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硝化作用?影响:反硝化作用是氮素循环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可以减少因淋溶而流入河流、海洋中的硝酸盐,从而消除因硝酸根积累对生物的毒害作用。但另一方面,如果土壤中发生过多的反硝化作用,可能会导致氮素损失,影响植物的生长。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可以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因为未腐熟的植物残体在土壤中分解时会消耗氧气,为反硝化作用提供条件。那么,化学反硝化作用?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硝化反应是向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硝基的反应过程。脂肪族化合物硝化时有氧化-断键副反应,工业上很少采用。硝基甲烷、硝基乙烷、1-和2-硝基丙烷四种硝基烷烃气相法生产过程,是30年代美国商品溶剂公司开发的。迄今该法仍是制取硝基烷烃的主要工业方法。此外,硝化也泛指氮的氧化物的形成过程。
反硝化,也称脱氮作用,是指细菌将硝酸盐中的氮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还原为氮气的生物化学过程。参与这一过程的细菌统称为反硝化菌。
反硝化菌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将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完成呼吸作用(respiration)以获得能量。这一过程是硝酸盐呼吸(nitrate respiration)的两种途径之一,另一种途径是是硝酸异化还原成铵盐(DNRA)。
扩展资料:
硝化主要方法
硝化过程在液相中进行,通常采用釜式反应器。根据硝化剂和介质的不同,可采用搪瓷釜、钢釜、铸铁釜或不锈钢釜。用混酸硝化时为了尽快地移去反应热以保持适宜的反应温度,除利用夹套冷却外,还在釜内安装冷却蛇管。产量小的硝化过程大多采用间歇操作。产量大的硝化过程可连续操作,采用釜式连续硝化反应器或环型连续硝化反应器,实行多台串联完成硝化反应。
(一) 硝化
在好氧条件下,通过亚硝酸盐菌和硝酸盐菌的作用,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过程,称为生物硝化作用。
(二) 反硝化
在缺氧条件下,由于兼性脱氮菌(反硝化菌)的作用,将NO2--N和NO3--N还原成N2的过程,称为反硝化。反硝化过程中的电子供体(氢供体)是各种各样的有机底物(碳源)。
氨化作用又叫脱氨作用,即微生物分解含氮有机物最终产生氨的过程。产生的氨,一部分供微生物或植物同化,一部分被转变成硝酸盐。很多细菌、真菌和放线菌都能分泌蛋白酶,在细胞外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氨基酸和氨(NH3)。
硝化作用是指氨化物或氨在微生物(硝化细菌)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硝酸盐的过程。通常发生在通气良好的土壤、厩肥、堆肥和活性污泥中。因为通气良好的地方才有充分的氧气。
反硝化作用,是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O)的过程,也可以称为脱氨作用。
固氮作用是由物理-化学过程(闪电)和微生物把大气中分子态的氮还原成氨和其他含氮化合物(硝态氮、亚硝态氮和铵态氮)的过程过程。
总之,其实这构成了一个N循环的过程,高中生物中的N循环过程、C循环都挺重要的,你把它画出来就可以发现是一个环形的N循环过程。
硝化是NH3-N转变为NO3-氮,反硝化是指NO3-态氮转化为N2
硝化用硝酸或硝酸盐处理,与硝酸或硝酸盐结合;尤指将〖有机化合物〗转化成硝基化合物或硝酸酯(如用硝酸和硫酸的混合物处理)
http://baike.baidu.com/view/711696.html?wtp=tt
反硝化 也称脱氮作用。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O)的过程。
http://baike.baidu.com/view/3181947.htm
硝化反应是向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硝基(-NO2)的反应过程。脂肪族化合物硝化时有氧化-断键副反应,工业上很少采用。硝基甲烷、硝基乙烷、1-和2-硝基丙烷四种硝基烷烃气相法生产过程,是30年代美国商品溶剂公司开发的。迄今该法仍是制取硝基烷烃的主要工业方法。此外,硝化也泛指氮的氧化物的形成过程。
反硝化作用也称脱氮作用。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O)的过程。
硝化:在好氧条件下,通过亚硝酸盐菌和硝酸盐菌的作用,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过程,称为生物硝化作用。 反应过程如下:
亚硝酸盐菌:接着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
这两个反应式都是释放能量的过程,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并不是去除氮而是减少它的需氧量。上诉两式合起来写成:
综合氨氧化和细胞体合成反应方程式如下:
上式可知:(1)在硝化过程中,1g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时需氧4.57g;(2)硝化过程中释放出H+,将消耗废水中的碱度,每氧化lg氨氮,将消耗碱度(以CaCO3计) 7.lg。
影响硝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有:
(1)pH值 当pH值为8.0~8.4时(20℃),硝化作用速度最快。由于硝化过程中pH将下降,当废水碱度不足时,即需投加石灰,维持pH值在7.5以上;
(2)温度 温度高时,硝化速度快。
以上就是化学反硝化作用的全部内容,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是土壤微生物参与的两种关键的氮循环过程。硝化作用,具体指氨(NH3)在微生物的氧化作用下转化为硝酸(HNO3)的过程。这种转化主要在通风良好、富含有机物质的环境中发生,如土壤、厩肥、堆肥和活性污泥。参与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通过氧化氨,完成了这一氮形态的转变。相反,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