题中必须讲一件事情,起码要有两个已经知道的数字,最后要提出一个问题。

    四、快乐数学第三关:抢答题。

    今天我们学习了看图编应用题,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事情都可以编应用题,大家想一想,编一编。

    1. 教师出示计算卡片,请幼儿根据卡片自编应用题。

    2. 提问个别幼儿。

    五、幼儿每人一张算式题卡,编出应用题说给父母听(每人编2题),编对的幼儿到老师处领一面红旗,表示闯关成功。

    数学题是怎么编出来的

    试题改编是对原有试题进行改造,使之从形式上、考查功能上发生改变而成为新题。改编试题的具体方法有:设置新的问题情境、不同题型之间的转换、重新整合、转变考查目标等。

    1、设置新的问题情境

    一道常规的纯粹数学问题,当把它放置在一个新的问题情境中时,由于知识载体发生了改变,这道试题就变为一让脊道新题,这可以反映出数学知识应用的灵活性。

    2、 不同题型之间的转换

    在高考数学试卷中,出现了较多的通过改造题型来获取新试题的形式。例如:许多压轴解答题的命题材料很好,从考查内容和考查功能上来看往往是很经典的试题,但由于第二、三问的难度过大,所以常常会使考生因感到畏惧而放弃解答该题。其实,第一问可能非常简单,也很容易上手,此时,就将第一问压宽中缩、升华或从其它角度设问,再辅以选项的巧妙设计,从而将第一问变为一道新颖的选择题或填空题。当然,也可通过深入发掘内涵或扩充运用范围坦巧渗的方式,把经典的选择题、填空题改造成解答题的形式。

    解答题改编为选择题或填空题

    改编模式:保持原型的考查内容不变,将问题的设问形式加以改造,同时添加适当的问题情境,省去对具体解题过程的考查,而构造出的新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