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从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出发,构建了素养型的目标体系。该体系由“总目标”和“学段要求”两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为“总目标”,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通过九年学习最终应该达成的质量标准,属于语文课程的终结目标;第二层次为“学段要求”,那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为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一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三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是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两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根据学段特点,学习任务安排可有所侧重。
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一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在这一层次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词汇积累:通过课堂、阅读和写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积累和掌握丰富的词汇量,拓展词汇结构和用法。
2、语法梳理:对语法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了解语言规则,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扩大阅读领域,丰富阅读体验。
4、写作训练: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和素质提升。
第二层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以及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三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具体内容如下:
1、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实用性阅读能力,包括新闻、说明文、广告等各种实用性文本的阅读和理解,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和传达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任务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段目标要求是按照“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个方面来制定的。《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语文课程核心素养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素养型的目标体系。这个体系由“总目标”和“学段要求”两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次是“总目标”,指的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九年内应当达到的最终质量标准,属于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第二层次是“学段要求”,指的是四个学段中具体应当达到的学业质量水平,属于语文课程的过程目标。终极目标指导和决定过程目标,过程目标则支撑和指向终极目标,两个层次的目标都统一于语文课程核心素养这一根本目标。
2022年版课标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总目标的表述分为九个方面:
1.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培养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热爱,感受语言文字及其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3. 关注社会文化生活,积极参与和组织校园、社区等文化活动,发展交流、合作、探究等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小学为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中学为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第一学段(1~2年级)主要是识字与写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第二学段(3~4年级)主要是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第三学段(5~6年级)要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四学段(7~9年级)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在使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相关要求规定: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以上就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全部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为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一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三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是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两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根据学段特点,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