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数学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背诵课文汇总

  • 数学
  • 2024-08-18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数学书内容:一、长度单位:1、统一长度单位。用人的身体一部分作为测最长度的单位有什么缺点因为人与人之间身体高矮不同,作、脚、两臂有长有短,测量出来的物体长度很不准确!后来人们就规定了一定的长度作为长度单位使用匣米、米等都是统一的长度单位。2、认识厘米用厘米量。那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二年级上册语文目录

内容介绍: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6年级)》,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原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本套的各册教材已经陆续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审查,并于2001年9月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使用。从近5年来所收集到的各种反馈信息看,这套实验教材受到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好评,在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满足各地教育发展需求等方面都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研究与编写,坚持“在体现新理念的同时注意具体措施的可行性”“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两个基本原则,力求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注意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比如铅笔、橡皮、课本、课桌。

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黑板、教室、楼房、大树。

常考题目例如:

黑板长2(米) 一张床长2(米)

一口井深3(米) 一棵树高3(米)

教室长12(米) 门高2(米)

学校进行100(米)赛跑 教学楼高25(米)

讲台高90(厘米) 筷子长20(厘米)

茵苗身高1(米)30(厘米)

练习本宽13(厘米) 铅笔长17(厘米)

图钉长1(厘米) 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

2、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刻度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如果不是从0刻度开始,物品的长度=终点的刻度数-起点的刻度数。

3、米和厘米的关系:

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常考题目例如:

(1)1米10厘米=(110)厘米 200厘米=(2)米

(2)弟弟再长高10厘米,就有1米,弟弟有多高?

1米=100厘米 100-10=90(厘米)

4、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

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可以量出长度的。

测量方法:

将线段的左端对准刻度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数学二年级上册Pdf

二年级上册数学书内容:

一、长度单位:

1、统一长度单位。

用人的身体一部分作为测最长度的单位有什么缺点因为人与人之间身体高矮不同,作、脚、两臂有长有短,测量出来的物体长度很不准确!后来人们就规定了一定的长度作为长度单位使用匣米、米等都是统一的长度单位。

2、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在测盆较短的物体时通常用厘米作单位,估计一厘米的长度:食指宽、田字格宽、图钉的长等等。

3、认识米用米量。

米可以用m表示。

4、认识线段。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加法:

100以内的数的加法(不进位)、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

2、减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三、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初步认识。

2、直角的初步认识。

3、锐角和钝角。

四、2~6表内乘法:

1、乘法的初步认识。

2、2~6的乘法口诀。

五、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观察立体图形。

六、7~9表内乘法:

7~9的乘法口诀。

七、认识时间:

认识时间。

八、数学广角——搭配:

排列、组合。

二年级上册数学要背的知识点

我有,使用百度网盘免费分享给你,链接是:

1PwBZGF7Rv2RkXKD1NUks8g?pwd=1234

电子课本可以多维度、完整的呈现教材内容,利用电子课本可以随时随地完成学习任务,下面准备了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电子课本,详细为大家介绍了查找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的具体步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内容

二年级上册数学书内容: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认识厘米和米。

2、认识线段。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3、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4、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5、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

6、连加。

7、连减。

8、加减混合。

9、加、减法估算。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特点。

2、直角的认识。

3、单元测试题。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1、乘法的初步认识。

2、5的乘法口诀。

3、1、3、4的乘法口诀。

4、乘加乘减。

5、6的乘法口诀。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

1、7的乘法口诀。

2、倍数。

3、8的乘法口诀。

4、9的乘法口诀。

第七单元统计。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1、数的组合。

2、数的排除。

第九单元总复习:

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表内乘法。

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4、观察物体。

5、统计。

6、综合练习(一)。

7、综合练习(二)。

以上就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全部内容,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6年级)》,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原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