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语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八年级上册语文8首课外古诗

  • 语文
  • 2025-06-22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通过对《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的分析,本文不仅提供了每首诗的文学常识,还深入探讨了它们的思想内容、重点字词、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为读者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唐诗的艺术魅力。那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八年级上册语文8首课外古诗

第三单元

单元要求

1、说明文分类: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3、说明方法及作用:

①下定义:揭示……的本质特征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界限分明

③举例子:具体、真切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④作比较:突出……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⑤打比方:生动形象

⑥列数字:准确说明

⑦引用:使说明内容更充实。

十一中国石拱桥

1、第一段中心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逻辑顺序: ①石拱桥的总体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②具体介绍两座桥

③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大成就的'原因,取得的成就

3、赵州桥(逻辑顺序):①地理位置②修建年代③结构特点(用列数字、打比方、引用、做诠释等说明方法)

4、特点:①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像一张弓。②大拱的两肩,各有两个小拱

③大拱有28到拱圈拼成④形式优美

5、卢沟桥说明方法:列数字,引用,举例子,下定义,摹状貌,作比较

6、写卢沟桥的结构:①地理位置②修建年代③结构特点

十二桥之美(说明性小品)

1、画之美:①画面要有点、线、面构成②和周围景物既对照又不失和谐

2、吴冠中:画家,代表作有《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狮子林》

3、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摹状貌

4、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

5、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十三苏州园林叶圣陶

1、苏州四大园林:宋代沧浪亭、元代狮子林、明代拙政园、清代留园

2、说明顺序:逻辑顺序①从全文看:从整体到局部②从各部分看:由大到小,由主到次(四个讲究,三个注意)

3、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分类别

4、苏州园林的特点: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古诗翻译

1. 八上语文书第三单元的所有古诗

【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 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 壕 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归园田居 (其三)】(陶渊明"东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王维"唐)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游 山 西 村】(陆游"南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 谁有八年级语文书上册,人教版后十首古诗前三单元生字词和古文多谢

八年级上电子课本:

背诵古诗文篇目:

21 桃花源记

22 短文两篇 陋室铭

爱莲说

23 核舟记(第二至第四段)

24 大道之行也

25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26 三峡

27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29 湖心亭看雪

30 诗四首 归园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

游山西村

还有一篇《观潮》(周密)也是古文,但是不用背。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9课《三峡》

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作者通过文学常识、文章思想内容、重点字词、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内容,深入剖析了《三峡》一文的各个方面,为读者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理解与参考。

第10课《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观点,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记承天寺夜游》则通过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出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复杂微妙的心境。

第11课《与朱元思书》

本文作者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感出发,着力描绘了富春江的水光山色,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通过分析文学常识、文章思想内容、重点字词、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内容,为读者提供了深入理解《与朱元思书》的途径。

第12课《唐诗五首》

通过对《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的分析,本文不仅提供了每首诗的文学常识,还深入探讨了它们的思想内容、重点字词、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为读者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唐诗的艺术魅力。

八上第3单元古诗电子版

第三单元 建筑古迹 第11课 中国石拱桥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xiáo河 匀称chèn 惟妙惟肖xiào

点拨:注意多音字“称”的读音,“肖”不要误读成xiao.

2.解释下列词语。

(1) 匀称:均匀,比例和谐。

(2)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风格。

(3) 惟妙惟肖: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4) 巧妙绝伦:(方法或技术等)灵巧高明,独一无二。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说明文(体裁),作者茅以升,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称谓),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

第12课 桥之美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颐yí和园 浮萍píng

2.解释下列词语。

(1) 煞它风景:破坏人的兴致。

(2) 驻足:停止脚步。

(3)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3.用恰当词语填空。

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

八上语文第三单元电子版

知识不象春天的花和秋天的果,举手就可以摘下来。获得知识的钥匙只有一个,那就是勤奋。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语文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三单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1

第9课《三峡》

1.文学常识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重点字词

字音:

阙处( quē ) 襄陵(xiāng) 绝巘(yǎn) 属引(zhǔ) 沿溯(sù)

飞漱(shù) 御风(yù)猿鸣(yuán) 曦月(xī) 素湍(tuān)

长啸(xiào) 郦道元(lì) 林寒涧(jiàn)肃 重岩叠嶂(zhàng)

通假字:

略无阙处(通“缺”,空隙、缺口。)

古今异义:

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至于夏水襄陵(古义:是两个词,动词“至”和介词“于”。今义:连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一词多义:

自峡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

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假如,如果)

沿溯阻绝(动词,断绝)

绝巘多生怪柏(形容词,极高的)

衷转久绝(动词,消失)

词类活用: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回清倒影(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从空旷的山谷)

特殊句式:

省略句:

清荣峻茂(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

有时朝发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城”)

4.重点问题

(1)作者是怎样抓住特征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

文章先总写三峡形貌,接下来分写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色。

以上就是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全部内容,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5、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