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数学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初一数学第一章内容

  • 数学
  • 2024-12-30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 第一章:有理数 基本概念包括:正数、负数、有理数、数轴、绝对值、数与符号的比较、加法法则、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法则、乘法法则、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乘方、负数的奇偶次幂、运算法则优先级、科学计数法。那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七上数学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棱柱,棱锥的命名是按底面的边数来命名的。三棱锥有四个三角形组成的。图形的组成:点,线,面。特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点线面与几何体:以不同的平面图形的各边为轴,所得到的几何体也不同。

展开与折叠:棱:面与面的交线。棱柱的命名:底面的边数。

截一个几何体:几何体被平面截得的截面的边数由几何体的面数决定的。正方体的截面最多是六边形。

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平面图形:在同一条直线上,线段一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有理数

1、正数和负数

2、有理数

3、有理数的加减法

4、有理数的乘除法

5、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1、从算式到方程

2、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

3、从"买布问题"说起

4、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章 图形认识初步

1、多姿多彩的图形

2、直线、射线、线段

3、角的度量

4、角的比较与运算

第四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喜爱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

2、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

初一上册第一单元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的数叫做正数。

1.2 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 从算式到方程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2.2 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第三章 图形认识初步

3.1 多姿多彩的图形几何体也简称体。包围着体的是面。

3.2 直线、射线、线段线段公理: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初一数学第一章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柱: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

第二章 有理数

正有理数 整数

有理数 零 有理数

负有理数 分数

2、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3、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三要素缺一不可)。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4、倒数: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5、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若|a|=a,则a≥0;若|a|=-a,则a≤0。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数学笔记

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

1、 整式:

只含“×”“÷”运算的代数式叫单项式

含“×”“÷”“+”“—”的代数式叫多项式

2、 整式的加减:

(1)去括号时,括号前是“+”时,直接去括号。

(2)去括号时,括号前是“—”时,括号内符号要变号。

(3)整式加减的实质是合并同类项。

3、 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底数的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4、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1)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2)积的乘方,等于各个底数的乘方。

5、 同底数的幂的除法:

(1)同底数的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2)零指数和负整数指数:a0= 1 (a≠0)

a-p =1/ap (a≠0,p为正整数)

6、 整式的乘法:

(1)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m(a+b)=ma+mb

(3)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m+n)(a+b)=ma+na+mb+nb

7、 平方差公式:

(1)平方差公式:(a+b)(a-b)=a2-b2

(2)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差。

8、 完全平方公式

(1)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2)两个完全平方公式之间的关系:

(a+b)2-(a-b)2=4ab

9、 整式的除法:

(1)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以上就是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的全部内容,(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4、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