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的数学日记?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分数。分数有分子、分母和分数线,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间一横是分数线。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数,比如:一本书有三十页,每一页是一本书的1/30。分数还可以用来加减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于二分之二,也就是1。为什么会这样呢?那么,分数乘法的数学日记?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不同,它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学生写日记,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帮助学生记录自己的成长足迹、积累词汇、培养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其实,写日记并不仅是语文学科的专利。在数学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现的数学知识、提出的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的情况等有关数学的内容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笔者在这学期,教学了“升和毫升的认识”后,第一次尝试着让学生写数学日记,共写了两篇:第一篇的内容为“如何制作1升的容器”;第二篇的内容为“市场调查——生活中的毫升和升”。这两篇日记都是建立在实际行动上的,记得那天课堂上我让学生带来了瓶、纸条、双面胶等工具,我们在实验教室共同制作了1升的容器,那天我就布置同学们回家把制作过程记了下来;又一个星期天,我让同学们利用休息时间去附近超市作调查并记录下来,有哪些物品是用毫升作单位的,各是多少毫升,有哪些物品是用升作单位的,各是多少升。(这是书上的一个作业)
在交上来的作业中,我发现有些日记短小,错别字多,语句也不通顺,由于是第一次写日记,即使写得很糟糕,我也以鼓励为主,在文后写上一句:“写得还算完整”、“以后少写错别字哦”、“不错嘛!要是再具体些就好了”之类的话语。说实话,批改这些日记花去了我总共一天的时间,着实体验到了语文老师批改作文的辛劳,可是在辛苦之后我体验到了乐趣。
在中生活的几年,我学过许多科目,诸如:语文、数学、英语、自然、音乐……但我最喜欢的科目还是数学。
从五年级下学期开始,我们班的新数学老师——刘老师便带领我们班以及二班一些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创办了各班的数学小组。
经过老师的挑选,我们班的数学小组终于成立了。在组长陈俊峰的带领下,我们班的裴祺、王思宇、张天成、诸正一、朱子棋、迟雪健、李梦雅和魏博维,在一起学习,在一起讨论。
从开始活动的第一周开始,所有组员便开始积极地参加了活动。每个星期都由一位组员出一份试题,并在周五把它发给每位组员,作为周末的作业。并在第二周,由出题的同学把所有同学做的试卷收上来进行批改。同时在周五的中午,由他对试卷进行讲评。如此循环,我们的数学小组活动了半年。
度过了一个暑假,我们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当中。这个学期,我们的学习任务非常重,因为,我们即将毕业,踏进中学的校门。由于,数学小组的组员都是班里的尖子生,每位组员都想考上一个重点中学。然而,在大部分重点中学考试时,总是以数学为主,所以,我们必须再多做一些数学题。在组长陈俊峰的带领下,我们还与二班的数学小组在一起学习,在一起讨论。从此以后的每一个周末,我们班和二班便开始轮流出题。
3月12日星期五
算工钱
中午爸爸下班回来,哼着小调,兴高采烈地跨进家门我迎上去问道:“爸爸,今天有什么事这么高兴?”爸爸说:“这个月我涨工资了。”我问道:“那你现在一个月拿多少工资?”爸爸想了想,微微一笑说:“我比你妈的工资高,我俩的月工资加起来是2800元,月工资差是100元,你说我一个月拿多少工资?”
听了爸爸的话,我动手在纸上画出了线段图帮助我理解:
通过观察和思考,我很快算出了答案,并且告诉爸爸。首先把妈妈的工资看作和爸爸同样多,那么爸爸、妈妈的月工资一共是(2800+100)=29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列式是:(2800+100)÷2=1450元。
爸爸听了,满意地直点头。这时,正在做饭的妈妈对我说:“你还有其它方法吗?”“还有其它方法?”我惊奇地说。我报着好奇的心情静下心来再次观察、思考,我发现此题关键是找出以谁作标准的问题,标准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于是,我有了第二种方法:就是以妈妈的工资作标准,假设爸爸和妈妈的工资同样多,那么俩人的月工资和就是(2800-100)=27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妈妈的月工资最后加上爸爸比妈妈多的1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资。
在中生活的几年,我学过许多科目,诸如:语文、数学、英语、自然、音乐……但我最喜欢的科目还是数学。
从五年级下学期开始,我们班的新数学老师——刘老师便带领我们班以及二班一些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创办了各班的数学小组。
经过老师的挑选,我们班的数学小组终于成立了。在组长陈俊峰的带领下,我们班的裴祺、王思宇、张天成、诸正一、朱子棋、迟雪健、李梦雅和魏博维,在一起学习,在一起讨论。
从开始活动的第一周开始,所有组员便开始积极地参加了活动。每个星期都由一位组员出一份试题,并在周五把它发给每位组员,作为周末的作业。并在第二周,由出题的同学把所有同学做的试卷收上来进行批改。同时在周五的中午,由他对试卷进行讲评。如此循环,我们的数学小组活动了半年。
度过了一个暑假,我们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当中。这个学期,我们的学习任务非常重,因为,我们即将毕业,踏进中学的校门。由于,数学小组的组员都是班里的尖子生,每位组员都想考上一个重点中学。然而,在大部分重点中学考试时,总是以数学为主,所以,我们必须再多做一些数学题。在组长陈俊峰的带领下,我们还与二班的数学小组在一起学习,在一起讨论。从此以后的每一个周末,我们班和二班便开始轮流出题。
以上就是分数乘法的数学日记的全部内容,那天期中考试,我考得不好数学考了92分,语文只有82分。我听老师说过,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关系到,迁到新学校后的分班。考得好的分在快班,考得不好的分到慢班。我不知道自己会分到哪个班,心里有点着急。放学后,爷爷来接我回家。一路上,我跟爷爷说起了考试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