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数学总结?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1 这学期我担任的是七年级三班和八班数学教学,现在分别从教学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教学方面,在期末考试之前,八班基本上完成了教学计划,但细节方面复习不够;三班的整个教学进度很慢,所以期末复习没有真正完全展开。究其原因,是期中考试后,这两个班级均实行了讲学稿教学试点改革。那么,七年级下册数学总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数学是考试的重点考察科目,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解题方法的掌握,需要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同时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七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相交线
有一个公共的顶点,有一条公共的边,另外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
两条直线相交有4对邻补角。
有公共的顶点,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两条直线相交,有2对对顶角。
对顶角相等。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平行线及其判定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这篇文章我给大家分享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的内容,一起看一下具体的内容,仅供参考。
平面直角坐标系
1.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2.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
3.在同一个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直角坐标系。
4.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垂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垂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x轴y轴统称为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5.x轴y轴将坐标平面分成了四个象限,右上方的部分叫做第一象限,其他三个部分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叫做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6.第一象限中的点的横坐标(x)大于0,纵坐标(y)大于0
7.第二象限中的点的横坐标(x)小于0,纵坐标(y)大于0。
8.第三象限中的点的横坐标(x)小于0,纵坐标(y)小于0。
9.第四象限中的点的横坐标(x)大于0,纵坐标(y)小于0。
10.x轴上的点,纵坐标都为0。
11.y轴上的点,横坐标都为0。
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受到鼓舞,找出努力的方向。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 方法 ,数学其实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要记、要背、要练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七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1、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叫做单项式。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4、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5、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6、余角:两个角的和为90度,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
7、补角:两个角的和为180度,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
8、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其中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就是对顶角。
9、同位角:在“三线八角”中,位置相同的角,就是同位角。
10、内错角:在“三线八角”中,夹在两直线内,位置错开的角,就是内错角。
11、同旁内角:在“三线八角”中,夹在两直线内,在第三条直线同旁的角,就是同旁内角。
12、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开始,到精确的那位止,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知识结构、主要内容:
整式:代数式分为整式与分式,整式分为单项式与多项式,单项式分为系数、次数;多项式分为项数、次数。
运算:1.去括号2.合并同类项
同底数幂的×法运算: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幂的×法:底数不变,指数相×。
积的×方:积中各个因数×方的积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单项式×多项式 =多项式×单项式【乘法分配率】= 多项式
多项式×多项式的特例:1.平方差(a+b)(a-b)=aa-bb
2.完全平方差
整式的除法:同底数幂的数相除,同底数幂的指数相减,说的结果相加。
重难点:
整式:1.等式与不等式、分母含有字母的式子,不是整式
1/a,1+2=3,m不等于n,a大于等于b
2.互为相反数的偶数幂相等
a+(-a)=0
3.互为相反数的奇数仍为相反数
a+(-a)=0
4.若底数是互为相反数通过适当方式可交换
{(a)n次方]m次方=(a)m次方n次方
5.指数互为相反数,底数互为倒数
(a) -p次方=(1/a)-p次方
6.两数和的平方等于两数的平方和=两数积的2倍
(a+b)(a+b)=(a+b)平方=a平方+2ab+b平方
工作 总结 (Job Summary/WorkSummary),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1
这学期我担任的是七年级三班和八班数学教学,现在分别从教学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教学方面,在期末考试之前,八班基本上完成了教学计划,但细节方面复习不够;三班的整个教学进度很慢,所以期末复习没有真正完全展开。究其原因,是期中考试后,这两个班级均实行了讲学稿教学试点改革。
讲学稿的优点,在八班有所体现。从对二元一次方程组实行讲学稿教学开始,八班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带头自主学习,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良性循环系统。但是,剩下的学生以及接受能力比较慢的三班学生几乎是在讲学稿上浪费了大量时间。本来期中考试之前三班的学生学习态度都比较好,经过讲学稿这么一折腾,很多学生破罐子破摔,好不容易养成的习惯都半途而废了。
另外,八班比三班提早进入了期末复习,之前由于课程安排不合理,在八班很少进行测验,复习后期,由于天气炎热,课间操的取消,在八班一个星期至少要进行两次测验。通过这种复习方式,基础好的学生积极性显然都被调动起来了,但在评讲试卷的时候,学生们还是不爱听讲。
以上就是七年级下册数学总结的全部内容,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如下,建议收藏以便预习。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两条直线相交形成四个角,邻补角定义为共用一条边且另一条边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互补;对顶角则是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角,相等。5.2 垂线与距离 垂直定义为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