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历史的思维导图,初三历史的思维导图

  • 历史
  • 2023-05-31
目录
  • 历史数轴思维导图
  • 高中历史插图整理
  • 初三历史的思维导图
  • 七年级历史一二单元思维导图
  • 历史大概念思维导图

  • 历史数轴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既是一种可以应用于工作、学习的思维,初中历史思维导图有助于我们学消余好初中历史。下面我精心整理了初中历史思维导图大全,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初中历史拿敏滚思维导图大全欣赏

    初中历史记忆口诀(一)

    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

    一百七十万年前, 云南“元谋人”出现,

    会造能用火, 因此称为类人猿。

    (二)

    北京人在周口店, 手脚分工已明显,

    群体劳动和生活, 打制石器已出现,

    保存火种用途广, 原始社会已显见。

    (三)

    山顶洞人一发现, 距今一万八千年,

    磨光钻孔新技术, 人工取火史无前,

    血缘关系成氏族, 没有贫富和贵贱。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

    长江流域“河姆渡”, 磨制石器有进步,

    耒耜耕地种稻谷, 干栏房子共居住,

    挖井养畜造陶器, 简单玉器和乐器。

    (二)

    黄河流域有“半坡”, 地穴房子同居住,

    粮食最早种植粟, 副食蔬菜鱼和肉,

    早期文字出雏形, 还会纺线和织布。

    三、华夏之祖

    “人文初祖”是黄帝, 禅让制度尧舜禹,

    第一夏朝禹建立, 奴隶社会从此起。

    四、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

    夏朝开国是夏禹, 早期国家已建立,

    王位传给儿子启, 禅让从此变世袭,

    夏朝经历470(年), 暴君夏桀被商取(消)。

    (二)

    商汤灭夏建商朝, 盘庚迁都到殷商,

    有名暴君是纣王, 武王伐纣灭掉商。

    (三)

    武王伐纣灭掉商, 西周定都镐京上,

    分封制度定国策, 天子统治有加强,

    暴君厉王无人道, 前771(年)周灭亡。

    五、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

    原始社会到末期, 我国已有青铜器,

    夏朝种类渐增多, 商朝青铜灿烂期,

    “司母戊鼎”造型巨, “四羊方尊”精工艺,

    举世闻名“三星堆”, “青铜立人”有新意。

    (二)

    奴隶生活多悲惨, 非人待遇好辛酸,

    戴着枷锁搞生产, 没有自由和饱暖,

    生命不如牛和马, 人祭人殉任屠杀。

    六、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

    齐国君王齐桓公, 任用丞相叫管仲,

    “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

    第二霸主晋文公, 城濮之战称英雄,

    “退避三舍”诱楚军, 大败楚军城濮中。

    (二)

    齐楚燕韩赵魏秦, 战国七雄多战争,

    齐王军师名孙膑, 围魏救赵战桂陵,

    前二六0战又起, 秦赵之间战长平,

    赵括纸上来谈兵, 四十六天粮草尽,

    赵军大败秦军胜, 从此六国难抗衡。

    七、大变革的时代

    (一)

    春秋出现铁农具, 战国时期遍大地,

    春秋末年用牛耕, 农业史上大革命。

    (二)

    李冰修筑都江堰, 消除水患灌农田,

    治水功劳胜大禹, 造福人民几千年。

    (三)

    孝公治国有心计, 商鞅变法最有力,

    承认私人有土地, 奖励耕战免徭役,

    废除贵族的权力, 建立县制搞治理,

    经济得拿旅到大发展, 军队有了战斗力,

    战国后期秦最强, 商鞅变法了不起。

    八、九、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文字可考在商朝, 甲骨文字算最早,

    青铜器上刻金文, 周晚大篆形成了。

    (二)

    古人观天很注意, 日食月食书中记,

    夏朝历法叫“夏历”, 战国二十四节气。

    (三)

    最早名医是扁鹊, 针刺汤药和按摩,

    “望闻问切”诊疾病,中医沿用真不错。

    (四)

    楚国诗人叫屈原, 上了世界名人篇,

    抒情长诗有《离骚》,思想艺术传千年。

    (五)

    孔子相传为圣人, 思想教育都精明,

    主张“爱人”察民情, “为政以德”反酷刑,

    办学收徒三千人, 因材施教出贤能,

    启发学生多思考, 主张温故而知新,

    言行收录在《论语》,儒家学派创始人。

    (六)

    老子道家创始人, 学说记在《道德经》,

    主张事物对立面, 正反两面要想清。

    (七)

    百家争鸣好形式, “墨儒道法兵”在此,

    “兼爱”“非攻”墨主张, “仁政”治国是孟子,

    道家代表是庄子,主张“无为”而来治,

    法家代表韩非子,反对空谈倡“法治”,

    兵家鼻祖是孙武,《孙子兵法》论军事。

    初中历史记忆口诀(二)

    十、“秦王扫六合”

    (一)

    前 230 — 221(年),秦灭六国大统一,

    始皇咸阳来登基, 至高无上大权集。

    (二)

    丞相、太尉和御史, 地方推行郡县制,

    全国统一度量衡, 还有货币和文字,

    为了思想大控制, “焚书坑儒”有得失。

    (三)

    抵御匈奴筑长城, 开发南疆修灵渠,

    开疆拓土好疆域, 世界大国了不起。

    十一、“伐无道 诛暴秦”

    (一)

    秦朝暴政民愤激, 戍卒大泽揭竿起,

    势如破竹建政权, 陈吴败后项刘继。

    (二)

    项羽领兵创奇迹, 巨鹿大败秦主力,

    刘邦率兵逼咸阳, 短命秦朝就灭亡,

    楚汉之争又四年, 刘邦长安建政权。

    十二、大一统的汉朝

    (一)

    刘邦用人“张萧韩”, 前202(年)建西汉,

    吸取秦亡的教训, 减轻百姓的负担。

    “文景之治”谋发展, 社会面貌大改观,

    轻徭薄赋得民心, 奖励农桑重生产,

    带头节俭把事办, “以德化民”民心安,

    文帝景帝治江山, 国库钱粮都丰满,

    着眼长治和久安, 武帝一统更不凡。

    (二)

    雄才大略汉武帝, 善用人才把权集,

    罢黜百家尊儒术, 集权削侯分土地,

    举办太学学五经, 一统江山鼎盛期。

    十三、两汉经济的发展

    (一)

    武帝治河有高招, 文武官员背柴草,

    亲临工地看治理, 八十多年无灾涝。

    (二)

    东汉明帝修黄河, 筑起大堤一千多(里),

    被淹土地变良田, 八百多年无水祸。

    (三)

    西汉耕犁装犁壁, 耧车播种新,

    丝绸织布提花机, 杜诗水排用水力。

    (四)

    武帝集权有经验, 统一铸造五株钱,

    盐铁经营归中央, 城市繁荣已出现。

    十四、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冒顿统一蒙古盛, 汉初被迫去和亲,

    卫、霍领兵破匈奴,昭君出塞传美名。

    十五、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

    追溯历史两汉期,甘肃玉门阳关西,

    而今人们称西域,那时小国被匈欺。

    武帝统治有心计,召募使者出西域,

    企图联络大月氏, 共同对匈来夹击。

    (二)

    张骞两次出西域, 排除艰险建史绩,

    沟通促进东与西, 历史意义了不起。

    (三)

    张骞出使西域后, 丝绸之路通欧洲,

    陆海贸易大发展, 东西文化相渗透。

    西域各国归附汉, 社会面貌大改观,

    设立西域都护符, 总管西域的事务。

    (四)

    前138、119,张骞到西域,带去牛羊和布匹,

    铸铁凿井和开渠,织布漆器金,

    带回葡萄石榴核桃和苜蓿,还有歌舞和乐器。

    (五)

    海上丝路也不差, 广东沿海大出发,

    中南半岛往南下, 马来半岛马六甲,

    继续通往孟加拉, 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十六、十七、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

    东汉蔡伦“蔡侯纸”,张衡发明地动仪,

    《九章算术》了不起,均在世界创奇迹。

    (二)

    华佗外科是名医, “麻沸散”是好药剂,

    世界医学有创举, 还编体操“五禽戏”。

    (三)

    东汉末年张仲景, 写了《伤寒杂病论》,

    医德高尚医术精, 后人尊称为“医圣”。

    (四)

    司马迁写《史记》,记述黄帝到武帝,

    编撰使用纪传体, 文笔简洁是范例。

    (五)

    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水平显神功,

    艺术群像磅礴势,造型精美又生动。

    十八、三国鼎立

    (一)

    200年时战官渡,曹、袁力量有悬殊,

    曹操用了许攸计,统一北方定根据。

    (二)

    老骥伏枥志千里, 208年 战又起,

    曹操南下到赤壁, 孙刘联军齐抗击,

    孔明周瑜巧用计, 火烧赤壁定大局。

    (三)

    赤壁之战定大局, 魏蜀吴国三鼎立,

    二二零年是曹丕, 定都洛阳打魏旗,

    次年刘备亦称帝, 定都成都汉业继,

    二二二年孙称王, 定都建业吴旗举。

    (四)

    三国经济大发展, 各显神通抓生产,

    魏国重视抓水利, 蜀锦丝绸数第一,

    吴国沿海抓造船, 联系内地与台湾。

    十九、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

    淝水之战383(年),苻坚领兵八十万,

    妄图一举灭东晋, 雄心勃勃有野心,

    哪知早已失军心, 将士不愿去卖命,

    前师不忘有教训, 人心向背是根本。

    (二)

    追溯历史三国前, 江南落后少人烟,

    土地肥沃无人垦, 雨热充足也置闲。

    东汉末年北战乱, 各族人民迁江南,

    带去劳力和技术, 江南经济得发展。

    大片荒地被开垦, 修建水利多工程,

    水稻小麦和绿肥, 推广粪肥和牛耕。

    二十、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魏有个孝文帝, 迁都洛阳定大计,

    穿汉服 学汉语, 改汉姓 学汉礼,

    卑汉联姻受鼓励, 采用汉制学令律,

    以孝治国,崇孔尊老倡风气,民族融合大统一。

    二十一、二十二、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一)

    南朝“冲之”爱科研, 数学天文有贡献,

    精确计算圆周率, 领先世界近千年。

    著书《缀术》有功绩, 计算年时差无几,

    造“千里船”行百里, 水碓磨磨面又舂光。

    (二)

    北朝有个贾思勰, 《齐民要术》是他写,

    农林牧副渔五业, 不误农时抓季节,

    改进技术和方法, 农学史上硕果结。

    (三)

    郦道元写《水经注》, 地理学中是专著,

    江河水道为纲目, 地形物产与风俗,

    山川城镇与古迹, 如诗如画好景物。

    (四)

    东晋羲之写字行, 书法艺术集大成,

    代表作品《兰亭序》,“行书”天下第一名,

    后人给王送美誉, 尊称他为大“书圣”。

    (五)

    东晋恺之画人物,形象逼真好艺术,

    代表作品有两幅,《女史箴图》《洛神赋》。

    (六)

    北朝劈山凿石窟, “云岗”“龙门”最杰出,

    继承秦汉的风格, 吸收佛教的艺术。

    结 束 语

    历史知识多奇妙, 学好历史人开窍,

    高中历史插图整理

    历史指芦思维导图怎么画?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繁杂琐碎的知识点时,稍不用心就会将很多知识记混,不知道大家在记忆历史知识点有什么效果好的方法。小编觉得之前历史中的知识点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忆,下面将具体的思维导图空逗帆画法给大家分享一下。

    先给大家看几个完整的历史思维导图:

    绘制方法一:在线绘制

    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我们想要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借助在线网站的帮助,这样就可以很快的完成绘制啦斗雹!首先,我们需要在浏览器中找到我们需要的网站,点击进入,这样我们就可以进入绘制思维导图的在线网站了。然后记得点击一下【立即体验】,这样就可以新建思维导图画布了。

    进入到新建的思维导图网页后,我们根据自己总结知识点的多少进行不同主题的添加。完成主题的添加,就可以修改这个思维导图的主题风格,在页面的左上角就可以点击图标进行更换。

    接着细致的将思维导图的内容填充一下,双击对应节点,就可以进行更改了。之后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文字内容颜色字体大小的设置。

    绘制方法二:套用模板

    如果我们在绘制思维导图没有思路时,可以借助该网站中的模板进行修改就可以了。在模板库中搜索一些需要模板的关键词,之后就可以找到需要的模板了。

    初三历史的思维导图

    画历史思维导图时可以利用线条、关键词、图像等,把一激备些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知识形成网络。

    绘制方法:

    1、确定主题

    对于思维导图绘制而言,确定主题非常重要,有的大单元涵盖许多小单元,这两种主题的绘制内容是截然不同的,首先就是确定主题关键词。

    2、搭建框架,填充内容

    确定好主题后,就需要围绕中心主题搭建思维导图的框架,并对内容进行填充处理,填充的方式有很多,往往是以层层递宴铅告进的方式为主。

    3、其他技巧

    对一些可能存在相同特征,或想单独描述特征的单元,可以利用概要、关联线等功能加以描述,还可以适晌明当添加标注、注释等内容,让内容变得更加完整丰富。

    七年级历史一二单元思维导图

    下面,我就来告诉你如何绘制思维导图(如图所示是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图):(1)找到一张足够大的纸和颜色尽量多的笔,记清返住千万不要只用蓝色或黑色的笔来画,每天都在面对黑色的文字,所以如果还用黑色吵正局笔来画画不仅不能让你的大脑大起精神保持兴奋反而会使你更加烦躁。(2)在纸的中央画出(或写出)你所要记忆的内容的核心部分,如图中升让的“九一八”。然后,从中心部分分出很多曲线(切记:一定用曲线,因为大脑喜欢弯曲的线条),再在线上写下你要记忆的内容。(3)认真看图,你会不会联想到以下的事物:大树的支干,人的神经,或是雷电的轮廓?没错,思维导图就是要将记忆内容像大树的支干那样进行分类,再分类直至把每一个关键点都表示在图上为止,就像给一篇文章先分段,再把每段分层,然后在分成每一句话,再对每句话的主谓宾结构进行分析。(4)在某些内容的旁边画上可一表示其内容的的图画(绘画功夫深的人可以一展身手),总之,就是“写”与“画”双管齐下,使你的画既美观又实用. 对不起,您搜索的问题太偏僻了,我只能找到这些,您就用这个方法自己动手制作吧.

    历史大概念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开发了大脑的力量和潜能,在做笔记、复习、制定计划、决策等方面表现出巨大的优势,使世界上超过2.5亿人受益。下面我整理了八年级历史的思维导图,希望大家喜欢!

    八年级历史的思维导图1八年级历史的思维导图2八年级历史的思维导图3八年级历史的思维导图4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旅颂陪

    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一、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

    1、概括:1931.9.18,日本诬陷中国军队炸毁柳条湖段铁路,炮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

    2、樱罩结果: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半年内东北三省沦陷敌手。

    二、不朽的民族战歌

    聂耳的代表作是《义勇军进行曲》。(电影《风云儿女》片尾曲,田汉作词。)

    三、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1、事件: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并向全国发表通电,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称为“西安事变”。

    2、结果:和平解决

    3、影响(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4、评价张杨二人:他们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不计个人的得失,是中华民族千古功臣。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一、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全面抗战)

    1、时间:1937年7月7日 2、地点:北平

    3、经过:日本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4、影响: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

    二、南京大屠杀

    1、时间:1937年12月(持续六周)

    2、手段:集体枪杀、焚烧、活埋、砍头、军犬撕咬等

    3、结果: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

    三、共赴国难

    对军队进行改编: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阅读下列材料:

    关于南京大屠杀,日本一直否认其存在,并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把“侵略”该为“进入”,把南京大屠杀改写成南京事件。而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老兵东史郎把他战时日记公布于世,却引起一场官司败诉。

    请回答:(1)说出拆蠢南京大屠杀的时间及屠杀的人数 (1937.12 30万)

    (2)日本政府为什么要修改教科书

    否认南京大屠杀,推卸战争责任。

    (3)东史郎的做法说明了什么

    历史不能篡改,日本侵华历史不能掩盖

    (4)由此事件谈谈你的看法

    勿忘国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

    珍惜和平,认真学习,为实现中国富强而努力。

    第19课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一、比较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

    战役

    名称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

    时间1938年1940年

    地战徐州东北台儿庄石家庄到太原地区

    参战

    部队国民党军队八路军

    指挥员李宗仁彭德怀

    战绩消灭日军1万多人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破坏交通线2000多千米,拔掉据点近3000个

    意义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二、众志成城

    代表人物主 要 事 迹

    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徐悲鸿创作反映爱国抗战精神的画作,举办画展,资助抗战

    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打破了抗战时期敌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封锁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中共七大

    1、时间:1945年4月; 2、地点:延安;

    3、内容:(1)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2)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人民战争路线

    (3)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4)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4、历史意义:(1)使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2)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二、日本无条件投降

    1、加速日本投降的事件:①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两枚原子弹;②苏联出兵中

    国东北;③毛泽东发出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号召,八路军、新四军等展开大反攻。

    2、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3、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抗日战争的省里雪洗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4、抗日战争的胜利

    (1)原因:①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②实行全民族抗战

    ③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非正义,失道寡助;中国的抗日是正义战争得道多助。

    ④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和共产党解放区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援。

    (5)美苏的配合与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

    (2)从抗日战争得到的启示:反对战争,珍惜和平; 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等

    5、甲午战争为何会失败而抗日战争中国会取得胜利?

    (1)清朝统治者腐败无能,军备空虚,部分军事指挥人员贪生怕死。

    (2) ①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②实行全民族抗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