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化学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初三化学上学期试题

  • 化学
  • 2025-10-17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1)仪器a、b 的名称是:a ;b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用E 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 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 (4)实验室也可以用A 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试管口无需棉花),推测其反应物是 。那么,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初三化学上学期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O 16S 32Ca 40P 31

一、选择题(本大题含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正确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

1.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氢气B.天然气C.酒精D.汽油

2. 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一定不需要的仪器是( )

A.导气管B.试管 C.酒精灯D.集气瓶

3. 引起煤气中毒的主要物质是()

A.一氧化碳 B.甲烷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4. 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甲烷和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5. 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取之不尽的是 ()

A.石油B.天然气 C.氢气D.太阳能

6. 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氧气 B.氮气C.甲烷 D.二氧化碳

7. 利用“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熄灭蜡烛的是 ()

8. 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

A.电解水B.木炭跟氧化铜的反应

C.红磷燃烧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9. 下列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同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相同

C、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总数相同

D.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个数相同

10.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D.化学反应的快慢

11.现将10克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克A完全反应后生成8克C和4克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A.1:1B.2:1 C.4:1 D.5:1

12.五氧化二氮化学式的写法是 ()

A.5O2N B.O5N2 C.N2O5 D.N5O2

13.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事件,红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 B.+3 C.+4 D.+5

14.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用“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送上太空。

初三化学期末真题

学习初三第一学期的化学,除了认真听课之外,还要怎样有效的做练习呢?别着急,接下来不妨和我一起来做份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初三上册化学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H2O B.CO C.H2CO3D.SO2

【分析】能与碱反应的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据此结合常见氧化物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水不能与碱反应,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B、CO不能与碱反应,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C、H2CO3是由氢、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硫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性氧化物是能与碱反应的氧化物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分类是学习科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水 B.氧气 C.空气 D.氢氧化钙

【分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解答】解: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属于氧化物;

C、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不属于氧化物;

D、氢氧化钙是由钙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

故选:A.

【点评】本题较简单,主要从氧化物的概念上来抓住判断的关键点,是化合物,又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两个关键点缺一不可,要同时具备.

3.根据组成元素的类别对下列氧化物分类其中有一种与另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它是()

A.MnO2B.CuO C.P2O5D.Fe3O4

【分析】根据氧化物中组成元素的类别考虑(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方面考虑).

【解答】解:C属于非金属氧化物,A、B、D都属于金属氧化物,金属元素的判断方法是:一般带“钅”字旁的都为金属元素(汞、金也属于金属元素).

故选C.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氧化物可分为两类: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4.如下描述的四种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医疗上用作“钡餐”的硫酸钡

B.作为绿色能源的酒精

C.一种国际上限制排放的温室气体

D.一种常见的含氧酸

【分析】本题考查氧化物的识别,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

【解答】解:A、硫酸钡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A错;

B、酒精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

C、国际上限制排放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C正确;

D、含氧酸(硫酸、硝酸等)属于酸,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

故选C.

【点评】本题较简单,主要从概念上来抓住判断的关键点,两个关键点缺一不可,要同时具备.

5.下列描述的物质,肯定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溶于水,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物质

B.溶于水,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的物质

C.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与水的物质

D.即能与水发生化合反应,又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盐与水的物质

【分析】根据碱性氧化物溶于水能生成碱,碱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解答】解:A、溶于水,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物质,说明该物质溶于水显碱性,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的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故A错;

B、溶于水,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的物质,说明该物质溶于水显碱性,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的氢氧化钠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故B错;

C、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C错;

D、碱性氧化物能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碱,碱性氧化物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盐与水,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碱性氧化物能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碱,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6.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B.Na2O C.NaClO D.FeSO4

【分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O2是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B、Na2O是由钠、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C、NaClO是由钠、氯、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FeSO4是由铁、硫、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抓住氧化物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许多科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着包含、并列或交叉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概念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功与功率属于包含关系

B.汽化与蒸发属于并列关系

C.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化合物和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分析】应用各知识点的概念,理解概念间相关的关系,结合图示所提供的关系意义,分析相关的选项从而判断正确与否.

【解答】解:A.功是力和作用力方向位移的乘积,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功和功率应该是并列关系.故错误;

B.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所以汽化和蒸发属于包含关系,故错误;

C.物质按含有物质种类的多少可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并列关系,故错误;

D.化合物有多种元素组成,其中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的化合物,是包含关系,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是对概念间关系的考查,把握个概念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此题应属基础知识考查题.

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赤铁矿 B.合金材料 C.浓盐酸 D.液氧

【分析】根据混合物、纯净物的定义分析.纯净物是指只由一种物质组成,而混合物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解答】解: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还含有其他的杂质,属于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合金材料中含有金属或非金属等,属于混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盐酸是将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的.所以,浓盐酸属于混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液氧的组成物质只有一种.属于纯净物.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从而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9.夏天,“汽水”和“果汁”等是同学们较爱喝的饮料,它们均属于()

A.混合物 B.酸 C.单质 D.化合物

【分析】汽水、果汁等物质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解答】解:汽水中含有水和碳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果汁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就属于混合物.

10.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木炭 B.

原油 C.

蛋壳、贝壳等 D.

干冰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 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解:A、木炭是碳和杂质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原油中有汽油、煤油、柴油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蛋壳、贝壳等是碳酸钙和杂质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1.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和加热高锰酸钾两种方法分别制取氧气,加热至氧气不再产生,所剩余的固体物质物质①都是混合物,②每一种都不是单质,③其中都有一种氧化物,④氧元素都形成化合物.对以上四种分析()

A.①③正确 B.②④正确 C.③④正确 D.都正确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解答】解: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含有氯化钾、二氧化锰等,属于混合物;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含有锰酸钾、二氧化锰等,属于混合物;每一种里面都没有单质存在;都有二氧化锰,二氧化锰是由氧和锰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所含有的氧元素都存在于化合物中;故①②③④都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明确所剩余的固体物质的成份.然后根据物质的分类知识进行判断.

12.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单质、化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硝酸钾 食醋 金刚石 B.水银 白磷 高锰酸钾

C.空气 干冰 液氧 D.铁锈 铜 水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解:A、硝酸钾属于化合物,食醋属于混合物,金刚石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B、水银和白磷属于单质,高锰酸钾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C、空气属于混合物,干冰属于化合物,液氧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D、铁锈属于混合物,铜属于单质,水属于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盐水 B.液氮 C.碘盐 D.空气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解:A、食盐水中有食盐、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液氮中只有氮气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C、碘盐中有食盐、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4.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A. B. C. D.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解:A、图中表示的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图中表示的是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正确;

C、图中表示的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图中表示的是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和微观图示的辨别,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5.下列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氢氧化钠 B.盐酸 C.硫酸 D.乙醇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解答】解:A、氢氧化钠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B、盐酸中含有水和氯化氢,属于混合物;

C、硫酸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D、乙醇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故选:B.

【点评】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这是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基础.

16.将天然的石墨放在纯氧中点燃,使其充分反应,发现有一定量的“灰”(指剩余残留)出现,此现象说明()

A.石墨是化合物 B.石墨是混合物 C.石墨是单质 D.石墨是氧化物

【分析】根据石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出现的灰烬考虑本题.

【解答】解:石墨放在纯氧中点燃,会生成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使其充分反应,发现有一定量的“灰”出现,灰没参加反应,所以不是碳或者石墨,不是同种物质,说明石墨中含有其它物质,说明了天然的石墨属于混合物.

故选B.

【点评】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本质区别是: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

17.家庭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降温用的冰水共存物 B.餐饮用的可口可乐

C.调味用的加碘食盐 D.炒菜用的铁锅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

【解答】解:A、冰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只含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

B、餐饮用的可口可乐中含有水、碳酸和其它添加剂,属于混合物,故B错;

C、调味用的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

D、铁锅属于铁的合金,其中含有铁、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A.

【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1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态空气

B.澄清石灰水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产物

D.实验室制氧后的残余固体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

【解答】解:A、液态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

B、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故B错;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产物是水,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

D、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如果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时,残余固体是混合物,故D错.

故选C.

【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19.下列物质不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可以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氧气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B、氮气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氡等气体的总称,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0.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B.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任何分解反应都可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D.氧、硫、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多于四个,所以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多于四个

【分析】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催化剂具有专一性;

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的少于四个.

【解答】解: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但是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例如铁属于纯净物,但是不是由分子构成的,而是由铁原子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

C、不是所有的分解反应都可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的少于四个,例如氢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个,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点评】一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一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些物质是由两种构成的,要注意区分.

初三化学上册常考题

就要考试了,希望我的问候短信会为你送去一份轻松清爽的心情,不要太紧张哦!不然可会把答案忘掉的!我在这里支持着你,鼓励着你,为你祝福!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三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以下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活性炭放进冰箱内除去异味 B.被蚊子叮咬后涂抹肥皂水

C.用醋酸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 D.食品放置一段时间以后变质了

2.科学饮食是健康的保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⑴ 维生素和无机盐都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 ⑵ 豆腐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⑶ 锌、硒等元素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应大量服用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

⑷ 骨头汤中含有钙元素,青少年应经常食用以防患佝偻病

⑸ 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

A.(1)(2)(4) B.(2)(4)(5) C. (1)(3)(4) D. (1)(2)(4)(5)

3.右图是氢气和氯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氯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均可分

D.能助燃的物质不仅只有氧气,氯气也可以支持氢气的燃烧

4.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学习 方法 ,下面是小红同学对一些知识归纳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

A.现象与解释:热胀冷缩——分子大小改变

B.家庭卫生与相关原理:水中加入洗洁精去油污——溶解油污

C.实验操作与安全:稀释浓硫酸——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D.环境问题与相关物质:温室效应—— CO2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某固体遇稀盐酸有气泡放出,则固体可能含碳酸根 B.水是人体新陈代谢必需的一种营养素

C.合金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耐腐蚀 D.饱和溶液析出 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6.小刚用pH试纸测得家庭常用洗涤剂的pH如下表:在没有除锈剂的情况下,可以用来代替除锈剂的是( )

物质 厕所清洁剂 洗发精 洗衣液 厨房清洁剂

pH 1 8 10 13

A.洗衣液 B.洗发精 C.厕所清洁剂 D.厨房清洁剂

7.下列鉴别物质所使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A. CO和CO2—— 看颜色,闻气味 B.氧气和氮气 —— 燃着的木条

C.硫酸铵和氯化钾 —— 加水看溶解性 D.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 ——酚酞溶液

8.2011年4月6日,日本东电公司宣布用“水玻璃”封堵受核辐射污染废水排放成功,标志着治理核辐射向前迈进了一步。

9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题

1.钛台金是2l世纪的重要材料,工业上制取钛的一个反应是:TiCl4+2Mg Ti +2MgCl2该反应类型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发射“嫦蛾一号”的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剂,其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 N2O4=3X+2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 A.N2 B.H2 C.O2 D.CO

3. CO2是产生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只用C、CO、CuO、CaCO3、稀盐酸五种物质,进行单一(一种反应物)或两两反应,可写出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有: A.2个B.3个 C.4个 D.5个

4.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用适量的稀盐酸除铁锈 Fe2O3 + 6HCl =2FeCl2 + 3H2O

B.用一氧化碳作燃料C0+02 点燃 C02

C.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CaC03 高温 CaO+C02 ↑

D.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S + O2 点燃 SO2

5.下列四个反应生成物都是C,如果C化学式为A2B5,则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A.2AB2 + B2 == 2CB.3AB2 + B2 == 2C

C.4AB2 + B2 == 2CD.AB2 + 4B2 == 2C

6. 2008年奥运会“祥云”火炬中燃料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

初三上册化学期末题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 分)

一、选择题(共40 分)

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生锈B.点燃不纯的氢气而发生爆炸

C.干冰升华,产生白雾D.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形成酸雨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硅B.氧C.铝D.铁

3、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CuCl2+2KOH Cu(OH)2↓+2KCl

B.2Al+3H2SO4 Al2(SO4)3+3H2↑

C.Cu2(OH)2CO3 2CuO+CO2↑+H2O

D.Na2CO3+CO2+H2O 2NaHCO3

4、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A.Cu:金属铜B.N2O5: 五氧化二氮

C.CO32-: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 价D.Na+:钠离子

5、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区别各物质的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A.通过观察来区分氧化镁和氧化铜B.用闻气味的方法来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C.用燃着的木条区分CO2、H2、O2D.用蒸馏水来区别氧化钙与碳酸钙

6、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溶解黄金后得到四氯合金酸(HAuCl4),其中

金元素(Au)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液氧属混合物B.空气中氧气、氮气等分子均匀混合在一起

C.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电光源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8、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中,不正确的是

A.制取蒸馏水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CO2 验满D.酒精灯失火用湿抹布扑盖

9、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活性炭净水器里,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并过滤水中的杂质

B.在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C.天然水中硬水属于混合物,软水属于纯净物

D. 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是氧气

10、下列粒子不显电性的是

A.质子B.原子核C.电子D.分子

11、下列对分子、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变小了

D. 当品红溶于水时,品红分子和水分子没有变成其它分子

12、从2H2+O2 2H2O 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 在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B.常温下氢气和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4g 氢气与32g 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g 水

D. 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

13、关于SO2、CO2、MnO2 三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都含有氧分子B.都是化合物C.都是氧化物D.都含有氧元素

14、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4Fe+3O2 2Fe2O3B.Mg+2HCl=MgCl2+H2↑

C.H2+Cl2 2HClD.KClO3 KCl+O2↑

15、右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粒子第一电子层有8 个电子

B.该粒子是阴离子

C.该元素属稀有气体元素

D.该粒子的核电荷数是18

16、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以上就是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的全部内容,(3)在上式中,若A是硫酸,则B可以是 (填写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其中一种物质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7月球的沙土中含有丰富钛铁矿,主要成分为TiO2、Fe2O3等,若用CO还原这种矿石,其中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稀盐酸清洗铁钉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