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力学实验?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中,小车平衡摩擦力后做匀速运动而不是匀加速运动,原因如下:实验设计需求: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为了研究力和加速度的数量关系,需要一个研究的起点,即当合外力等于零时,加速度也等于零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平衡态,对应小车的匀速运动。那么,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中物理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力学实验: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利用打点计时器等设备,探究物体在不同力和质量条件下的加速度变化。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
电磁学实验:
探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研究磁场对通电导线产生的力的影响。
测量磁场的大小和方向:利用电流计、电压表等仪器,测量磁场的具体数值和方向。
电磁感应定律的验证实验:通过实验验证电磁感应定律,即磁场变化产生电动势的原理。
光学实验:
研究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利用光源、透镜等工具,观察和研究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探究光的干涉和衍射:通过实验探究光的波动性质,如干涉和衍射现象。
半圆形玻璃实验和光电效应实验:通过特定实验装置,探究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热学实验:
测量物质的比热容:利用热量计等设备,测量物质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的热量变化,从而得出比热容。
探究热力学第一定律:通过实验验证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中的应用。
请注意,具体的高中物理实验可能因不同的教材版本和学校安排有所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中a=x/t^2中的x是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差
设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 v0 加速度a时间间隔t
则第1个t内的位移 S1=V0t+1/2at^2
第2个t内的位移 S2=(V0+at)t+1/2at^2=V0t+1/2at^2+at^2
第3个t内的位移 S2=(V0+2at)t+1/2at^2=V0t+1/2at^2+2at^2
............
第n个t内的位移 S2=[V0+(n-1)at]t+1/2at^2=V0t+1/2at^2+(n-1)at^2
x=s2-s1=s3-s2=...........=(sn+1-sn)=at^2
令小车质量为M,砝码质量为m,绳拉力为T。
分析小车受力,
T-0=Ma
分析砝码受力,
mg-T=ma
联立两式,消去a,得T的表达式为
T=M/(m+M)*mg
实验要用mg表示T,则两者的差距要尽量小,即M/(m+M)要尽量接近1,M要远大于m,小车质量远大于砝码质量。
D选项。
这就是打点计时器的原理了。先接通电源则打点计时器已经开始打点了,小车还没开始运动,所打的点均没有意义,浪费纸带,若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则每个点均有物理意义,虽然最初几个点没有记录,但是距离过近,误差大,没有也没有关系
由于当车释放的时候 砝码和车是一起移动的 车是匀加速运动 这点毫无疑问 但是 车和砝码一起运动 那砝码也是匀加速速直线 运动的 那么砝码受力一定不平衡 重力应大于绳子的拉力 换句话说 就是车受到的力并不等于砝码的重力 要小于的 根据公式 A=F/M 车的质量是一定的 当F远小于M 是 F的微小变化不会对A产成较大的影响 当F大于M是 F的变化将会对M有明显影响 所以砝码的质量要远小于车的质量 要不然图像就不是直线了
在电梯地板上做实验,把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放在电梯地板上,当电梯以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时,物体受到的力为11.76N。
详细解释如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在这个问题中,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是电梯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减去物体受到的重力。
已知物体的质量为1KG,加速度为2m/s^2,重力加速度为9.8m/s^2。因此,可以计算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1KG 2m/s^2 = 2N。
由于物体处于匀加速上升状态,所以电梯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必须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才能使物体产生向上的加速度。因此,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为物体受到的重力加上合外力,即1KG 9.8m/s^2 + 2N = 11.76N。
所以,在电梯地板上做实验,把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放在电梯地板上,当电梯以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时,物体受到的力为11.76N。这个力是由电梯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产生的,使物体能够跟随电梯一起匀加速上升。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力学实验的全部内容,高中物理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力学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利用打点计时器等设备,探究物体在不同力和质量条件下的加速度变化。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电磁学实验:探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研究磁场对通电导线产生的力的影响。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