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优化设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要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新课程倡导学生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时要有利于学生养成时时处处运用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好习惯。那么,语文优化设计?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摘要 :基于小学低段语文作业单调、机械的现实背景和小学低段孩子活泼好动爱玩,求知欲和表现欲强烈,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是注意力容易被转移的心理特点,教师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时要采取向对应的策略,以提高作业的效用和效度。
关键词:低段语文 语文作业 优化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反馈,是对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学生感知、获取、巩固、迁移、应用知识的一种常用手段,因而教师布置的作业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全程控制课堂教学,能否真正达到了既减轻学生负担,又培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一、当前小学低段语文作业的现状
纵观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简单的重复抄写、机械的死记硬背、枯燥的题海苦练等现象屡见不鲜,这样的作业设计布置随意,漫无目标,造成作业目标空洞,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使语文作业成为一种“只有压力,没有魅力”的负担,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这些作业设计形式单一,状态消极,对象整齐划一,以数量代替质量,无法满足低端学生的好奇心理,加大了学习程度的不均衡。课外作业多余课内作业,书面作业多于实践作业,识记理解作业多于表达应用作业,作业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1.饮酒(陶渊明)2.行路难(李白)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5.已亥杂诗(龚自珍)
教学目标 :
1、 初步了解南朝民歌的特点和修辞特点。
2、 学会诵读和背诵这首古诗。
3、 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讨论和探究问题,养成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问题的乐趣。
教学用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问:中国(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
参考备案:穆桂英、刘胡兰、秋瑾、邓颖超、撒切尔夫人、
二、简介背景
欣赏京剧、豫剧、动画片、邮票等简单片段,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观察学生对学习是否感兴趣可以先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到学习的活动内容中,再看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是否感到兴奋、愉悦,然后看学生是否具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一个好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常常使一些学生在完成了正规的活动内容之后,还想继续进行。
三、配乐朗读
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也为背诵打下基础。
四、复述故事
进一步感知课文,也为下面的探究服务。
第二课时
一主动发现问题,寻找探究点
问题(包括老师提出的启发性问题)展开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探究点参考备案:
1、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
2、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
3、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4、中国古代几次的女扮男装出征的巾帼英雄
5、我对木兰的看法
6、诗歌的凝练的语言分析
7、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8、中国古代著名女子研究(要做名女人,从正道上讲,须合于立德、立功、立字三标准。
彰显主体性、趣味性 通过尝试,我发现花些小小的心思,来些小小的改 变,就能提升语文作业的趣味性,增强语文学习的效果。 (1)化抄抄写写为听听查查 抄写生字新词、 辨字组词这种机械呆板的训练,容 易使学生对作业失去兴趣, 甚至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 也不再适用于四年级学生。 因此,我布置学生用自己的 方法记住字词,课上进行听写检查,学生轻松了,自然也 就快乐了。 一年的实验表明,效果很好。 (2)化被动预习为主动求知 在布置预习作业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我变换 单一的预习模式,根据文本特点创造性地布置预习任务。 如学习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时,我布置这样的预 习任务:请试着搜集图片、音乐、文字等资料,配上自己 的朗诵,制作一个简短的风光片。 课上,精彩纷呈的展 示, 让我知道这样的预习作业已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 调动了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一、作业设计要体现个体差异 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都可能有所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形式多样的,有层次、有梯度的作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教学中,我把作业分成两类:必做题﹑选做题。下面以《卢沟桥的狮子》一课为例。
全班学生必做题:
1.抄写课后生字词。
2.多音字组词。
3.用“有的……好像”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段落。
选做题:1.用总分的形式围绕一个主题写一段话。
这样,遵循了教学规律,作业具有针对性,使学习较好的学生“吃得饱”,自动消化;一般学生“吃得下”,逐渐消化;学习差一点的学生“吃得消”,慢慢消化。
二﹑作业设计要新鲜有趣 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了,并不意味着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就有了分量。对小学生来说还须布置一些他们感到新鲜有趣的作业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比如,寒假里,我布置一项作业:学生把各家的春联抄下来,比较一下谁家的春联有特色。再如,上学期以来,我布置课外作业:收集佳句妙语竞赛。学生把平时看课外书学到的精彩词句摘录在自己的《佳句妙语》上,每天由一位同学精选部分自己摘抄的再抄在班级“佳句妙语角”,全班共同欣赏,教师按时督促﹑检查,完成一轮进行一次评比。
以上就是语文优化设计的全部内容,一、优化作业内容,促使作业设计由“统一”走向“分层”在小学四年级语文作业的总量和时间设计中,“双减”政策给出了一些独特的见解,其中之一便是建议教师实施作业分层这一策略,围绕着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作业完成情况将作业分层,以求实现“因材施教”,助力学生的个性发展。应该说,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