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化学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总结,高中化学工艺流程100题

  • 化学
  • 2023-05-29
目录
  • 化工流程题答题套路归纳
  •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知识点
  • 化学工艺流程必备知识
  •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100题
  • 化工流程题必背知识点四十条

  • 化工流程题答题套路归纳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一、除杂、分离、提纯类工艺流程题

    本质就是对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

    ①首先,找出要得到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混有哪些杂质;

    ②然后,认真分析当加入某一试剂后,能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产物;

    ③最后,思考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将杂质除去。

    这样才能每一步所加试剂或操作的目的。

    二、物质制备类工艺流程题

    ①先是确定要制备什么物质,从题干或问题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产品的性质(具有某些特殊性质的产物,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其它杂质,比如:产品受热易分解,可能要低温烘干、减压烘干、减压蒸发等);

    ②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反应物是什么?反应方程式是什么?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③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标准化问题要标准化回答。

    题目中的信息往往是制备该物质的关键所在。产物如果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则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其它杂质。如:

    ⑴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一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

    ⑵如果产物是一种会困前水解的盐,且水解产物中有挥发性的酸产生时,则要加相对应的酸来防止水解。如:制备FeCl3、AlCl3、MgCl2、Cu(NO3)2等物质时,要蒸干其溶液得到固体溶质时,都要加相应的酸或在酸性气流中干燥来防止它水解,否则得到的产物分别是Fe2O3 、Al2O3 、MgO、CuO;而像Al2 (SO4)3 、NaAlO2 、Na2CO3等盐溶液,虽然也发生水解,但产物中Al(OH) 3 、H2SO4 、NaHCO3 、NaOH 都不是挥发性物质,在蒸发时,抑制了盐的水解,最后得到的还是溶质本身。

    ⑶如果产物是一种强的氧化剂或强的还原剂,则要防止它们发生氧化还原的物质,如:含Fe2+、SO32-等离子的物质,则要防止与氧化性强的物质接触。

    ⑷如果产物是一种易吸收空气中的CO2或水(潮解或发生反应)而变质的物质(如NaOH固体等物质),则要注意防止在制备过程中对CO2或水的除去,也要防止兄尺谨空气中的CO2或水进入装置中。

    ⑸如果题目中出现了包括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的溶解度信息,则要注意对比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改变的情况,根据它们的不同变化,找出合适的分离方法。

    熟悉工业流程常见的操作与名词

    工业流程题目在流程上一般分为3个过程:

    (1)原料处理阶段的常见考点与常见名词

    ①加快反应速率(途径:升高温度、搅拌、粉碎)

    ②溶解:

    ③灼烧、焙烧、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

    (2)分离提纯阶段的常见考点

    ①调pH值除杂

    a.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例如:已知下列物质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如下表所示

    若要除去Mn2+溶液中含有的Fe2+,应该怎样做?

    提示:先用氧化剂把Fe2+氧化为Fe3+,再调溶液的pH到3.7。

    b.调节pH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 能与H+反应,使溶液pH值增大;不引入新杂质。 例如:若要除去Cu2+溶液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Cu(OH)2、Cu2(OH)2CO3等物质来调节溶液的pH值。

    ②试剂除杂 :加入某种试剂,使杂质离子变为沉淀除去

    ③加热: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一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如:侯德榜制碱中的NaHCO3;还有如H2O2、Ca(HCO3)2、KMnO4、AgNO3、HNO3(浓)等物质。

    ④降温: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分解)、为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

    ⑤萃取

    (3)获得产品阶段的常见考点:

    ①洗涤(冰羡基水、热水)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②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抑制水解:如从溶液中析出FeCl3、AlCl3、MgCl2等溶质时,应在HCl的气流中加热,以防其水解。

    ③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如除去KNO3中的少量NaCl。

    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如除去NaCl中的少量KNO3。

    ⑤重结晶

    (4)其他常见考点

    ①化学方程式 ②实验仪器 ③计算 ④信息

    化学工艺流程题常考问题

    1、“浸出”步骤中,为提高××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答: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增加浸出时间,加入过量××,边加边搅拌

    2、如何提高吸收液和反应速率:

    答:适当提高温度、增大吸收液的浓度、增大××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或搅拌

    3、从溶液中得到晶体:

    答: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4、过滤用到的三个玻璃仪器: 答:普通漏斗、玻璃棒、烧杯

    5、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的操作原因:

    答:玻璃棒下端靠在滤纸的单层处,导致滤纸破损;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6、沉淀洗涤操作:

    答:往漏斗中(工业上改为往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作2-3次

    7、检验沉淀Fe(OH)3是否洗涤干净(含SO42-):

    答: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说明未洗涤干净,若无白色沉淀则说明洗涤干净

    8、如何从MgCl2·6H2O中得到无水MgCl2:

    答: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理由:干燥的HCl气流中抑制了MgCl2的水解,且带走MgCl2·6H2O受热产生的水汽)

    9、CuCl2中混有Fe3+加何种试剂调pH值:

    答:CuO、Cu(OH)2、CuCO3、Cu2(OH)2CO3。

    (原因:加CuO消耗溶液中的H+的,促进Fe3+的水解,生成Fe(OH)3沉淀析出)

    10、调pH值使得Cu2+(4.7-6.2)中的Fe3+(2.1~3.2)沉淀,pH值范围是? 答:3.2~4.7。

    理由:调节溶液的pH值至3.2~4.7,使Fe3+全部以Fe(OH)3沉淀的形式析出而Cu2+不沉淀,且不会引入新杂质

    11、产品进一步提纯的操作:

    答:重结晶

    12、趁热过滤的原因即操作:

    答:减少过滤时间、保持过滤温度,防止××杂质析出;

    13、水浴加热的好处:

    答:受热均匀,温度可控,且温度不超过100℃

    14、减压蒸发(小心烘干):

    答:常压蒸发温度过高,××易分解;或者减压蒸发降低了蒸发温度,可以防止××分解

    15、Mg(OH)2沉淀中混有Ca(OH)2应怎样除去:

    答:加入MgCl2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沉淀用蒸馏水水洗涤

    16、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蒸发皿 、玻璃棒 、烧杯、酒精灯等

    17、不用其它试剂,检查NH4Cl产品是否纯净的方法及操作是:

    答:加热法;取少量氯化铵产品于试管底部,加热,若试管底部无残留物,表明氯化铵产品纯净

    18、检验NH4+的方法是:

    答:取××少许,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9、过滤的沉淀欲称重之前的操作:

    答:过滤,洗涤,干燥,称重

    20、检验Fe(OH)3是否沉淀完全的试验操作是:

    答:取少量上层清液或过滤后的滤液,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不出现血红色,则表明Fe(OH)3 沉淀完全。

    21、检验滤液中是否含有Fe3+的操作是:

    答:滴入少量KSCN溶液,若出现血红色,则证明有Fe3+。(或加NaOH,根据情况而定)

    常见文字叙述套路

    1、洗涤沉淀:往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作2-3次。

    uo(1)当溶液是单一溶质时

    ①所得晶体不带结晶水(如NaCl、KNO3): 蒸发、结晶

    ②所得晶体带结晶水(如CuSO4.5H2O等): 蒸发浓缩(至有晶膜出现),冷却结晶,过滤

    (2)当溶液中有两种或以上溶质时

    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溶质:浓缩(结晶)过滤

    趁热过滤目的:减少结晶损失;提高纯度

    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参考资料: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90924389792139205.html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知识点

    (一)原材料的预处理常见考点与常见名词

    1、粉碎:增大接触表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酸浸:指在酸溶液中反应使原材料中可溶金属变成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过程。

    3、水浸:指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水浸时采用加热和搅拌操作的目的是使指定物质尽可能多和尽可能快地溶解在溶液中。

    4、水洗:水洗通常是为了除去水溶性的杂质(滤液淋洗——减少沉淀的溶解;冷水洗涤——减少沉淀的溶解;酒精洗涤——减少晶体溶解,得到较干燥的沉淀)。

    5、酸洗:通常指清洁金属表面的一种方法。一般指将制件浸入硫酸等的水溶液,以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等薄膜,是电镀、搪瓷、轧制等工艺的前处理或中间处理。

    6、碱浸(碱洗):除去油污或氧化膜;溶解铝和二氧化硅

    7、浸出:固体加入水或酸溶解得到离子。

    8、浸出率:固体溶解后,离子在溶液中含量的多少(更多转化)

    9、煅烧(灼烧、焙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

    (二)分离提纯阶段的常见考点

    1、调pH值除杂

    (1)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例如:已知下列物质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如下表所示

    物质开始沉淀沉淀完全[]

    Fe(OH)32.73.7

    Fe(OH)27.69.6

    Mn(OH)28.39.8

    若要除去Mn2+溶液中含有的Fe2+,应该怎样做?

    提示:先用氧化剂把Fe2+氧化为Fe3+,再调溶液的pH到3.7。

    (2)调节pH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能与H+反应,使溶液pH值增大;不引入新杂质。

    例如:若要除去Cu2+溶液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Cu(OH)2、Cu2(OH)2CO3等物质来调节溶液的pH值。

    2、试剂除杂

    3、加热: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一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如:侯氏制碱中的NaHCO3;还有如H2O2、Ca(HCO3)2、KMnO4、AgNO3、HNO3(浓)等物质。

    4、降温: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分解)、为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

    5、萃取

    (三)获得产品阶段的常见考点

    1、过滤:基本操作:一贴二低三靠

    2、结晶

    (1)当溶液是单一溶质时,

    若所得晶体不带结晶水(如NaCl、KNO3):蒸发、结晶;

    若所得晶体带结晶水(如CuSO4·5H2O、莫尔盐):蒸发浓缩(至有晶膜出现),冷却结晶,过滤。

    (2)当溶液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溶质时,

    若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溶质:蒸发浓缩(结晶),趁热过滤(如NaCl中含有KNO3);

    若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溶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如KNO3中含有NaCl);

    3、重结晶

    4、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抑制水解:如从溶液中析出FeCl3、AlCl3、MgCl2等溶质时,应在HCl的气流中加热,以防其水解。

    5、洗涤(冰水、热水)

    目的: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操作:向过滤器中的滤渣滴加蒸馏水至浸没滤渣,静置;待蒸馏水滤过后,重复操作2-3次;

    检验:取洗涤后小烧杯中的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一试管中,(若要检验氯离子)滴加AgNO3和稀硝酸,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洗涤干净。

    6、干燥:在干燥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低温烘

    7、灼烧:固体在坩埚中进行加热

    8、萃取、分液: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9、重复操作

    (四)反应条件的控制

    1、灼烧(煅烧):原料的预处理,不易转化的物质转化为容易提取的物质:如海带中提取碘等;

    2、酸:溶解、去氧化物(膜)、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或防止某离子水解。

    3、碱: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4、氧化剂:氧化某物质,转化为易于被除去(沉淀)的离子,如除去Fe2+,通常加入氧化剂(如H2O2)将其氧化成Fe3+,再调节pH使之沉淀;

    5、氧化物: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如在酸性溶液中可加入CuO,使pH上升;

    6、控制pH: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促进某离子水解形成氢氧化物使其沉淀,利于过滤分离;

    7、煮沸:促进水解,聚沉后利于过滤分离;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如氧气;

    8、趁热过滤:防止某物质降温时会析出晶体;减少结晶损失,提高纯度;

    9、洗涤:滤液淋洗的目的是减少沉淀的溶解,冷水(冰水)洗涤的目的是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或沉淀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酒精洗涤的目的是减少晶体溶解,得到较干燥的沉淀。

    10、加热:加快反应速率;加速固体溶解;使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化学工艺流程必备知识

    操作方法用干燥的圆底烧瓶收集氨气,集满后用带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双孔胶塞塞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烧杯里的水事先加入少量的酚酞试液,挤压滴管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实验时应注意烧瓶必须干燥,滴管吸水后外壁擦干,而且尽可能使氨气收集满一些。实验现象烧杯里的水由玻璃管吸入烧瓶辩汪游形成红色携销喷泉。氨水在中学化学实验中三应用①用蘸陵中有浓氨水的玻璃棒检验HCl等气体的存在;②实验室用它与铝盐溶液反应制氢氧化铝;③配制银氨溶液检验有机物分子中醛基的存在。人工固氮和天然固氮1、人工固氮 工业上通常用H2和N2 在催化剂、高温、高压下合成氨。最近,两位希腊化学家,位于Thessaloniki的阿里斯多德大学的George Marnellos和MichaelStoukides发明了一种合成氨的新方法(Science,2Oct.1998,P98)。在常压下,令氢与用氦稀释的氮分别通入一加热到570℃的以锶-铈-钇-钙钛矿多孔陶瓷(SCY)为固体电解质的电解池中,用覆盖在固体电解质内外表面的多孔钯多晶薄膜的催化,转化为氨,转化率达到78%;对比:几近一个世纪的哈伯法合成氨工艺通常转化率为10至15%!他们用在线气相色谱检测进出电解池的气体,用HCl吸收氨引起的pH变化估算氨的产率,证实提高氮的分压对提高转化率无效;升高电流和温度虽提高质子在SCY中的传递速度却因SCY导电率受温度限制,升温反而加速氨的分解。 2、天然固氮 闪电能使空气里的氮气转化为一氧化氮,一次闪电能生成80~1500kg的一氧化氮。这也是一种自然固氮。自然固氮远远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需求。 豆科植物中寄生有根瘤菌,它含有氮酶,能使空气里的氮气转化为氨,再进一步转化为氮的化合物。固氮酶的作用可以简述如下: 除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外,还有牧草和其他禾科作物根部的固氮螺旋杆菌、一些原核低等植物——固氮蓝藻、自生固氮菌体内都含有固氮酶,这些酶有固氮作用。这一类属自然固氮的生物固氮。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100题

    工艺流程图里所出现的化学方程式,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书上要求掌握的(这就要求你对书本上要求的方程式熟悉哦~);第二类,就是你不曾接触过的,但是,题干中会对此类方程式加以描述,一般来说,根据题干的描述,你就可以写出来啦.

    第一点,需要昌洞认真阅读题干,画出重点,通过阅读,你便可以了解工艺流程~和某些化学方程式咯~一言以蔽之,信息很重要~(有些题目可以根据题干得到答胡迅蔽案!)

    第二点,关于流程图,仔细阅读,这需要你的化学功底了~多联系,就可以了

    第三点,有一些题目,(例如:问你某一步有什么意义,是什么原因)其实,有些答案是固定的,从其他的题目上就可以知道了

    多归纳总结,比如说高中所有有颜色裤州的物质应该分门归类,所有特殊条件的反应(特别是高温条件)也应该归纳,还有一些特殊物质量的物质,像物质量是100的也可以总结一下,还有一些像可以连续和O2反应两次的物质至少有10种,都要归纳,最后就是那些一生多和多生一的化学方程式.

    第四点,注意答题规范

    化工流程题必背知识点四十条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知识点总结如下:

    1、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2、水溶法:除去可败梁溶性杂质。

    3、氧化还原法:除去还原性或氧化性杂质。

    4、加热灼烧法:轮尺除去受热易分解或易挥发的杂质。

    5、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如煅腊枯高烧高岭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