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我国平原主要在哪几个省份 三大平原气候类型 我国三大盆地四大高原五大平原 世界三大平原是哪三大 我国三大冲积平原
中国东部地势低平,众多东流入海的河流携带着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形成平原。中国的三大平原分布在中国东部地势第三级阶梯上。位置、成因、气候条件等各不同造成地形上各具特色。
东北平原又称松辽平原。位于中国东北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环绕西北和东部,南临渤海。总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主要由辽河、松花江、嫩江冲积而成。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海拔200米左右,地表广泛分布着肥沃的黑销扰灶土。地势坦荡,沃野千里。低平的地表常年积水,形成沼泽。
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北,西起太行山和豫西山地,东临黄海、渤海。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滦河冲击而成。华北平原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表平坦,河湖众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首都北京就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
长江中下游平原,在淮阳山地和黄淮平原以南、江南丘陵及浙闽丘陵以北、湖北宜昌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由长江及其亏扮支流的泥沙冲击而成,东西延长呈狭长形。长江中下游李哗平原的东部大部分地区海拔10米以下,地势低平,河网纵横,湖荡密布,向有“水乡泽国”之称,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我国三大平原是哪些?都有什么特点?一东北平原。四周为山下洪积冲积平原和台地,海拔高度200米长。北边台地样子储存较显著,南物返喊边明显腐蚀呈浅丘容貌。罩野平原南部沙尘地形地貌生长发育,产生大规模沙漠遮盖的冲积平原。二华北平原:华北平原海拔高度多不如一百米,地形轻缓歪斜。由山下向滨海县发生洪积歪斜平原、洪积一冲积扇形平原、冲积平原、冲积扇一湖积平原、海积一冲积平原、海积平原等地形地世喊貌。黄河、淮河、海河、滦河等江河所营造的地形地貌组成了华北平原的行为主体,即黄河冲积扇平原;淮河中上游平原;海河中上游平原;滦河中下游冲积扇平原。三长江中上游平原:长江中上游平原西起巫山东麓,东到黄海、东海滨,北接桐柏山、大别山南边的山脚下及黄淮平原。
1、中国册衫三大平原是指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东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南部以西辽河为中心,呈沙丘与洼地相间、微波起伏的风沙地貌景观。地势西高东低,海拔170~250米。
3、华北平原: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濒临渤海和黄海,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河流的泥沙冲积而成,也称黄淮海平原。
4、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的三大平原,其中最大的平原是东北平原。
扩展资料
一、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西南部以西辽河为中心,呈沙丘与洼地相间、微波起伏的风沙地貌景观。地势西高东低,海拔170~250米。沙丘从西向东、从西南向东北,以流动沙丘为主逐渐过渡为半固定、固定沙丘;沙漠化程度循同方向减轻。沙丘主要由就地起沙形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是沙丘和沙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东北平原处于温带和暖温带范围,有大陆性和季风型气候特征。夏季短促而温暖多雨;冬季漫长而寒冷少雪。冬夏之间季风交替。7月均温21~26℃,1月-24~-9℃。10℃以上活动积温2200~3600℃,由南向北州竖腔递减。年降水量350~700毫米,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降水量的85~90%集中于暖季(5~10月),雨量的高峰在7、8、9三个月。年降水变率不大,为20%左右。干燥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增。一般北方作物都可得到较好生长,辽河平原南部还可栽培棉花和冬小麦,仅松嫩平原北部高粱生长困难。春季低温和秋季霜冻现象频繁。江河两岸和洼地,汛期常有洪涝灾害。
二、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濒临渤海和黄海,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河流的泥沙冲积而成,也称黄淮海平原。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在历史上黄河曾北夺海河河道,从天津入海;南夺淮河河道,从江苏北部入海,使得华北平原从河北省一直连绵到江苏省境内。今天,在黄河入海处,从黄土高原携带来的泥沙,仍在不断地将黄河三角洲向海上推进,平均第年推进2.5千米。华北平原的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三、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位于湖北宜昌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系由两湖平原(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总称)、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组成,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两湖平原以荆江为界,其北称江汉平原,其南为洞庭湖平原。
江汉平原主要由长江和汉江冲积而成,自公元1300年前后荆江北堤分流入江汉平原的穴口完全堵塞后,汉江所纤绝带泥沙对江汉平原的发育起主要作用,其三角洲即成为江汉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江三角洲地势亦自西北向东南微倾,湖泊成群挤集于东南前缘。
洞庭湖平原主要则由通过荆江南岸太平、藕池、松滋、调弦(1958年堵塞)四口南下的长江泥沙冲积而成。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大部海拔50米以下,地势北高南低,水网密布,土壤肥沃。 鄱阳湖平原除边缘红土岗丘外,中部的泛滥平原主要是由赣、抚、信、鄱、修等河流冲淤而成,其中又以赣江为主。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地势低平,大部海拔50米以下,水网稠密,地表覆盖为红土及河流冲积物。
苏皖沿江平原主要指湖口以下到镇江之间沿长江两岸分布的狭长的冲积平原,其中包括芜湖平原和巢湖平原。平原宽窄相间,江流时束时放,流速平缓;自大通以下,每受江潮顶托,流速更缓,泥沙沉积加强,尤当 河道越过岩丘逼岸的矶头后,江流分汊,汊河间出现沙洲。沿江两岸湖泊众多。自镇江以下的河口段发育了长江三角洲。
参考资料: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地形
1、东北平原,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粮食产区2、华北平原,经常受沙尘暴的影响,气候比猜兄较不好,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处于我国腹地空兆仔,经济较斗汪好,是重要的粮食产区。3、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在50米以下,由长江冲积成,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河网密布,水量充足
我国的三大平原分别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北平原:东北平原处于温带和暖温带范围,有大陆性和季风型气候特征。夏季短促而温暖多雨;冬季漫长而寒冷少雪。冬夏之间季风交替,10℃以上活动积温2200~3600℃,由南向北递减。年降水量350~700毫米,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华北平原:华北平原是华北陆台上的新生代断陷区。晚第三纪和第四衡毕伏纪时期,形成连片的大平原,与此同时平原边缘断块山地相对隆起,大平原轮廓日趋鲜明。新生代相对下沉,接受了较厚的咐携沉积,局部沉积竟达千米。
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扬子准地台褶皱断拗带内,燕山运动产生一系列断陷盆地,后经长江切通、贯连和冲积后,而形成。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平原边缘白垩系―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纪红土层微微掀升,经流水冲切,成为相对高度20~30米的红土岗丘,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区则继续下降形成泛滥平原和滨海平原。
扩展资料:
三大平原中最大的平原是东北平原,达35万平方千米,又分为松嫩平原(在松辽盆地),辽河平原以及三江平原(在三江盆地)三部分,被誉为黑土地,这里土地肥数铅沃,气候适宜,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粮食产区;华北平原由于产业分布原因,空气污染也比较严重。但是处于我国腹地,经济较好,是重要的粮食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由长江冲积成的,河网密布,水量充足,适于水稻等粮食生产,因此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参考资料:-三大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