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式配平方法?奇数配偶法的第一步是找出方程式中左右两端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然后判断该元素在方程式两端的原子总数是一奇一偶。如果是一奇一偶,则选定该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在该元素的原子数为奇数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其变为偶数。接下来,由已推求出的化学计量数决定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例如,那么,化学式配平方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化学式配平可以采用观察法、奇数配偶法、电子得失法等方法。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一、观察法适用场景:适用于较为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操作方式:通过观察化学式,尝试调整某些物质的系数,使得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量保持平衡。
二、奇数配偶法适用场景:在处理含有氧或氢的复杂化学反应时尤为有效。 操作方式:找到反应中某一物质的某一元素的原子数为奇数,然后通过调整系数使该元素原子数变为偶数,再依次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
三、电子得失法适用场景:适用于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操作方式: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来确定电子转移的数量和方向,进而配平化学式。
在实际配平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选择合适的方法:根据反应类型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保持平衡:按照所选方法的具体步骤进行操作,注意保持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平衡。 合理性检查:注意化学计量数的合理性,确保配平后的方程式符合实际情况。 守恒检查:检查配平后的方程式,确保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化学方程式一直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关键,有的学生在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过程中存在着“猜测性”和“盲目性”,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四种配平方法。
一、最小公倍数法
配平方法是:求出方程式两边相同原子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用该最小公倍数除以各自的原子个数,所得的值就是对应物质的系数。
例1.的配平
(1)找出式子两边原子个数最多的氧原子
(2)求出氧原子的最小公倍数为10
(3)10除以5等于2,2就是P2O5的系数,写在P2O5前面,同理可得O2的系数为5。
(4)再用同样的方法求出P的系数为4。
(5)配平后要注反应条件和划上等号(有时还要注“↑”和“↓”)。
即
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配平方法,也是其它配平方法的基础。初中大多数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用这种方法,要求初三学生能够熟悉地运用它。
练习:
二、用奇数配偶数法
用这一方法配平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某元素在式子里出现的次数较多,且各端的原子总数是一奇一偶。
配平方法:选定该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先把奇数变为最小的偶数(即乘以2),再确定其它化学式的系数。
例2.
氧是这一方程式里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就以氧作为配平的起点。
在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中,奇数配偶法和观察法是两种常见的方法。下面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及其应用。
奇数配偶法的第一步是找出方程式中左右两端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然后判断该元素在方程式两端的原子总数是一奇一偶。如果是一奇一偶,则选定该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在该元素的原子数为奇数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其变为偶数。接下来,由已推求出的化学计量数决定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例如,当燃烧硫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生成Fe2O3和SO2时,氧是这一方程式里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氧气是双原子分子,因此无论有多少氧分子参与反应,反应物里总是含有偶数氧原子。但在生成物里共含有五个氧原子,是奇数。因此,必须变更Fe2O3的化学计量数,使其变为偶数。我们可以将Fe2O3前写一个最小偶数2,进一步配平方程式。
通过调整Fe2O3前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推知反应物FeS2前的化学计量数为4,生成物SO2前的化学计量数为8。生成物里所含氧原子总数为22,因此反应物里氧的化学式前必须写一化学计量数11,才能使化学方程式配平。最后注明反应条件。
观察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是,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出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化学反应方程式严格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后,往往左右两边各原子数目不相等,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这就需要通过配平来解决。
最小公倍数法编辑
这种方法适合于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在KClO₃→KCl+O₂↑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₃前系数应配2,O₂前配3,式子变为:2KClO₃→2KCl+3O₂↑,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可:
2KClO₃==2KCl+3O₂↑(反应条件为二氧化锰催化和加热。“MnO₂”写在等号上方;“加热”写在等号下方,可用希腊字母delta“△”代替)
奇偶配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₂H₂+O₂→CO₂+H₂O,此方程式配平先从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₂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₂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₂H₂前2,式子变为:2C₂H₂+O₂→CO₂+2H₂O,由此可知CO₂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₂为5,把短线改为等号,写明条件即可:
2C₂H₂+5O₂=4CO₂+2H₂O
e.g.(1)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有关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倾泄计量数,这样即可配平。
可以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价态变化去配平,首先要确定反应物里面哪些元素是升价的,哪些反应物是降价的,然后确定出升了多少以及降了多少,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可以确定该元素前面的系数了,最后对于没有升价和降价的元素,可以根据质量守恒或者原子守恒去配平即可。
以上就是化学式配平方法的全部内容,四、归一法:(找出化学式中原子数目最多的化学式,使其化学计量数为“1”,观察配平,若是分数再进行通分去掉分母,保证最后得到最简整数比)1、 C2H2 + O2 ——CO2 + H2O 2、C6H6 + O2 —— CO2 + H2O 3、 C22H46 + O2 ——CO2 + H2O 4、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