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化学

化学必修四,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电子课本

  • 化学
  • 2025-05-01

化学必修四?化学平衡状态: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更组成成分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2、那么,化学必修四?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4

1.用手记,用心背

化学是一个内容多,知识碎的学科。并且有很多东西都是知其然,而无法探究其所以然。所以需要我们用手多做笔记,记下那些特殊知识,然后用心去背。一般来说,化学成绩优秀者必然是记住了学过的每一种物质典型的物理,化学性质,并且能够顺利写出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心理学表明,学习是一个对短时记忆进行加工的过程,而多多温习则是将短期的记忆变成长期记忆的一个关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告诉我们遗忘的发生是不均衡的,总体上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到了一定程度就几乎不再忘记。

所以下内容,需要特别的花时间去记和背:

①牢记特殊知识点

化学考试考查特殊知点的概率很高。例如铝是一种特殊的单质,它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并且都能释放氢气,而其他单质通常只能与一种反应。SiO2可与HF反应生成SiF4,从而用HF来刻蚀玻璃,生成SiF4是能刻化玻璃的关键。再比如氢氧化钙的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是不同的

②记住一些有规律的知识

除了特殊的知识点,化学也常考查一些带有规律的知识点。例如过滤操作的要点为一贴二低三靠。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以及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等。

③记住一些容易忘记的知识点

易忘知识点是化学最容易考的第三种知识点。

必修4化学电子课本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复习)

§1 知识要点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1、定义:电解质、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溶于水的盐是强电解质,不溶于水的盐是非电解质;

B、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溶液中必存在溶质分子;

C、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也一定是强电解质;

D、Na2O2和SO2溶液于水后所得溶液均能导电,故两者均是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

在一定条件下(溶于水或熔化)能否电离(以能否导电来证明是否电离)

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鉴别方法: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非电解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一定是强电解质;

B、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不导电;

C、浓度相同时,强电解质的水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强;

D、相同条件下,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的导电性相同。

3、强电解质与弱电质的本质区别:

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或是否存在电离平衡)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②SO2、NH3、CO2等属于非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4全部电离,故BaSO4为强电解质)

4、强弱电解质通过实验进行判定的方法(以HAc为例):

(1)溶液导电性对比实验; (2)测0.01mol/LHAc溶液的pH>2;

(3)测NaAc溶液的pH值;(4)测pH= a的HAc稀释100倍后所得溶液pH

(5)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Ac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

(6)中和10mLpH=1的HAc溶液消耗pH=13的NaOH溶液的体积大于10mL;

(7)将pH=1的HAc溶液与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

(8)比较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Ac溶液与盐酸分别与同样的锌粒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

最佳的方法是 和 ;最难以实现的是,说明理由

高中化学选修四课本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复习)

§1 知识要点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1、定义:电解质、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溶于水的盐是强电解质,不溶于水的盐是非电解质;

B、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溶液中必存在溶质分子;

C、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也一定是强电解质;

D、Na2O2和SO2溶液于水后所得溶液均能导电,故两者均是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

在一定条件下(溶于水或熔化)能否电离(以能否导电来证明是否电离)

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鉴别方法: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非电解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一定是强电解质;

B、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不导电;

C、浓度相同时,强电解质的水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强;

D、相同条件下,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的导电性相同.

3、强电解质与弱电质的本质区别:

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或是否存在电离平衡)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②SO2、NH3、CO2等属于非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4全部电离,故BaSO4为强电解质)

4、强弱电解质通过实验进行判定的方法(以HAc为例):

(1)溶液导电性对比实验; (2)测0.01mol/LHAc溶液的pH>2;

(3)测NaAc溶液的pH值; (4)测pH= a的HAc稀释100倍后所得溶液pHCH3COOH)

C、一些常见的酸的酸性:HClO、HAlO2、苯酚为极弱酸;醋酸>碳酸;磷酸和H2SO3为中强酸;HClO4为最强含氧酸等.

(1)下列物质不水解的是 ;水解呈酸性的是 ;水解呈碱性的是

①FeS ②NaI ③NaHSO4 ④KF ⑤NH4NO3 ⑥C17H35COONa

(2)浓度相同时,下列溶液性质的比较错误的是( )

①酸性:H2S>H2Se ②碱性:Na2S>NaHS ③碱性:HCOONa>CH3COONa

④水的电离程度:NaAc

人教版化学选修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电子课本

高中化学必修四知识点大全

一、焓变 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 △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0>放热)△H 为“+”或△H >0

☆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 所有的燃烧反应② 酸碱中和反应③ 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 金属与酸的反应⑤ 生石灰和水反应⑥ 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 晶体Ba(OH)2·8H2O与NH4Cl②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 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 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以上就是化学必修四的全部内容,讨论化学高中课程的难度,通常涉及必修四和选修五两部分。必修四与选修五各有特点,难易程度因人而异。选修五的知识点较丰富,然而,它主要与必修二的有机化学部分相连接。掌握这部分内容后,必修二中有机化学的基础复习将变得相对容易,无需额外投入太多时间。尽管存在难点,抽象概念需要教师引导,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