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化学

化学实验基础,综合化学

  • 化学
  • 2025-10-03

化学实验基础?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是化学实验室中的基础操作,以下是关于几种常见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的简要说明:一、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配制:关键步骤是基准试剂的配制。一种方法是将一定量的重铬酸钾基准试剂在105℃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然后溶解于水中,定容至1000 mL,得到指定浓度的溶液。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取一定量的重铬酸钾,那么,化学实验基础?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中考化学实验操作全解析,2024备考必备指南!

化学实验是理论知识的实践桥梁,通过亲手操作,观察化学反应的精彩瞬间,可以深化理解和巩固学习成果。下面,让我们一起梳理北京中考必备的基本实验操作,为你的备考之路保驾护航!

1. 化学药品的精细管理

取用药品时,遵循精准原则是关键。固体药品的取用需注意:

取块状或金属颗粒时,记得用干净的镊子,瓶塞倒置防污染。

粉末状固体则需使用药匙,轻取轻放。

托盘天平用于精确称量,操作要规范。

2. 热力掌控:加热与酒精灯的使用

酒精灯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加热实验时务必选择外焰。使用时,务必遵循“一查二查三查”原则,确保安全。

严禁在燃灯时添加酒精,以防意外;

不应用酒精灯引火,点燃要用火柴;

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切勿用嘴吹。

在加热物质时,无论是固体还是液体,都要确保操作规范,避免意外。

3. 实验仪器的连接与检查

连接仪器时,气密性检查必不可少,通常在装入药品前进行,通过观察气体压力变化来确保装置密封良好。

热敷法、液封法和抽气法是检查气密性的常用手段。

4. 玻璃仪器的洁净与操作

洗涤玻璃仪器时,技巧在于轻柔且均匀,确保洗净标准——既无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综合化学是什么

化学实验室基础与常识:常用危险品及使用规则

一、危险品分类

根据危险品的性质,常用的一些化学试剂可大致分为易爆、易燃和有毒三大类。

易爆化学试剂

蒸气混合易爆:H2、C2H2、CS2、乙醚及汽油的蒸气与空气或O2混合,皆可因火花导致爆炸。

单独可爆炸:硝酸铵、雷酸铵、三硝基甲苯、硝化纤维、苦味酸等。

混合发生爆炸:C2H5OH加浓HNO3、KMnO4加甘油、KMnO4加S、HNO3加Mg和HI、NH4NO3加锌粉和水滴、硝基盐加SnCl2、过氧化氢加铝和水、硫加氧化汞、钠或钾与水等。氧化剂与有机物接触,极易引起爆炸。

易燃化学试剂

可燃气体:NH3、CH3CH2NH2、Cl2、CH3CH2Cl、C2H2、H2、H2S、CH4、CH3Cl、SO2和煤气等。

易燃液体:丙酮、乙醚、汽油、环氧丙烷、环氧乙烷、甲醇、乙醇、吡啶、甲苯、二甲苯、正丙烷、异丙醇、二氯乙烯、丙酸乙酯、煤油、松节油等。

化学实验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5、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 (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高中化学必修一电子版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基础实验扮演着重要角色。电解水实验展示了水分子在电流作用下的分解过程,通过观察正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直观地了解水分子由氢和氧组成的特性。此实验不仅让学生理解了电解的基本原理,还加深了对元素组成和化合物性质的认识。

制备氧气是另一个基础实验,通常采用加热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的方法。高锰酸钾分解产生氧气和锰酸钾,而过氧化氢则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这些实验不仅教会学生如何控制反应条件,还展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奇妙之处。

制备二氧化碳的实验则通过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完成,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此实验让学生掌握了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基本方法,同时也让他们了解到酸碱反应的原理。

过滤实验是化学实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过滤,可以将固体颗粒与液体分离,实现溶液的净化。实验过程中,学生学习到了过滤装置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判断过滤是否有效。

这些基础实验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还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了化学知识。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深入学习化学打下坚实基础。

综合化学

化学实验室基础与常识:重量法基本操作

重量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来确定其含量的分析方法。在化学实验室中,重量法的基本操作包括样品溶解、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和灼烧等步骤。以下是这些步骤的详细介绍:

一、溶解样品

将样品称取后置于烧杯中。

沿烧杯壁缓慢加入适量的溶剂,以避免溶液溅出。

盖上表皿,轻轻摇动烧杯以促进样品溶解。

若样品需要加热溶解,应控制加热温度,避免溶液溅失或分解。

若样品溶解过程中有气体放出,应先加少量水调成糊状,再缓慢加入溶剂,并冲洗表皿凸面。

二、沉淀

选择适当的沉淀剂和沉淀条件,如溶液的体积、温度、沉淀剂的浓度和加入速度等。

在搅拌下缓慢加入沉淀剂,避免局部浓度过高导致沉淀不完全。

沉淀过程中应持续搅拌,但避免玻璃棒触碰烧杯壁或底。

沉淀完成后,检查沉淀是否完全,可通过在上层澄清液中滴加少量沉淀剂观察是否出现浑浊来判断。

三、过滤和洗涤

滤纸的选择

根据沉淀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滤纸类型,如慢速、中速或快速滤纸。

根据沉淀量的多少选择滤纸的大小。

以上就是化学实验基础的全部内容,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基础实验扮演着重要角色。电解水实验展示了水分子在电流作用下的分解过程,通过观察正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直观地了解水分子由氢和氧组成的特性。此实验不仅让学生理解了电解的基本原理,还加深了对元素组成和化合物性质的认识。制备氧气是另一个基础实验,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