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广州海珠区社区的历史,2019广州海珠区社区专职人员

  • 历史
  • 2025-10-16

广州海珠区社区的历史?海珠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区内有文物可考的历史追溯至距今20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区内有民族英雄邓世昌的故居,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两次设立的大元帅府旧址,岭南画派祖师居廉的居所十香园,明代的云桂桥、琶洲塔、赤岗塔,以及见证海珠岛地貌形成历史的古海岸遗址等。海珠区是广州市通往珠江三角洲各市、县,以及深圳、那么,广州海珠区社区的历史?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19广州海珠区社区专职人员

海珠区龙潭村现属于华洲街道,曾是一个村庄,现已改为社区。龙潭社区与华洲街道的其他社区如土华社区、瀛园社区、万年社区、华泰社区、瀛豪社区及小洲社区相邻。

海珠区是广东省广州市下辖的一个区,位于广州市南部。它的地理位置大约在东经113°14′至113°23′,北纬23°3′至23°16″之间。海珠区北部与荔湾区、越秀区、天河区隔江相望,东部、西部和南部则分别与黄埔区、荔湾区(原芳村)、番禺区相邻。该区总面积为90.40平方千米。海珠区的主要地形是海珠岛和河南岛,还包括官洲岛和丫髻沙岛。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海珠区的常住人口为1819037人。

海珠区的行政历史可以追溯到1980年7月,当时成立的海珠区在1986年6月进一步扩大,包括了赤岗街道和新镇。截至2021年10月31日,海珠区下辖18个街道,区人民政府设在广州大道南999号。

在行政区划上,华洲街道是海珠区的一个街道,下辖7个社区:瀛园社区、龙潭社区、小洲社区、土华社区、万年社区、华泰社区和瀛豪社区。华洲街道的街道办事处位于华洲路88号。

广州市海珠区社区医院定点

江南中街道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核心区域,其历史可以追溯至1998年7月,当时小港街和江南中街合并形成了现在的街道。二零零一年二月,中共广州市海珠区江南中街工作委员会成立,设址在前进路万松园六号之一。该街道地理位置优越,东接新港街,南邻昌岗街,西与龙凤街和沙园街相邻,北至同福东路与海幢街交汇,总面积达2.36平方公里。

江南中街内交通发达,主要干道包括江南大道中和江南西路,后者更是被广州市命名为样板路,享有“河南北京路”的美誉。江南中街党工委是海珠区委的重要分支机构,依据区委的授权,负责街道和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管理和服务等全面工作,实行政治领导。而江南中街道办事处作为海珠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依据相关法规,负责本地区的行政管理工作,包括维护市场秩序和居民生活服务。

二零零一年六月,江南中街道荣获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的“全国第一批创建‘购物放心一条街’”称号,是广东省内仅有的四条之一,广州市唯一的此类街道。同年七月,又被国家工商局命名为“打假维权消费满意商业街”。此外,2008年,街道内的安全文明小区建设达到100%覆盖率,杏园小区更是1997年市命名的安全文明小区示范点。区域内还有众多中央、省、市、区的单位,为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广州海珠区社区医院有哪些

基本概况

海珠区是广州老四区之一,古称江南洲,在广州市珠江的南面,2005年全区总面积为90.40平方千米,总人口87.7万人。2005年12月31日起,海珠区辖18个行政街道:赤岗、新港、滨江、素社、海幢、凤阳、龙凤、沙园、瑞宝、江海、南华西、南石头、江南中、昌岗、南洲、琶洲、官洲、华洲。

海珠区古称“江南洲”,处在广州市的中部,由珠江水系广州河段前后航道所环绕,是四面环水的天然良壤。海珠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一个素有广州“南肺”之称的绿色岛区。

海珠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是广州市唯一的岛区,与荔湾、越秀、天河、黄埔、番禺各区隔江相邻,江岸线长达47.3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大面积的水网果林风景区,呈现出“山水城市”的格局。海珠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文物可考而比较确切的历史,可追溯至距今20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区内遗迹旧址、名人故居和和纪念建筑众多,有民族英雄邓世昌的故居,有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两次设立的大元帅府旧址,有岭南画派祖师居廉的居所十香园,有建于明代的云桂桥、琶洲塔、赤岗塔,有见证海珠岛地貌形成历史的古海岸遗址等,颇具人文历史底蕴。

海珠区是广州市能通往珠江三角洲各市、县,和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的重要通道。

广州海珠区龙凤社区医院

海珠区位于广州市珠江的南面,总面积102平方千米,总人口84万人(2003年)。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为510220。截至2005年底,海珠区辖18个街道。

2000年,海珠区辖14个街道和1个镇。2001年7月,调整新滘镇行政区划,设立了南洲和琶洲两个街道。2001年底或2002年初,撤销新滘镇,设立华洲和官洲两个街道。2002年,海珠区辖18个街道。

2004年,海珠区辖18个街道,具体街道及其社区居委会如下:

赤岗街道辖27个社区居委会;新港街道辖16个社区居委会;昌岗街道辖25个社区居委会;江南中街道辖20个社区居委会;滨江街道辖15个社区居委会;素社街道辖16个社区居委会;海幢街道辖17个社区居委会;南华西街道辖14个社区居委会;龙凤街道辖24个社区居委会;沙园街道辖11个社区居委会;南石头街道辖21个社区居委会;凤阳街道辖27个社区居委会;瑞宝街道辖26个社区居委会;江海街道辖24个社区居委会;琶洲街道辖17个社区居委会;南洲街道辖20个社区居委会;华洲街道辖16个社区居委会;官洲街道辖16个社区居委会。

海珠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广州“南肺”之称的绿色岛区,总面积90.45平方公里,总人口123.73万,辖内有18条行政街。

广州海珠区社区医院设备

沙园街道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下辖的一个街道,位于海珠区西部,始设于1960年。辖区总面积1.44平方公里,2000年常住人口5.4万人。外来人口近万人,共有9个社区居委会。是海珠区历史悠久的行政街道。曾经工业大道记录了广州重工业时代的繁盛。

以上就是广州海珠区社区的历史的全部内容,江南中街道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核心区域,其历史可以追溯至1998年7月,当时小港街和江南中街合并形成了现在的街道。二零零一年二月,中共广州市海珠区江南中街工作委员会成立,设址在前进路万松园六号之一。该街道地理位置优越,东接新港街,南邻昌岗街,西与龙凤街和沙园街相邻,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