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物理

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高一必修2物理公式表

  • 物理
  • 2025-08-05

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公式:$Ft = Delta p$,其中$F$是合外力,$t$是时间,$Delta p$是动量的变化量。动量守恒定律:公式:$p{初} = p{末}$,在没有外力作用或外力作用远小于内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万有引力定律:公式:$F = Gfrac{Mm}{r^2}$,其中$F$是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那么,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中物理必修三全部公式

高中必修二物理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运动学公式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 s/t

描述: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 = v0t + 1/2at2

描述: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加上二分之一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 v0 + at

描述:末速度等于初速度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

二、万有引力公式

万有引力公式F = G/r2

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其中F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m1和m2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G为引力常数。

三、机械能公式

动能的公式Ek = 1/2mv2

描述:动能等于二分之一的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

重力势能的公式Ep = mgh

描述:重力势能等于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高度。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这些公式是高中物理必修二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和分析物理现象、解决物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高一必修2物理公式表

1. 冲量: I = Ft 冲量是矢量,方向同作用力的方向。

2. 动量: p = mv 动量也是矢量,方向同运动方向。

3. 动量定律: F合 = mvt – mv0

4. 功: (1) W = Fs cos (只能用于恒力, 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

(2) W = pt (此处的“p”必须是平均功率)

(3) W总 = △Ek (动能定律)

5. 功率: (1) p = W/t (只能用来算平均功率)

(2) p = Fv (既可算平均功率,也可算瞬时功率)

6. 动能: Ek = mv2

7. 重力势能: Ep = mgh

8. 动能定理: F合s = mv - mv0

9. 机械能守恒定律: mv + mgh1 = mv + mgh2

以上是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的主要公式。

高一物理公式归纳

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公式描述为:线速度=根号下(引力常数*地球质量/轨道半径),角速度=线速度/轨道半径,周期=2*π*根号下(轨道半径/引力常数*地球质量),向心加速度=线速度的平方/轨道半径。

“高轨低速大周期”意味着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越小,周期越大。需要注意的是,此情景仅适用于卫星,不适用于地球上的物体或椭圆轨道。

地球自转角速度为固定值,半径为已知数,近地卫星、高空卫星和同步卫星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加速度等物理量可依据轨道半径进行比较。

卫星变轨实质为向心运动与离心运动,通过轨道半径与速度的调整实现。在正圆轨道、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速度与周期变化,遵循“高轨低速大周期”原则。

第一宇宙速度为最大环绕速度,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决定,为地球半径的约7.9公里。第二宇宙速度为最小发射速度,允许卫星环绕地球而不坠落。第三宇宙速度则使飞行器摆脱太阳引力束缚,飞向太阳系之外。

三个宇宙速度均为相对于地心的发射速度,理解卫星物理量的比较与变轨问题需把握“高轨低速大周期”原则,以及不同轨道间物理量的差异。

物理选修二公式大全总结

汗....所有公式...

必修二讲的貌似是万有引力曲线运动和能量吧

= =。

一时想不起 你想问哪些公式我一个个回答吧

高中物理选修1公式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 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以上就是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的全部内容,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公式描述为:线速度=根号下(引力常数*地球质量/轨道半径),角速度=线速度/轨道半径,周期=2*π*根号下(轨道半径/引力常数*地球质量),向心加速度=线速度的平方/轨道半径。“高轨低速大周期”意味着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越小,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