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油脂是人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维生素在人体内需要量很小,但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水和无机盐也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人体中含有多种化学元素,其中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例如,那么,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概述
1. 物质构成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2. 常见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用于还原氧化铜。
3. 氢气作为燃料的优势:资源丰富、高发热量、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
4. 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质子、中子、电子。
5. 常见黑色金属:铁、锰、铬。
6. 常用灭火器类型: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7. 酒精灯火焰结构: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
空气污染与保护
- 危害:损害健康,影响作物,破坏生态,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
- 保护措施:加强监测,改善环境,使用清洁能源,废气处理,植树造林。
水的净化
- 方法及效率:静置、吸附、过滤、蒸馏,蒸馏最佳。
- 活性炭作用:过滤、吸附。
爆炸的条件
- 可燃物、有限空间、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
初中常见化学反应
1. 镁在氧气中燃烧:2Mg + O2 →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 Fe3O4
3. 铜在氧气中加热:2Cu + O2 → 2CuO
4. 铝在氧气中燃烧:4Al + 3O2 → 2Al2O3
5.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 + O2 → 2H2O
6.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4P + 5O2 → 2P2O5
7.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S + O2 → SO2
8. 碳在氧气中燃烧:C + O2 →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2C + O2 → 2CO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 2CO2
11. 甲烷在氧气中燃烧:CH4 + 2O2 → CO2 + 2H2O
12. 酒精在氧气中燃烧:C2H5OH + 3O2 → 2CO2 + 3H2O
13. 水在电解下分解:2H2O → 2H2↑ + O2↑
14. 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Cu2(OH)2CO3 → 2CuO + H2O + CO2↑
15. 氯酸钾加热分解(二氧化锰催化):2KClO3 → 2KCl + 3O2↑
16. 高锰酸钾加热分解: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分解:H2CO3 → H2O + CO2↑
初中化学答题技巧
- 选择题:审题要仔细,注意否定叙述,标记错误选项,留痕迹。
一、 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加热 Hg+ O2 ↑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H2O2 MnO2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 2H2↑+ O2 ↑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H2CO3
三、质量守恒定律:
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2. 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加热 Cu +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6.煤炉的底层:C + O2 点燃 CO2
27.煤炉的中层:CO2 + C 高温 2CO
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 点燃 2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 H2CO3
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 高温 CaO + CO2↑
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Ca(OH)2 + CO2 === CaCO3 ↓+ H2O
(4)一氧化碳的性质:
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35.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2 点燃 2CO2
其它反应:
3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五、燃料及其利用:
3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9.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六、金属
(1)金属与氧气反应:
40.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41.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42.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3. 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
(2)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44.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45.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46.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47.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
48.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49.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50.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51.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 H2↑
(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新金属 + 新盐
52.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53.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 Cu
54.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金属铁的治炼原理:
55.3CO+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七、酸、碱、盐
1、酸的化学性质
(1)酸 + 金属 -------- 盐 + 氢气(见上)
(2)酸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56.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57.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58.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
59.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3)酸 + 碱 -------- 盐 + 水(中和反应)
6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6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62.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63.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6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6.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67.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2、碱的化学性质
(1)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6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69.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70.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7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72.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2)碱 + 酸-------- 盐 + 水(中和反应,方程式见上)
(3)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3.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3、盐的化学性质
(1)盐(溶液) + 金属单质-------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7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盐 + 酸--------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7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3)盐 + 碱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6.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4)盐 + 盐 ----- 两种新盐
77.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8.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九下化学知识点归纳:
一、微粒与物质构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即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二、元素与原子结构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的种类决定:由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例如,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因此它们属于同一种元素。
三、地壳与空气成分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元素。
空气组成: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单质以及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四、混合物与纯净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混合物。例如,石油、煤、天然气以及溶液都是混合物。
注意:在化学中,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与混合物相对。虽然此点未直接提及,但理解混合物时需对比纯净物进行理解。
以上知识点是九年级化学中的重要内容,掌握了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有助于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更复杂的化学知识。
很多学生在复习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时,因为之前没有对知识进行过系统的总结,导致复习时整体效率不高。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下学期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九年级下学期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很多金属在常温或高温下能和氧气反应,但剧烈和难易程度不同)
① 2Mg + O2 == 2 MgO
②4Al + 3O2 ==2 Al2O3 (氧化铝是致密的保护膜,能阻止铝被进一步氧化,所以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③2Cu + O2 == 2CuO
2、活泼金属与稀酸反应(指稀盐酸和稀硫酸),能转换出酸中的氢。
①Fe +2 HCl == FeCl2 + H2 ↑
② Mg +2HCl ==MgCl2 + H2 ↑
③ 2Al +3H2SO4==Al2(SO4)3 +3H2↑
3、金属和盐(可溶性盐)的反应
①Fe +CuCl2 == FeCl2 + Cu
② Mg +ZnCl 2==MgCl2 + Zn ↑
③ 2Al +3CuSO4==Al2(SO4)3 + 3Cu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与置换反应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注意点:
①金属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反之越弱。
化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一、药品的取用原则
1、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4、实验时若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二、固体药品的取用
1、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一般用镊子夹取,
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用钥匙(或纸槽)。
3、使用过的镊子或钥匙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二、液体药品(存放在细口瓶)的取用
1、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用胶头滴管
吸有药液的滴管应悬空垂直在仪器的正上方,将药液滴入接受药液的仪器中,不要让吸有药液的滴管接触仪器壁;不要将滴管平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需冲洗)
2、从细口瓶里取用试液时,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以上就是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的全部内容,九下化学知识点归纳:一、微粒与物质构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即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二、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