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物理公式?九上物理公式:一、力学部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二、热学部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那么,初三上物理公式?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速度
V= S / t
重力
G=mg
m
:质量
g
:
9.8N/kg
或者
10N/kg
密度
ρ
=m/V
m
:质量
V
:体积
合力
F
合
(
N
)
方向相同:
F
合
=F1+F2
方向相反:
F
合
=F1
—
F2
方向相反时,
F1>F2
浮力
F
浮
(N) F
浮
=G
物
—
G
视
G
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
F
浮
(N) F
浮
=G
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
F
浮
(N) F
浮
=G
排
=m
排
g=
ρ
液
gV
排
G
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
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
液:液体的密度
V
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
:动力
L1
:动力臂
F2
:阻力
L2
:阻力臂
定滑轮
F=G
物
S=h F
: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
物:物体的重力
S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
: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
G
物
+G
轮)
S=2 h G
物:物体的重力
G
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
G
物
+G
轮)
S=n h n
: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
W
(
J
)
W=Fs F
:力
s
: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
W
有
总功
W
总
W
有
=G
物
h
W
总
=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
=
×
100%
功率
p(w)=w/t
w:
功
T:
时间
压强
p(pa)=F/s
F:
压力
S:
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
p
(
Pa
)
P=
ρ
gh
ρ
:液体的密度
h
: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
Q
(
J
)
Q=cm
△
t c
:物质的比热容
m
:质量
△
t
: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
Q
(
J
)
Q=mq m
:质量
q
: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
I
(
A
)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
U
(
V
)
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
R
(
Ω
)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
I
(
A
)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
U
(
V
)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
R
(
Ω
)
= + +
欧姆定律
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
:电荷量(库仑)
t
:时间(
S
)
电功
W
(
J
)
W=UIt=Pt U
:电压
I
:电流
t
:时间
P
: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
电压
I
:电流
R
: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
λν
C
: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
³
kg/m
³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
°
)
比热
c
焦/(千克
°
C
)
J/(kg
°
C)
真空中光速
3
×
108
米/秒
g 9.8
牛顿/千克
15
°
C
空气中声速
340
米/秒
初中物理公式汇编
【力
学
部
分】
1
、速度:
V=S/t
2
、重力:
G=mg
3
、密度:
ρ
=m/V
4
、压强:
p=F/S
5
、液体压强:
p=
ρ
gh
6
、浮力:
(
1
)
、
F
浮=
F
’
-
F (
压力差
)
(
2
)
、
F
浮=
G
-
F (视重力) (3)、
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
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暑假预习】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本常考公式总结
以下是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本中常考的公式总结:
一、机械运动
速度公式:v = s / t
描述: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应用:用于计算物体在特定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或瞬时速度。
密度公式:ρ = m / V
描述: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
应用:用于计算物质的密度,判断物质的种类。
二、声现象
速度公式(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v = s / t(与机械运动中的速度公式相同,但应用场景不同)
描述: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声音传播的路程除以时间。
应用:用于计算声音在特定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三、物态变化
熔化与凝固公式:Q = cmΔt(适用于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描述:热量等于质量乘以比热容再乘以温度的变化量。
重力G(N)的计算公式为G=mg,其中m代表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通常取值为9.8N/kg或10N/kg。
物体的密度ρ(kg/m³)可以通过公式ρ=m/V来计算,这里的m代表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体积。
当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且方向相同时,合力F合等于各个力之和,即F合=F1+F2;反之,若方向相反,则F合等于较大力减去较小力,F合=F1—F2。
浮力F浮(N)的计算较为复杂,当物体漂浮或悬浮时,F浮=G物,而当物体完全浸没时,则F浮=G物—G视,其中G视表示物体在液体中的视重。
对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其受到的浮力F浮(N)也可通过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来计算,这里m排代表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是液体的密度,V排是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平衡条件为F1*L1= F2*L2,其中F1为动力,L1为动力臂,F2为阻力,L2为阻力臂。
定滑轮的使用中,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F等于物体的重力G物,绳子移动的距离S等于物体升高的距离h。
动滑轮则需要考虑滑轮本身的重力,其拉力F=(G物+G轮)/2,绳子移动的距离S等于2h。
滑轮组的计算公式为F=(G物+G轮)/n,S=nh,其中n为承担物重的段数。

初中物理公式一览表(初三部分)
1. 机械能 = 动能 + 势能,势能包含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2. 热量计算公式:温度升高时吸热:Q吸=cm(t—t0),t0、t 分别表示初温和末温;温度降低时放热:Q放=cm(t0—t)。
3. 热平衡方程:当一个高温物体与一个低温物体相混合时,Q吸=Q放(不计热损失)。
4. 燃料燃烧放热公式:Q放=mq,其中 q 表示燃料的燃烧值。
5. 电流强度公式:I=Q/t,Q 表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6. 欧姆定律:I=U/R (U=IR;R=U/I ),I、U、R 三个量都是指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的三个量。
7. 电功公式:W=UIt=I2Rt=U2t/R=UQ=Pt,Q 表示电量。
8. 电功率公式:P=UI=I2R=U2/R=W/t (R=U2/P;I=P/U),P额 = U额 I额,P实 = ...
以上是初三物理部分公式,涵盖机械能、热量、电流强度、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等内容。

[思路分析]
第一章 力
1. 重力:G = mg
2. 摩擦力:
(1) 滑动摩擦力:f = μFN 即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2) 静摩擦力:①对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应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切记不要乱用
f =μFN;②对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有公式:f = μFN (注意:这里的μ与滑动摩擦定律中的μ的区别,但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是一样的)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1) 力的合成与分解都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 具体计算就是解三角形,并以直角三角形为主。
第二章 直线运动
1. 速度公式: vt = v0 + at ①
2. 位移公式: s = v0t + at2 ②
3. 速度位移关系式: vt^2 -vo^2 = 2as ③
4. 平均速度公式: v平均=s/t ④
v平均 = (v0 + vt)/2 ⑤
v平均 = v(t/2) ⑥
5. 位移差公式 : △s = aT2 ⑦
公式说明:(1) 以上公式除④式之外,其它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公式⑥指的是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之值恰好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这样就在平均速度与速度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
以上就是初三上物理公式的全部内容,重力G(N)的计算公式为G=mg,其中m代表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通常取值为9.8N/kg或10N/kg。物体的密度ρ(kg/m³)可以通过公式ρ=m/V来计算,这里的m代表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体积。当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且方向相同时,合力F合等于各个力之和,即F合=F1+F2;反之,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