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语文

七年级语文听课记录,听课记录50篇(可抄)

  • 语文
  • 2025-08-22

七年级语文听课记录?语文老师听课记录范文【1】 《氓》(前紧后松,时间分配不当)教学过程:1、标注字音、词义;结合注释,疏通文意。2、教师问: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学生问“氓之蚩蚩”中“之”的何义?取消独立性。)3、“载笑载言”——“载欣载奔”4、再读——学生读得太快。5、解释:蚩蚩、贸丝、愆期、汤汤、不爽 6、那么,七年级语文听课记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初二语文听课记录25篇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并把学生的疑难和教学重点结合起来,对学生难以探究明白的内容,教师要作讲解。要教学生学会合作,小组合作要有明确的任务,教师要作具体指导,防止流于形式。

课内安排书面练习,每节课书面练习时间一般不少于五分钟,书面作业原则上在课内完成,减少机械抄写的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口语交际教学要生活化、情境化、儿童化,着重培养学生当众说清楚自己意见的能力,通过插话、提问、评议等方式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写话教学要鼓励学生写自己想写的话,评价要求适度,多给学生激励性的评语,使学生对写话产生兴趣。

大力提倡课外阅读,教师要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并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后的感受,通过课外阅读巩固识字,提高阅读能力,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教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并不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进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准确的把握了设疑的方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积极的的思维状态。

初三听课记录20篇可抄

《散步》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品味积累语言,提高审美情趣;锻炼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自主、合作、探究,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文字里的亲情与责任感,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品味文章语言美的特点,感受课文浓浓的亲情,学习表达生活之美。

2.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难点】

1.揣摩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学会联系语境,在动态的语境中理解语句。

2.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如何发现美、品评美,把阅读的过程当做美感追寻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赏读美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

1.情感感染法和启发点拨法。

2.自主--合作--探究

3.品读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了我们一个充满亲情和温暖的空间。

七年级下册语文听课记录20篇

语文听课记录

一、 情境导入

1、齐读课题

2、这个故事发生在春天(板书),你会想到哪些词语?(春光明媚,春暖花开)

3、出示词语:

气温骤降、风雪不止、料峭的春寒、冻得坚硬的山路、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

a.指名读

b.说说读了这些词语的感受

c.齐读

二、 品读课文

(一)小燕子在这寒冷的冬天遇到了哪些麻烦?读一读,想一想

交流

(二)出示第二自然段

1、天气冷

指名读

2、 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饥寒交迫——“饥饿”

3、再来看看这个词语,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显示“濒临死亡”)

师: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要经过长途跋涉,他们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事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濒临死亡”就是——即将死亡,再看看这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配乐)齐读

4、过渡:然而悲剧没有发生,这是怎么回事?

指名说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当你读完这个故事,你将会被感动。读一读,找一找最感动自己的话,在旁边写写感受。

2、交流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 她不在乎什么?在乎什么?

2、 齐读第四自然段

3、 认识小贝蒂(出示图片)

在什么地方寻找?怎么发现的?她会怎么想?怎么做?同桌说一说。

交流

师生接说:小贝蒂不在乎——,不在乎——,她在乎的是——,多么令人感动的画面。

初一上册语文听课记录

【篇一】听课记录评语及建议

授课教师:xxx

科目:语文

听课时间:第一课时

听课课题:《三个儿子》

听课地点:xx班级

听课记录:

一、巧设悬念导入新课

- 出示图片,询问有几个儿子?揭题:三个儿子。

二、初读感知

1. 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生字新词,并想办法认识,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 再读故事,边读边想,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 反馈:你找到了哪几句话?

- 交流一:(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可是他。”

- 采访读过的同学。

四、写字

1. 请学生说说哪个字书写时要注意。

2. 示范写“胳膊、晃荡、停”几个字。

3. 指生上来板书,指出优缺点。

4. 学生书写。

听课评析:

【篇二】听课记录评语及建议

授课教师:xxx

科目:数学

听课时间:第二课时

听课课题:《认识角》

听课地点:xx班级

听课记录: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 谈话:展示三角板,询问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 认识角

- 投影显示:课本图片,找一找哪些像角?

- 追问: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否从身边物体面上找到角,并指出顶点和边?

2. 折一个角

- 谈话: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看谁折得快折得好。

初中教师听课记录50篇

语文老师听课记录范文【1】

《氓》

(前紧后松,时间分配不当)

教学过程:

1、标注字音、词义;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教师问: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学生问“氓之蚩蚩”中“之”的何义?取消独立性。)

3、“载笑载言”——“载欣载奔”

4、再读——学生读得太快。

5、解释:蚩蚩、贸丝、愆期、汤汤、不爽

6、概括故事情节:男子出轨,被压迫等。

7、问:概括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体现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学生黑板上展示)

期待——幸福——抱怨——悲伤——妥协

8、词语分析:载笑载言

9、问:女子为何变心?学生答:吃不饱,穿不暖;光让干活;抱怨“二三其德”,日子好了,却有二心,无奈心酸。(为何不追根求源?贰行。下课铃响了,主题还没有挖掘呢。)

过程思索:

1、声音高,而感情不浓;

2、教态呆板,课堂语气太直,有些凶,语气不婉转;

3、学生理解全文了吗?就分析情感变化。

4、学生不理解,就进行空洞分析,可乎?

5、课文没讲完啊。

整体点评:

1、本课失误有三:前紧后松,时间分配不当,其一也;一个问题:感情变化找其词,简单而浪费时间太多,其二也;框架结构没有,不清不楚,其三也。

以上就是七年级语文听课记录的全部内容,简短建议:1、尽量不用定性的概念评价讲课人的教学行为方式。2、对你认为好的课堂教学现象,用征询的思想和语言进行追问。3、对你认为不理想的课堂教学现象,用讨论的思想和语言进行商榷。4、对讲课人某种成功的做法,听课人最好用自己遇到的同样问题时的不同做法与讲课人研究,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