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我国生育率,我国生育率变化趋势

  • 所有学科
  • 2023-05-13
目录
  • 2023出生率断崖式下跌
  • 我国目前的生育现状
  • 我国生育率全球第几
  • 我国生育率变化
  • 我国低生育率问题的对策

  • 2023出生率断崖式下跌

    这取决于该国经济逗芹发展水平、健康水平、教育水平等,一般兆指樱来说,拥有较高日常生活水平的国家正常生育率一族丛般在2.1%以上。

    我国目前的生育现状

    2022年生育率为6.77%。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近61年来的首次人口负带缓做增长。

    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哪搜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具体来看,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206万人,女性蠢衡人口6896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以女性为100)。

    最佳生育年龄是多少?

    女性的生育年龄在23~30周岁之间为最佳时期,男性则为30~35周岁,女性最好不超过30周岁,男性则不超过35周岁。

    我国生育率全球第几

    2022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 2022年我国的新生儿出生人口只有1062万人出生率仅为7.52%,去年全年我国出生人口仅闷携衫1062万人,创下了近年来新低 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数据,48万人的净增人口数隐隐量创下了近蚂腔60年来(1962年以来)的新低,全国总人口已经快达到负增长的警戒线。 2022年出生率低的xiaren2022年60岁以上老人逼近3亿,出生率比往年低。

    我国生育率变化

    2010年出生人口1588万。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8‰,人口自然增长为0.34‰。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1-2015年,中国的年出生人口数都在1600万之上。

    2016年,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当年出生人口达到1786万人。2017年的出生人口达到1723万人,2018年之后,随着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的生育势能基本释放,出生人口出现下行趋势。2018年出生人口降至了1523万人,2019年中国的出裤型生人口下降到1465万人。

    低生育率所面临的问题

    翟振武表示,育龄妇女总体规模下降、当代年轻人婚育推迟以及社会发展带来的生育意愿下降是2021年出生人戚配口数量下降的三个最主要的原因。此外,新冠疫情大流行高纯指持续也压抑了部分的生育需求。

    长期来看,我国的生育数量将会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但我国的生育率回升仍有一定的空间。当前的重点要关注支持生育的配套政策,建设生育友好的总体环境。现在年轻人婚龄、育龄的不断推迟。之前,年轻人差不多23岁就结婚,在二十四五岁生育了第一个孩子。

    我国低生育率问题的对策

    据国家统计局育娲人口研究团队数据,2022年我国人口开始负增长,总和生育率跌破1.1、全球倒数,放开并鼓励生育刻不容缓。中国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代之前的6左右,降至1990年的2左右,再降至2010年后的1.5左右,2021年仅1.15,2022年或不到1.1,仅为世代更替水平(2.1)的一半,全球倒数。全面二孩政策不及预期、三孩政策效果未显现,未能扭转中国出生人口下降趋势,生育堆积效应已消退。

    生育率降低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当下很多年轻人自己的生活已经不堪重负。房价过高、薪资低、物价飞涨……这些都让广大年轻人一天比一天焦虑。且不考虑养育孩子是否有回报,生育孩子一定要付出长周期的投入。由“育娲人口研究”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出炉。根据《报告》显示,全国各地区平均养育0~17岁孩子成本为48.5万;0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为62.7万元。有网友调侃道:“生存艰难好册老的季节狮子都知道停止繁衍。”

    面对如此情况,中国未来的生育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鼓励生育的方式和政策。然而,到底该如何鼓励,绝不是把子女宣传为长周期的“消费品”。每个孩童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在成长中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也在一起成长,双方应当是互相成就的关系。有关部门应想办法降低房价、物价、医疗费用,降低孩子的生育、教育、养育成本,将生育成本全面纳入社保,发放生育补贴等,让生孩子、养孩子的负担能小一些,减少年轻人们的压力和负担,这或许是提高生育率的最优解。

    不管如何,在生育问题上,生老病死的数据都不能够被用来当作道德绑架年轻人的武器。所谓的专家并姿核没有真正了解年轻人对婚育的态度,了解他们的焦虑,真正切实地解决他们的问题,而是抱着傲慢的态度,说一句“不生小孩是不对的”,甚至开始替年轻人计算付出与回报成本,试图将生育变成一件投资,将子女物化成消费品。这种行为只会更大程度的引起年轻人的不满,对提高生育率起反作用。

    我们期待专家们能挽回属于他们的公信力,未来能够提出更多真正行之有效的鼓励生育政策,建立男女平等、生育友好的社会支持,完善男性陪产假制度,鼓励男性共同参与育儿,以及加强女性生育价值的社会补偿,增强女性生育福利待遇,保障女性公平就业友升权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提高生育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