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五四运动历史,五四运动收获

  • 历史
  • 2024-10-23

五四运动历史?五四青年节是为纪念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其历史背景如下:1、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停滞状态。外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欺侮,内受腐朽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的压迫和剥削。西方列强的野蛮入侵和中国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那么,五四运动历史?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历史背景:北洋军阀政府实行独裁统治,投靠帝国主义,大量出卖国家权利,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已经迅速壮大到二百多万人,他们必然要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斗争的正确方向;新文化运动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导火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英、法、美、日、意等帝国主义国家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和平会议”。中国政府代表要求归还大战期间被日本抢去的德国在山东侵占的各种权利遭到无理拒绝。“巴黎和会”在对德和约上规定把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利转给日本,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怒,“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了。

历史意义:1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 这次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3 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4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简述五四运动经过50字

五四运动的背景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但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两座大山,却仍然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革命的果实,又在1915年,为实现他的皇帝梦而接受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使中国面临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袁世凯死后,各帝国主义支持的各派军阀连年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发生了新的变化。在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欧洲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工业在这时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也壮大起来了,产业工人的数目由1913年的约65万人发展到1919年的200万人左右。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参加斗争,是五四运动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因素。五四运动发生前,军阀势力利用封建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推崇作为封建专制制度精神支柱的孔孟之道,借以维持统治。严酷的现实引发当时先进分子的反思。他们认为,辛亥革命由于忽视了思想文化战线上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致使革命成果遭到破坏。因此,为了完成改造社会的使命,必须“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

五四运动的意义有哪些

五四青年节是为纪念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其历史背景如下:

1、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停滞状态。外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欺侮,内受腐朽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的压迫和剥削。

西方列强的野蛮入侵和中国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华民族处于濒于亡国灭种的水深火热之中。从1840年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中国国门之日起,在短短的六七十年间,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接踵而至。

2、五四运动的发生,还具有深刻的思想文化根源。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有识之士和先进阶级也开始了睁眼看世界的历程。

他们想搞清楚中国何以落伍、西方国家又何以强大的真正原因,并探寻拯救中国的道路。从农民运动到改良变法、再到辛亥革命,中国的先进人物在探求社会变革的同时,也在求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3、1918年11月11日,延续4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英、美、法等国的胜利和德、奥等国的失败而宣告结束。1919年1月,获胜的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

中华民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会议。中华民国代表在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华特权,取消二十一条等正当要求,均遭拒绝。会议竟决定日本接管德国在华的各种特权。

五四运动具体经过

1、爆发时间:1919年5月4日,一场由学生领头的抗议活动成为了五四运动的开端。

2、起因:在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利用欧洲的混乱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侵害了中国的主权。同时,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起了民众的愤怒,催生了五四运动。

3、历史特点:与辛亥革命所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五四运动有以下显著特点:

第一,它展现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彻底性。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从表面感性到理性深入的过程,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中,人们开始看清帝国主义的本质,并提出了“改造抢到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等口号。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群众性的运动。学生、工人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都参与了这场运动,尽管此时农民阶级的参与仍有限。

第三,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促成了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第四,这场运动由学生发起,工人随后扩大,成为一场反帝的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五,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扩展资料:

五四运动的影响:

1、五四精神:该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追求真理和正义的精神,对后世青年和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2、社会经济:学生和群众的抵制日货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族产业的发展,但在战后,中国依然面临日本的经济欺凌。

五四运动背景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

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起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1月,英、美、法、日、意等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对德和会,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中国是参加对德宣战的战胜国之一,但北洋军阀政府却准备接受这个决定。这次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还有其他重要的背景:民族危机、思想启蒙、知识分子的觉醒、工人阶级的参与、爱国心的激发,这些背景因素相互作用,促成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五四运动的启示:

1、爱国主义是五四运动最鲜明的主题。五四运动是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力军的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

2、民主与科学是五四运动最突出的精神。民主与科学是五四运动的精神内核,是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有效方案。

以上就是五四运动历史的全部内容,1、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由此开始深入工人群众,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上和思想上作了准备。2、五四青年节实际上已固定成一种 文化 符号,具有象征意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