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音乐

五年级音乐教案,通用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设计范文

  • 音乐
  • 2023-06-16
目录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三篇
  • 五年级音乐教案下册人教版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篇
  •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西部放歌
  •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三篇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三篇

    【 #教案#导语】音乐中使用的音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这些音以一个音为中心(主音)构成一个体系,就叫调式。如大调式、小调式、我国的五声调式等。调式中的各音,从主音开始自低到高排列起来即构成音阶。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卖前家阅读。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一:学戏曲

    教学内容:

    欣赏《桔树尚且性刚强》。

    教学目标:

    1、让学孝橡生了解本地区主要戏种的历史发展、主要特点和代表性剧目,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学生对中国戏剧艺术的关注,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1)播放三段唱段,请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剧种?

    京剧《红灯记》选段、黄梅戏《女驸马》选段、越剧《红楼梦》选段。

    (2)哪一个戏种是流行于我们地区的?

    (3)你都知道哪些有关越剧的知识?

    2.新授部分

    (1)介绍越剧发展历史及行当:小生、花旦、老旦、丑角。

    (2)欣赏《桔树尚且性刚强》,边欣赏边完成课后问题。

    (3)欣赏《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4)总结越剧的音乐风格特点:清悠婉丽。

    3.演员介绍:尹桂芳

    4.拓展性作业模拟演唱,积极体验、大胆表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报花名》。

    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评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的剧目。欣赏《报花名》进一步感受评剧演唱特点,通过欣赏、模唱感受评剧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剧种类、相关知识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并交流评剧的有关内容:发展历史、艺术特点、音乐特点、代表剧目、优秀演员。

    3.欣赏《报花名》:简单了解《花为媒》的剧情,感受音乐风格,介绍演唱者。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花木兰》。

    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河北梆子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欣赏《花木兰》,进一步感受河北梆子的音乐特点。对比欣赏豫剧《花木兰》,学习了解豫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种以及相关知识等有关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

    3.了解豫剧的有关知识:发展历史、艺术特点、音乐特点、代表剧目、优秀演员。

    4.欣赏《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简单了解《花木兰》的剧情,感受音乐风格。

    5.欣赏河北梆子《花木兰》并了解河北梆子这种艺术形式。

    6.背诵古诗《木兰辞》

    7.拓展性欣赏:民族管弦乐交响诗《花木兰》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看大戏》。

    教学目标:

    学习歌曲《看大戏》,设计歌曲的念白节奏,正确演唱歌曲。

    教中慎清学过程:

    1.导入:播放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感受豫剧的唱腔风格。

    2.学习歌曲《看大戏》

    (1)初听:体会乐曲的情绪,感受乐曲的风格。

    (2)哼唱歌曲旋律:注意过门、变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确演唱。

    (3)学生自主设计念白的节奏。

    (4)完整演唱歌曲。

    3.欣赏教师提供的音响材料

    4.总结本单元的学习情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二:母亲河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长江我的家》、欣赏管弦乐合奏和合唱《长江之歌》。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长江我的家》。

    2.在欣赏《长江之歌》时能体会旋律线的起伏与歌曲表现的内容之间的联系,在演唱和欣赏音乐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感情,丰富有关长江的相关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

    1.导入

    2.欣赏《长江之歌》

    (1)简介《长江之歌》。

    (2)欣赏管弦乐合奏《长江之歌》,请随着音乐用手划出旋律线。

    (3)朗读歌词,体会情感。

    (4)复听,体会合唱与独唱的不同。

    3.学唱歌曲《长江我的家》

    (1)欣赏范唱录音。

    (2)与学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

    (3)随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4.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保卫黄河》、欣赏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保卫黄河》,并尝试进行轮唱。

    2.在欣赏《黄河船夫曲》时能体会民歌与劳动的关系以及民歌的质朴、形象和感染力。

    3.在演唱和欣赏音乐过程中激发热爱母亲河的感情,丰富有关黄河的相关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交流知道的有关黄河的情况。

    2.欣赏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

    (1)简介《黄河船夫曲》

    (2)欣赏男声独唱《黄河船夫曲》

    (3)跟录音轻声哼唱,并初步学会这首歌曲。

    3.学唱歌曲《保卫黄河》

    (1)听赏歌曲录音。

    (2)随范唱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3)欣赏《黄河大合唱》中的《保卫黄河》(轮唱)。

    (4)启发和引导学生听出歌曲中运用了“轮唱”的演唱形式,并能领悟到采用轮唱是为了更形象地表现抗日浪潮遍布中华大地、此起彼伏的壮观场面。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歌曲《长江我的家》和《保卫黄河》,欣赏轮唱曲《保卫黄河》,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及其不朽作品《黄河大合唱》,对作曲家表示敬仰之情。

    2.更熟练、更富有表情地演唱《长江我的家》和《保卫黄河》。

    教学过程:

    1.导人:介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2.师生共同阅读课本上的连环画:了解一下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3.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听赏《黄河大合唱》的录音资料。

    3.复习歌曲《长江我的家》

    (1)随范唱录音带歌唱。

    (2)随歌曲伴奏带歌唱。

    (3)随琴声学习前16小节歌谱,学会×××的节奏。

    (4)按课本上的规定,用领唱和齐唱的形式随伴奏带歌唱,领唱可先由教师担任,后由学生担任。

    4.复习歌曲《保卫黄河》

    (1)再次欣赏轮唱曲《保卫黄河》。

    (2)随伴奏带齐唱几遍。

    5.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动员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组织、协调、合作的能力。

    2.通过对音乐姐妹艺术的收集、欣赏、交流,拓展学习视野。

    教学过程:

    这一活动是充分发挥师生创造性的极好时机,可用多种方式来进行,例如小组擂台赛、游艺会、班级文艺节目展演等。

    这一活动除可由教师主持外,也可由几名学生来主持,师生要共同参与,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大多节目应采用小组共同表演的形式,但也可有几个由个人表演的节目。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三:五十六朵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为歌曲伴奏,随歌声舞蹈。

    教学目标:

    1.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认识。

    2.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在唱歌、伴奏、跳锅庄舞诸项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同学们看羌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再看羌笛的图片(出示图片),介绍羌族。

    2.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1)欣赏歌曲范唱录音(两遍),请同学们听后的感受。

    (2)集体朗读歌词,随录音轻声哼唱歌词。

    (3)学唱前16小节歌谱,引导学生“发现”后面8小节与前面8小节基本相同。

    (4)背唱第一段歌词,并随伴奏带放声歌唱。

    3.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学习几个锅庄舞的动作,欢快起舞

    5.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用课堂乐器演奏《瑶族舞曲》主题,并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目标:

    1.能专心欣赏、听出《瑶族舞曲》三个部分速度和音乐情绪的不同,并能顺利完成课本上的填写练习。

    2.能背出《瑶族舞曲》的主要主题,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能随《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

    教学过程:

    1.导入:介绍瑶族,看瑶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和他们载歌载舞欢度节日的情景(出示图片)。

    2.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

    (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乐曲分为三个部分,课本中列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两个主题,主题A非常优美动听,主题B矫健活跃。学生随教师琴声轻声歌唱,反复多次,要求边学唱边记忆。

    (2)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请学生静静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两个不同主题的进入。

    (3)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

    (4)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现,但气氛越来越热闹,并加了一个结尾,结尾的音乐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歌舞达到**,全曲在热烈欢畅的情绪中结束。

    (5)完整地听赏一遍《瑶族舞曲》

    3.用课堂乐器演奏主题A

    4.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阿喽喽》。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喽喽》,初步学会这首歌曲的歌谱。

    2.能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

    教学过程:

    1.导入

    2.学唱歌曲《阿喽喽》

    (1)听赏范唱录音数遍,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印象。

    (2)讨论歌词,理解歌词,特别要理解歌词中“它是我指路,它听我的话”中“我”字的含义,这个“我”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整个彝乡的人民。

    (3)跟着范唱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4)跟着伴奏带放声歌唱,要求唱出自豪、热情的感情,但要控制好声音,防止喊唱。学生演唱时教师可以指挥来提示速度和强弱。

    3.学唱歌谱:教师大声唱谱学生轻声唱谱的方式。

    4.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

    五年级音乐教案下册人教版

    平行班用的同一课题的教案设计,根据上课班级学生的实际差异宜有所区别,原定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效果,进行简要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准备了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五篇,供大家参考。

    春景

    一、教学目标:

    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扰亮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二、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春水》

    2、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

    3、音乐知识:切分音

    三、教材分析:(略)

    四、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和歌唱表达对春天的爱

    五、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的运用

    六、教学准备:电子琴磁带

    七、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1.《小鸟小鸟》是故事影片《苗苗》的插曲。曲调欢快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展现了少年儿童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祖国明媚的春光里自由飞翔欢乐幸福的形象。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幸福欢乐的情感。

    2.春天,象征着美丽;春天,象征着生命。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万物苏醒,生机勃勃。春天,它又是许多的诗篇、绘画和乐章中赞美的对象。《致春天》这首钢琴抒情小品就是挪威十九世纪作曲家格里格谱写的春天的颂歌。

    乐曲的一开始,在右手高音合弦模拟出的流动的感觉的引导下,左手弹奏出清新、舒缓的主题旋律,让人彷佛看到了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景色,大地上到处充满了生命的勃勃生机;中间段低沉并且旋律逐渐急促,略显灰暗,似乎在告诉大家,在春天降临的过程中,并不都是阳光明媚的日子,也有春寒料峭,阴风阵阵的日子,但春天是不可阻挡的,所以在乐曲的最后部分,我们又看到了战胜了严寒的春天,为我们勾勒出明媚的阳光下的大地为渐渐茂盛的青草和朵朵绽放的鲜花所覆盖……

    尾声是一连串的分解和弦,清澈、明亮,花蕾初绽,色彩缤纷,引起人们对美好春天的多少无穷遐想。

    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2、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表演《小鸟、小鸟》

    二声部做到声音协和。

    休止符即空拍在歌曲中的演唱方法

    注意解决六度音程大跳的音准

    教学过程:

    一、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2.初听《致春天》。

    (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

    (2)教师可适时指森李雹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3.复听《致春天》。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曲调相同但情绪不同。

    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此帆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

    (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 热烈。

    5.三度(欣赏)创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二、表演《小鸟小鸟》

    1.生态环保导入。

    设问:

    (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

    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设问:

    (1)歌曲是几拍子?说出该拍号的含义?(复习6/8拍号,该拍号在第9册第1课讲过。)

    (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设问:

    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弱拍起唱 ——第六拍起唱)

    (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

    a.教师范唱。

    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相似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用6/8拍指挥图式,跟着教师的指挥放慢速度视唱第一乐句(2小节)。

    c.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其他三个乐句(每句2小节)。

    d.按教材要求,画出该三个乐句的图形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部分。

    e.按曲调的起伏,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调。

    (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a.教师分别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

    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2小节)。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

    c.分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

    d.合唱合成。要求学生能相互倾听对方的声部,做到和谐。

    4.学唱歌曲

    (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悦、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歌。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欢乐的情绪。

    (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

    5.表演歌曲。

    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舞;小品表演……进行二度创作表演。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三、课堂小结

    进行保护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2.学生二声部训练还有待提高,多加训练,唱多几次明显感觉好多了,但还是不太稳,要求老师带唱,请学生下课之后再去找找还有哪些描绘春天的歌曲和乐曲。

    四、课后反思

    现在新教材都很注重合唱教学,这既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所以在教学时切不可加快速度,要循序渐进,之前要做些音程的练习,特别是相近的几个音。

    《欢乐的春寨》

    教学内容:

    一、歌曲《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

    二、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阿佤人民唱新歌》

    本课用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巴塘连北京》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初步了解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

    2、培养学生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热爱少数民族音乐;

    重点、难点: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区分;

    教学过程:

    一、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听完之后请你告诉我这段音乐的风格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面?演奏的乐队事中国民族乐队海狮西洋管弦乐队?演奏形式是合奏还是独奏?

    二、到底是什么喜讯从北京传出来呢?大家都是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在1976年又一个重大喜讯从那里传出来,“四人帮”被*了,文化*结束了,人们听到了这个喜讯之后是怎样的一个心情呢?从音乐里我们可以听出,下面完整的欣赏一遍乐曲。

    三、用手指来告诉每个段落的进入。

    四、乐曲中哪段最有力,哪段最抒情?

    五、跟着哼唱这两段旋律;

    六、这里还有一首和北京相关的歌曲《巴塘连北京》,一起来学唱;

    1、认真聆听歌曲范唱;

    2、一起用2/4拍来指挥;

    3、老师范唱中间比较难掌握的节奏;

    4、学会歌曲之后加进几个藏族舞蹈的简单动作,边唱边跳;

    课堂小结:学生边唱边跳的能力有限,以后还要多进行这样的训练。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迷人的火塘》欣赏《阿佤人民唱新歌》

    教学目标:

    一、简单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以及他们的音乐风格。

    二、了解歌曲中切分节奏的变化。

    重点、难点:歌曲中切分节奏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的国家,同学能说出多少个少数民族?

    二、今天我们要学唱的这首歌曲你能从歌词里听出是哪个少数民族吗?X

    三、聆听歌曲范唱;

    四、你知道火塘在侗族同胞那里象征着什么吗?侗族同胞在喜庆节日的晚上,生起篝火围坐在火塘的四周唱歌跳舞,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憧憬,火塘象征着欢乐的时光。这就是侗家的风俗。

    1、老师范唱。

    2、重点演唱第四乐句(即第7、第8小节),引出切分节奏;

    讲解书上XXX是什么节奏,请同学们把它和前面学过的节奏对比一下,他们之间有相似点吗?

    3、唱歌词,老师可以在学生唱好了第一声部的时候,加入第二声部的演唱。

    4、带领学生唱第二声部,尤其注意第二声部进入时的节奏,休止两拍,把能唱第二声部放在一组,剩下的同学唱第一声部,老师也带唱第二声部。

    5、今天我们除了了解侗族的歌曲之外,还要去另外一个少数民族那里看看,听听。

    6、聆听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

    在我国云南省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同胞,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有彝族、傣族等,在云南的西盟、沦源等地居住着另一个少数民族——佤族,他们世世代代在那里狩猎、耕耘,他们的音乐与他们的风俗一样古朴、粗犷;

    7、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热情、欢快)

    8、歌曲最后的江三木啰是佤族的语言,表示欢乐、友好的意思;

    课后反思:同学们对少数民族了解甚少,还要扩大这方面的知识容量。

    你好!大自然

    教学内容:表演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声部间的均衡

    教学难点:分声部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

    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

    (1)设问: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师归纳: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

    2.聆听歌曲范唱。

    提示: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大家对第一声部的曲调都很熟悉,但第二声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这歌曲的学唱,采用自由报名参加某一声部的学唱。想多学一点,音准有把握的同学希望你们报名低声部,望大家考虑后回答。

    3.学唱曲调。

    (1)分声部。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要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

    (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

    (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小节。从读谱上,在五年级是没有困难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与和谐,尤其是低声部,所以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分声部唱都没问题,合成时,往往低声部把握不住,教师这时要给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听,感受是惟一的办法。当这8小节成功时,他们就树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这是本歌学习的关健处。

    (4)学习主歌部分。

    主歌的开始8小节没问题,是同声部,只要把弱起拍唱准。问题在后8小节的低声部。其中 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样。因此在学唱主歌部分时,宜将后8小节单独训练,教师要多帮助低声部唱熟练,在后8小节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节。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二、表演歌曲。

    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

    4、把歌曲的开始8小节副歌曲调改编成3/4拍。教师可以提示一小节的改编,

    如: 多种节奏型的变化,让学生去发挥。

    当学生改编完后,教师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自己试唱后,集体评价选出1—2改编比较好的曲调,全班进行试唱,并让学生对不同节拍产生不同情绪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A 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编的歌曲→A 2/4拍(原型歌曲)→B2……

    三、课后小结

    京韵

    教学内容:表演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声部间的均衡

    教学难点:分声部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

    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

    (1)设问: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师归纳: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

    2.聆听歌曲范唱。

    提示: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大家对第一声部的曲调都很熟悉,但第二声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这歌曲的学唱,采用自由报名参加某一声部的学唱。想多学一点,音准有把握的同学希望你们报名低声部,望大家考虑后回答。

    3.学唱曲调。

    (1)分声部。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要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

    (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

    (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小节。从读谱上,在五年级是没有困难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与和谐,尤其是低声部,所以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分声部唱都没问题,合成时,往往低声部把握不住,教师这时要给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听,感受是惟一的办法。当这8小节成功时,他们就树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这是本歌学习的关健处。

    (4)学习主歌部分。

    主歌的开始8小节没问题,是同声部,只要把弱起拍唱准。问题在后8小节的低声部。其中 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样。因此在学唱主歌部分时,宜将后8小节单独训练,教师要多帮助低声部唱熟练,在后8小节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节。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二、表演歌曲。

    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

    4、把歌曲的开始8小节副歌曲调改编成3/4拍。教师可以提示一小节的改编,

    如: 多种节奏型的变化,让学生去发挥。

    当学生改编完后,教师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自己试唱后,集体评价选出1—2改编比较好的曲调,全班进行试唱,并让学生对不同节拍产生不同情绪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A 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编的歌曲→A 2/4拍(原型歌曲)→B2……

    三、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表演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声部间的均衡

    教学难点:分声部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

    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

    (1)设问: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师归纳: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

    2.聆听歌曲范唱。

    提示: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大家对第一声部的曲调都很熟悉,但第二声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这歌曲的学唱,采用自由报名参加某一声部的学唱。想多学一点,音准有把握的同学希望你们报名低声部,望大家考虑后回答。

    3.学唱曲调。

    (1)分声部。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要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

    (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

    (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小节。从读谱上,在五年级是没有困难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与和谐,尤其是低声部,所以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分声部唱都没问题,合成时,往往低声部把握不住,教师这时要给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听,感受是惟一的办法。当这8小节成功时,他们就树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这是本歌学习的关健处。

    (4)学习主歌部分。

    主歌的开始8小节没问题,是同声部,只要把弱起拍唱准。问题在后8小节的低声部。其中 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样。因此在学唱主歌部分时,宜将后8小节单独训练,教师要多帮助低声部唱熟练,在后8小节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节。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二、表演歌曲。

    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

    4、把歌曲的开始8小节副歌曲调改编成3/4拍。教师可以提示一小节的改编,

    如: 多种节奏型的变化,让学生去发挥。

    当学生改编完后,教师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自己试唱后,集体评价选出1—2改编比较好的曲调,全班进行试唱,并让学生对不同节拍产生不同情绪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A 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编的歌曲→A 2/4拍(原型歌曲)→B2……

    三、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表演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声部间的均衡

    教学难点:分声部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

    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

    (1)设问: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师归纳: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

    2.聆听歌曲范唱。

    提示: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大家对第一声部的曲调都很熟悉,但第二声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这歌曲的学唱,采用自由报名参加某一声部的学唱。想多学一点,音准有把握的同学希望你们报名低声部,望大家考虑后回答。

    3.学唱曲调。

    (1)分声部。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要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

    (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

    (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小节。从读谱上,在五年级是没有困难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与和谐,尤其是低声部,所以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分声部唱都没问题,合成时,往往低声部把握不住,教师这时要给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听,感受是惟一的办法。当这8小节成功时,他们就树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这是本歌学习的关健处。

    (4)学习主歌部分。

    主歌的开始8小节没问题,是同声部,只要把弱起拍唱准。问题在后8小节的低声部。其中 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样。因此在学唱主歌部分时,宜将后8小节单独训练,教师要多帮助低声部唱熟练,在后8小节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节。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二、表演歌曲。

    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

    4、把歌曲的开始8小节副歌曲调改编成3/4拍。教师可以提示一小节的改编,

    如: 多种节奏型的变化,让学生去发挥。

    当学生改编完后,教师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自己试唱后,集体评价选出1—2改编比较好的曲调,全班进行试唱,并让学生对不同节拍产生不同情绪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A 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编的歌曲→A 2/4拍(原型歌曲)→B2……

    三、课后小结

    白花园

    教学内容:1、表演《盼红军》

    2、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表演《盼红军》

    教学难点: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教学过程:

    一、表演《盼红军》

    1.以社会生活导入:田野、山川、自然本身是个百花园,所以,民歌中以花为主题的乐曲比比皆是,本课的歌曲《盼红军》原名为《采花》。

    2.教师范唱。

    设问:歌曲中唱了几种花?采花献给谁?

    3.听辨曲调范唱。

    设问:这首民歌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把出现最多的节奏型拍击出来?

    (“ ”)

    4.学生划拍自学曲调。当自己感到有把握流畅唱出时,举手示意。(供老师掌握学生自学的情况,及时调控。)

    5.集体、小组、个人试唱曲调,教师点拔纠正。注意要唱出民歌的风格。

    6.按节奏念歌词,然后跟琴将歌词填入。

    7.跟伴奏带,以迫切地盼望的心情演唱。

    8.就地取材自制打击乐器(课前应与学生沟通),并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一部分学生亦可即兴舞蹈,抒发对红军到来的殷切

    9.小结:表扬以最简单的废品自制有效果的打击乐器参与表演的同学,以及即兴以最简易的动作,表达对亲人盼望的心情参与表演的同学。

    二、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1.分组准备与选举音乐会主持人。

    (1)推选节目主持人(2—3)人。主持人的任务是收集各组的节目进行串联、编排。

    (2)分组讨论参加全班音乐会节目并进行排练。要有集体节目,也要有个人节目,每组至小要有2—3个节目参与。

    (3)形式不拘,但主题要鲜明——花之歌。

    (4)教师要深入到各小组进行指导,做好服务工作,协助各组的排练演出,教师也应准备节目参与演出,师生共演师生共乐。

    2.音乐会演出开始。

    主持人主持并报幕。

    3.教师小结。

    第七课爱满人间

    第三节

    教学内容:1、表演《盼红军》

    2、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表演《盼红军》

    教学难点: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教学过程:

    一、表演《盼红军》

    1.以社会生活导入:田野、山川、自然本身是个百花园,所以,民歌中以花为主题的乐曲比比皆是,本课的歌曲《盼红军》原名为《采花》。

    2.教师范唱。

    设问:歌曲中唱了几种花?采花献给谁?

    3.听辨曲调范唱。

    设问:这首民歌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把出现最多的节奏型拍击出来?

    (“ ”)

    4.学生划拍自学曲调。当自己感到有把握流畅唱出时,举手示意。(供老师掌握学生自学的情况,及时调控。)

    5.集体、小组、个人试唱曲调,教师点拔纠正。注意要唱出民歌的风格。

    6.按节奏念歌词,然后跟琴将歌词填入。

    7.跟伴奏带,以迫切地盼望的心情演唱。

    8.就地取材自制打击乐器(课前应与学生沟通),并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一部分学生亦可即兴舞蹈,抒发对红军到来的殷切

    9.小结:表扬以最简单的废品自制有效果的打击乐器参与表演的同学,以及即兴以最简易的动作,表达对亲人盼望的心情参与表演的同学。

    二、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1.分组准备与选举音乐会主持人。

    (1)推选节目主持人(2—3)人。主持人的任务是收集各组的节目进行串联、编排。

    (2)分组讨论参加全班音乐会节目并进行排练。要有集体节目,也要有个人节目,每组至小要有2—3个节目参与。

    (3)形式不拘,但主题要鲜明——花之歌。

    (4)教师要深入到各小组进行指导,做好服务工作,协助各组的排练演出,教师也应准备节目参与演出,师生共演师生共乐。

    2.音乐会演出开始。

    主持人主持并报幕。

    3.教师小结。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篇

    【 #教案#导语】无论是一首简单的歌曲,还是一部规模宏大的交响乐,都渗透着作者的创作思维与灵感。 无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2、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3、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播放一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晌胡别属

    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表扬。

    二、引入新课:

    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

    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谁知道三峡在哪儿呢?

    2、学生发言引入教学。

    三、激情参与(视唱):

    1、播放歌曲。

    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轻声哼唱:

    注意:(1)强调正确坐姿。

    (2)可先放慢速度练习,较熟练后将速度还原。

    (3)老师将其有休止符的地方用连音来弹奏,请学生感受效果有何不同?因此,演唱时应把握好连音与休止符的细致要求。

    (4)唱“啦”,演唱时注意声音的弹性及气息的支持。

    四、学唱歌曲:

    1、师:除了我们以前了解过的汉族歌舞音乐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那么首先我们就来完整欣赏一首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啊?

    (1)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

    (2)歌曲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音调

    2、师: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为三部分哼唱,注意:a、休止符b、装饰音。

    3、引导学生发现前面的发声练习就在歌曲之中,由此分析此首歌曲的结构。

    4、教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一歌

    (1)完整视唱旋律。

    (2)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

    (3)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

    (4)完全熟练以后,三段作对比,进行力度、表情、速度变化。让学生感觉力度、表情、速度变化。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6)通过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上去高山望平川

    教学内容: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教学目标:

    (一)能够用豪迈、乐观的情绪背唱《上去高山望平川》,演唱时努力表现出这首歌曲豪放的陕北风格。

    (二)用听唱法来领会、表现陕北民歌的演唱特点。唱出陕北民歌的特殊“韵味”。

    (三)通过欣赏男声独唱《上去高山望平川》,体验西北地区民歌的风格,能够对西北民歌感兴趣,喜欢演唱西北民歌。

    教学重点:

    (一)用不同的方式有创造性有表现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二)通过西北民歌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体验和掌握西北歌曲的风格特点,用歌声来表现船工们悠然自得、自由自在和自豪、乐观性格。

    教学难点:

    如何领会、表现陕北民歌的演唱特点。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同学们,下面下面老师为大家介绍一首歌曲,请同学们听完后,说出这首歌的歌名(多媒体播放《西部放歌》)

    (2)师生总结:这首歌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西部,听完后你们会联想到什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对西部有哪些了解,能举出几首西部歌曲,你会演唱吗?

    生:联想到了西部开发和他们的窑洞生活,以及黄河船工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黄河大启闹合唱》、《绣金匾》、《拥军秧歌》、《信天游》、《脚夫调》、《横山上下来游击队》、《赶牲灵》、《见面容易拉话难》。并哼唱旋律。

    二、学习新课:

    (一)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1、乐曲简析:

    这是一首的青海“花儿”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属于山歌类,具有浓郁的西北地方特色。“花儿”分“长调子”和“短调子”两大类。“知调子”曲调高亢、悠长,节奏自由,音域宽广,“短调子”节奏规整,紧凑,音域狭窄。这首歌是“花儿”中最典型的“长调子”之一。

    2、欣赏并展开想像回答问题:

    这首歌歌词寓意含蓄、深刻悄谨罩,富于想像,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乐句悠扬、宽长,起伏较大,旋律高亢、自由舒缓,在高亢、刚健之中又带有抒情、缠绵的情调。极富西北地方色彩,经牡丹比喻心爱的女子,表达了青年男子对心爱姑娘的罹和倾慕之情。

    深刻地抒发了在旧社会里,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不能实现,只能望“花”兴叹的感慨心情。

    (二)创作活动:(以体验风格特征为主)

    对于陕北民歌,先凭一、两首歌曲是不能对其音乐风格进行定论概括的,同学们在课下要多收集这方面的资料,通过上网、电视等途径来从各个文献了解陕北的人文特点、音乐风格、民俗风情。以更好地来体验陕北民歌的韵味。下面,老师为大家播放几首西部歌曲,大家随着音乐用肢体语言来感受陕北民歌的魅力。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我们用歌声和肢体语言感受到了西北民歌的风格及其韵味,并且对陕北民歌感兴趣。以后我们在生活中应继续去体验。

    依马呀吉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依马呀吉松》体验西藏民族风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

    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

    课时:共3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3)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2、学习新歌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A、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

    D、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举手统计方法,也在可课前进行)。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A、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B、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

    C、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

    (3)学习歌曲的曲调。

    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

    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

    (4)学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

    (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3、小结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

    (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

    (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西部放歌

    西部放歌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听赏歌曲《黄河船》时,感受陕西民歌的特点,并能模仿陕西方言随乐跟唱。

    2、能学会唱《走降州》,并在歌曲表现活力中了解其音乐形象,与风格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感受西部民间歌舞的风格特点,并予以表现。

    教学准备:钢琴 、课件 、有关西部民间歌舞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 走进西部

    1、 歌声引进西部 听《黄土高坡》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提问导入这首歌叫什么?它的风格怎样?你能唱几句吗?(十多年前,这首歌红遍了全中国。这么高亢、这么粗狂、这么豪放的歌曲它源自哪里呢?)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进入西部,黄土高原,黄河和我们这里的区别

    2、 简介西部 说一说黄河、黄土高坡以及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活。黄河与我们湘江有区别吗?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人会是怎样的性格呢?在这么天宽地阔的高原上,人们说话或是唱歌的声调会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咆哮怒吼的黄河与赤*光秃的黄土高原赋予那里的人开朗豪放、纯朴淳厚的性格,在天宽地阔的黄橡首含土高原上,人们由这山坡可以望见那山坡,可是见个面要走几个小时的羊肠小道,喊话和对歌成了他们最快捷的交流方式。因此,大自然赋予了他们空旷。高亢的声调和喉咙。听,他们的歌声传过来了)。

    二、 西部放歌

    1、 听《黄河船夫曲》师:这歌声来自哪里?师:河面上飘来的歌声会是谁唱的?他们在干什么?师:对,这首歌就叫《黄河船夫曲》。你听出他有几段歌词,以什么形式出现?师:我们在听一遍,请你这首歌的风格特点? (引导学生说出粗圹、高亢、空旷、雄浑、朴质等特点。)师:这首歌的节奏是紧密的还是自由舒展的。师:这么悠长的节奏,让你感受到什么?

    (2) 跟唱 师:好,我们就在这开阔的黄河上,拉开嗓子,一起唱《黄河船夫曲》(全班随乐唱一唱,唱出它的高亢、粗犷) 歌曲中的“艄公”用了什么语言?(陕北方言) 还有那一句用了方言?

    (3)、表演(!)体会:你觉得歌曲的曲调和速度有什么特点?(曲调有多处重复,速度比较慢。)平稳稍慢的速度,让你感受到此时的船是在急流险滩中还是在平静的河面上行驶呢?(平静的河面)听了这首歌,你头脑中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船夫们是怎么划船的,你能学一学吗歌曲开始处有一大一小两个吆喝声,这是怎么回事?(是交错而过的两只船上的船夫在打招呼)。把学生分成两组,每组排成一条船,一起来扮演黄河上唱着《黄河船夫曲》的船夫们。比比梁笑看谁唱得韵味更足。

    2、 唱《走降州》

    (1)、过度语船靠岸了,船夫坐下休息休息。高原上到处都能听到悠扬的歌声。你听,那边船夫的声音刚落,这边又传来孩子们学唱的挑夫歌。

    (2)、听听《走降州》 ① 同样是来自黄土高原上的民歌,他们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呢?你从歌声中听到了什么?生:一根扁担…….. ② 走《走降州》歌中唱到“担上扁担走降州”,降州在哪里?为什么要走降州而不是坐车到降州?降州是古称,在今天的山西省,现在是商业发达的繁华之地。我们现在要买东西都是拉钱到超市去买。可是那时侯高原沟壑纵横,交通不便,人们要买东西、卖东西都只能挑着担子走到降州去。于是就有了“担上扁担走降州”的说法。

    (3)、学学挑担子师:你回条扁担吗?能学学吗?(尽量模仿各种不同的姿势)。学生随音乐《走降州》挑担律动,再次熟悉音乐。

    (4)、学唱曲谱 学生随琴轻唱曲谱,并及时解决难点。 5 1 5 1 5 1 5 1这句音比较高,不能叫喊,引导学生感受扁担一颤一颤的轻快的形象。 切分节奏引导学生想象切分节奏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唱出它的重音。

    (5)、学唱歌词 1、随琴唱词 2、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中的音乐形象,并唱出他的重音。 (歌词只有一句,其余全是虚词衬词,刻画了软溜溜的扁担一上一下颤动的形态与颤动的声音,生动形象、幽默诙谐,表现了挑夫苦中作乐得心情。所以,要唱得轻快、活波幽默。)

    (6)、感情处理挑夫们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可是他们却能苦中作乐。请想一想,要怎么唱才能让他们肩上的担子变得更加轻松、脚步变得更加轻快呢?

    三、 拓展

    (1)这节课的收获

    (2)你还了解那些高原上的情况呢?学生交流

    (3) 今日光芹哪秃高原新貌今天的黄土高原在西部大开发的带动下,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你们看!平庸的土地上开垦出了肥沃的梯田;黄河大桥巍然耸立;高速公路穿过高原;南水北调工程正在启动,黄土高原一步步走向繁荣。

    四、 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领略了黄土高原上极具魅力的民间歌舞,他们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希望大家大胆地走近她,摘取她。下课

    西部放歌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自主识读甘肃民歌《刮地风》的曲谱,学会唱这首歌,并用竖笛吹一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四四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能认出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2、感受陕西民歌的特点,并能随乐跟唱,了解陕北秧歌的特点,并能随歌曲《拥军秧歌》跳一跳。教学重点、难点感受西部民间歌舞的风格特点,并予以表现。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钢琴 、课件

    2、学生准备:有关西部民间歌舞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回忆西部歌曲的特点,学习《刮地风》。

    1、 听歌曲《刮地风》。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从哪里听出来的?《刮地风》是流行于我国甘肃、青岛一带的传统小调,也是新春佳节闹秧歌时的常用曲目。

    2、学唱曲谱 这首歌曲有四个乐段,分给四个组自己学唱曲谱。 (1) 5 5 3 5 │ 6 16 │5 5│ (2) 3 5 5 3 │ 2 3 5 │ 5 3 2 1 │2 —│ (3) 5 3 5 │ 5 3 2 1 │ 6 1 2 │ 3 2 3 │ (4) 6 12 │ 3 2 3 │ 1 2 1 6 │ 5 —││ 句中带有切分音型的重复,打破了均衡的节奏感,为旋律增添了欢乐的情绪。

    3、唱歌词歌词叙述了一年十二月中各种节气的变化和时令的特征,使人们在娱乐消遣、享受艺术美感的同时,获得丰富的生活知识。

    二、活动——扭秧歌 秧歌是一种主要流传于我国北方广大农村的民间舞蹈。这种舞蹈又叫扭秧歌或闹秧歌,表演形式为多人组成秧歌舞蹈队,分别持扇、帕、鼓、棒等,在鼓、锣、钹、唢呐等乐器伴奏下,边走边舞,有的地区也表演故事。情绪换快、热烈,很受广大群众欢迎,现已成为流行全国的群众舞蹈。

    1、 欣赏片断扭秧歌(出示课件)

    2、 学跳扭秧歌。

    3、 配上音乐扭秧歌

    4、 把准备好的手帕拉在手上,配上音乐跟着老师学扭秧歌老师可设一个秧歌队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动作、角色等,随着欢快热烈、富有特色的陕北民歌《拥军秧歌 》参与到秧歌队伍中来。

    三 、小结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三篇

    音乐课虽然总是被语文数学等课程抢占,但是作为老师,教案还是要写的,说不定就用上了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音乐教案下册人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五年级音乐教案下册人教版(一)

    一、所教班级学生基本情况

    学习基础:五年级大部分学生音乐学习基础各有千秋,层次不一,进度不同,所以要求老师所运用的方法也不同,因材施教,我根据每个班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整堂课,需加强机音乐能力的培养。

    二、全册教学内容(以单元为单位)

    1、春意。

    2、欢乐的春寨。

    3、幻想。

    4、四季。

    5、您好!大自然。

    6、京韵。

    7、友谊。

    8、百花园。

    三、全册教学要求

    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为主线,以音乐为基础,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串于始终,并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对音乐的领悟,对节奏和音准的加强,还有简单的识谱知识,并让学生终身爱好音乐。

    四、全册教学要点

    1、学唱歌曲应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应符合学习渣桐音乐的规律;

    2、欣赏音乐让学生学会聆听音乐;

    3、表演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感受音乐;

    4、创编与活动使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提高学生音乐创编能力;

    5、扩大学生视野,了解中外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

    6、通过音乐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对`生活的乐观向上的精神。

    五、教学方法措施

    1、加强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表现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的情感内涵,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

    2、把单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文化;

    3、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4、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5、加强实践与创造。

    五年级音乐教案下册人教版(二)

    一、学生状况分析:

    1、基本状况分析:

    五年级有x个班,大多数学生都很喜欢上音乐课,学生的理解潜力增强不少,对音乐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演唱时基本上能不喊唱,会用正确的方法演唱而且认识到了气息的作用,演唱时也能满怀感情地歌唱。

    各班的学生状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这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对于音乐缺乏兴趣,所以状况不是很好。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视谱都不会。这些学生对音乐课虽喜欢,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学不好。教师就应根据具体状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

    2、双基状况:

    本学期教材在乐理方面又加深了难度,如一个升号的调,升记号和还原记号等,使学生学习起来确实不容易,但它又为今后的学习做好了伏笔。

    总统上来看,x班学习态度认真,学习风气浓厚,学习歌曲的速度较快,x班学习风气不够浓厚,学习态度不够认真,故学习效率不前面几个班。针对这种现状,教师须进行超多的思想教育。每个班的学生的整体状况又不均衡,状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简悉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散文阅读:

    二、指导思想:

    体现素质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目标,落实新课标准的各项要求。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潜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构成良好的人为素养,为学生终身喜欢音乐,学习音乐,奠定基础。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资料包括唱歌、欣赏、器乐、律动,创编等。要求如下:

    唱歌:学习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学习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演唱方法,能够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

    欣赏:欣赏优秀的歌曲、乐曲、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了解人声的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乐家。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

    器乐:认识各种打击乐器,并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渐渐培养儿童的音乐创造力和协作潜力。

    律动:要求学如咐坦生配合音乐,跟老师示范,在技能训练上,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基本上能掌握教材所规定的乐理知识,视谱,视唱潜力有较大的提高。

    2、通过学习能正确的完美的表现歌曲,理解、欣赏曲目的主要资料。

    (二)潜力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掌握必须的音乐技巧,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潜力。

    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学习演奏方法。

    3、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潜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潜力,从而培养学生构成健康的审美情操。

    (三)情意目标:

    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四)质量目标:

    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能完整的演唱歌曲。

    五、教学重点:

    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潜力,发展创造思维。

    六、教材难点:

    审美情操的培养,实践潜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潜力。

    七、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认真写好教案,上好每一节课。

    2、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xx分钟的课堂时间,向xx分钟要效率。

    3、充分作好课前准备。

    4、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放低要求,放慢教学进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电子琴。,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八、提优补差的资料、途径和方法:

    1、提优补差的途径:

    (1)通过课堂教学。

    (2)通过课外艺术活动。

    2、方法:示范: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鼓励、表扬法:通过鼓励表扬大体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法: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九、教研课题研究:

    参与式教学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五年级音乐教案下册人教版(三)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x)班:xx人,五(x)班:xx人

    A、声乐方面:能用缓呼缓吸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唱歌。合唱的歌曲声音协和、节奏准确、并带一定的感情,部分学生声音嘹亮、悦耳。

    B、器乐方面:能辨清中国民族乐器的名称、种类、外形特点、演奏姿势、音色。个别学生在演奏方面较突出。

    C、欣赏方面:能说出演奏乐器的乐器名称、构造、音色特点;节奏上、力度上、速度上的变化发展;能讲出曲调的结构、情绪等。

    D、表演方面:能精心设计编排一组动作,表演时认真持久,效果较好

    E、视唱、节奏练习方面:能按一定的步骤,准备视唱或节奏练习的内容,有些同学稍作准备,便能准确的表达出来,部分学生还借用指挥来进行练习。

    F、存在的问题:a、音准还不够要求,有些同学音符间的关系尚未明确,唱歌时很白,无感情,b、完成作业不及时,字迹较差。课本没好好爱护。

    二、本年级认知目标:

    (一)读谱知识。

    1、认识:保持音记号、上滑音、下滑音记号、切分音节奏、弱起小节、6/8拍子的含义及基本的强弱规律。

    2、认识:上波音、下波音记号、前倚音、后倚音记号。

    (二)音乐常识。

    1、了解民族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及其作品。

    2、了解我国著名音乐家刘天华生平及作品。

    3、知道怎样挥四拍子的指挥图式。

    4、知道抄写简谱。

    5、了解民族弹拨乐器、打击乐器及民族乐队舞台演出常见排列图式。

    6、了解我国著名儿童歌曲作曲家生平及主要作品。

    三、技能目标:

    (一)听。

    1、听辨八度以内c1__c2基本音阶的各音。

    2、培养主音感。

    3、听辩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和声音程。

    4、听记2——4小节旋律。

    (二)唱。

    1、用气息支持唱歌,学习顿音唱法。

    2、视唱2/4、3/4、4/4、3/8、6/8拍和包括已学过知识在内的四小节旋律。

    3、学习二、三拍子的指挥图式,有感情地背唱歌曲6——8首。

    (三)动。

    1、律动综合练习。

    2、继续学习简易乐器的演出法,能演奏简单乐曲2——4首。

    四、思想感情目标:

    通过对健康音乐的接触,培养对音乐,特别是对祖国的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乐于参加健康活泼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性趣和完美的人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