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第一个阶段(1949-1956):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第二个阶段(1956-1966):十年探索建设时期。第三个阶段(1966-1976):文化大革命时期。第三个阶段(1978-今):改革开放时期。那么,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讲讲的是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这二十多年的历史。 第一个阶段,从1956年到1966年,叫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艰辛探索的十年。 第二个阶段,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从1966年到1976年。 第三个阶段,文革结束,1976年到1978年,我们党史上一般称之为在徘徊中前进和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两年。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扩展资料:
2020年10月29日,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中国的现代化是举伏清建立在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是不同于世界上其他类型的现代化,而是在中华民族特殊厅念文化背景下的有中国特色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当前,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全面准确地理解现代化的涵义,才能保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实现确立的本世纪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社会的目标。
从社会发展的矛盾运动规律看,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49-1956):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第二个阶段(1956-1966):十年探索建设时期。
第三个阶段(1966-1976):文化大革命时期。
第三个阶段(1978-今):改革开放时期。
扩展资料:
第一个阶段: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开始了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颁布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并且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顺利的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的过度。
第二阶段: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使国力增强,主要是发展生产力,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指出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而不是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第三阶段:是十年的大动荡时期,由于毛泽东对于形势的判断失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整整十年国家都处于混乱之中,由于被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被破坏,经济发展也进入一片混乱之中,打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被迫害,连国家领导人也不例外被打成“左派”。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报告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旅败》的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是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扩展资料:
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有如下论述:
“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这些矛盾在实践中是否能完全处理好,也要准备两种可能性,而且在处理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一定还会遇到新的矛盾,新的问题。
但是,像我们常说的那样,道路总是曲折的,前途总是光核改明的。
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参考资料来源:
人改镇判民网-《论十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取镇耐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御凯春;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全方位外交孙告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
以上就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