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一、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需要营养,能进行物质和能量转化。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统合整体,是地球的一个外层圈,其范围大约为海平面上下垂直约10公里。那么,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七年级生物期末复习提纲(上册)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 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
▲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的生存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空气、温度等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环境。
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1
第一章 周围的生物世界
一、我们周围的生物
1.生物:有生命的物体
2.生物的生命现象:①生物都有一定的结构(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②都能够由小长大(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有关);③都能新陈代谢;④生殖、遗传、变异;⑤都有应激性;⑥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3.生物主要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5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种。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个体一般比较微小,结构简单,但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却十分广泛。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态因素: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
2.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生物。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和土壤等。
3.光和温度是影响生物生存的重要的非生物因素,水常常决定生物的分布。
4.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通常都和其生存的环境相适应。
5.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绿色肥厚的茎,不仅可以储存大量的水,还能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根系非常发达,能够吸收沙漠深处的水分。
注:冀少﹙冀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什么是生物:
有生命的有机体叫生物
第一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
一、常用的生物实验器具及用途。
(1)常用的生物器具:镊子、滴管、烧杯、解剖针、滴瓶、三脚架和石棉瓦、放大镜、刀片、培养皿、酒精灯、载玻片和盖玻片、试管夹
(2)酒精灯:酒精为易燃液体,使用前检查灯芯、有无酒精;禁止向燃烧着的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不用嘴吹用灯盖盖灭;酒精燃烧用湿布扑灭。
二、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及作用。
二、知识链
生物实验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实验,探索生命活动的规律。在进行实验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爱护仪器,注意安全。
显微镜是一种较为精密的光学仪器,是研究生物学不可缺少的工具,他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一般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结构。一般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在40~1500倍之间。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物镜放大倍数 × 目镜放大倍数
显微镜放大的倍数越大,看到的物体数量越少,体积越大,范围越小,视野越暗。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1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学时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自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2)生物能进行呼吸鲸鱼喷水(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葵花朵朵向太阳(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是非生物;珊瑚虫是生物。
3、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选取一部分调查作为样本,调查常用的方法是抽样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去图书馆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搜索;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图标、音像资料。
4、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按用途可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以上就是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